人老了怕什么?怕孤单;这个时候,年龄大了,儿女又不能陪在自己身边,尤其是其中一人先行离开,留下另一个倍感孤独和凄凉。所以,现在的老年人相亲市场,相亲节目都异常火爆。

前阵子看了一档老年人相亲节目,被一个76岁的大爷刷新了三观。
这个大爷姓张,张大爷退休前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据他自己讲,他从事了三十多年的教育,可谓桃李满天下,得过不少荣誉证书。张大爷还自豪的向栏目组的记都展示着的的荣誉,语气里全是自信。
这么自信的张大爷也有不自信的地方,什么呀?那就是不会做饭。
张大爷说:我和老伴相依相伴五十载,从未下过厨房,老伴临走前还在担心我吃饭的问题。老伴走后我儿子给我做了一段时间的饭,做着做着没了耐心,儿子就让我再找个老伴。
张大爷一脸严肃,滔滔不绝的向记者表示:我哪能再找老伴,我和孩子妈感情那么好,从一而终的道理,我懂。
说到这里,张大爷把自己感动了,但是后面发生的一件事,让张大爷改变了想法,尽快找个老伴。

张大爷说有一天他自己做饭,一不小心把电饭煲砸在了自己的脚上,这一砸不要紧,砸得在床上躺了半个月。这还了得,不行,得找个老伴来伺候我,还不能找岁数大的,大了她伺候不了人啊!找个五六十岁的,把我伺候到九十。
张大爷的言论引起了记者的疑惑。
大爷,怎么能说是伺候你呢?应该是照顾你;记者反驳了张大爷的话。
不是,就是伺候我,夫人伺候老头,天经地义。张大爷坚持说是找个能伺候自己的。
那你伺候人家吗?记者问。
我不能伺候人,再说我也不会伺候。
看来大爷这个思想还停留在了几百年前啊!
张大爷如此自信,咱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大爷的硬件条件。

资料显示:张大爷,76岁,退休金5000元,住房面积是80平米,居住地是某市的某镇。
看这条件说实话,和大爷的自信有点不匹配。可大爷胜在自信,他一再向记者表示:
要钱的我不要,不要钱的你可劲的给我选。
张大爷听说还去过婚介所征婚,但是婚介所要收200元婚介费。什么?介绍对象还收费?怎么不去介绍个对象给婚介所两百,给那老太太每个月两千,这是找对象吗?我看是来就业来了;张大爷越说越气:社会风气变了吗?我堂堂一个退休老师,哪能接受得了这个。
于是大爷为了省下这笔费用,四处打听哪里有免费相亲的地方。
终于打听到一档查亲栏目是免费的,大爷便主动报了名。
网络的力量是强大的,张大爷的这套“伺候”言论,一下就火了。
节目组根据张大爷开出的条件,还真给他找了一位条件匹配的大妈。这个大妈也姓张,张大妈今年64岁,比张大爷小了一旬,年龄上合适。

咱们一起来看看张大妈的条件如何,能不能配上普信张大爷。
资料显示:张大妈,64岁,丧偶,退休金2000元,现住老年公寓。张大妈择偶的标准是:有素质,有文化,七十多岁左右的,而且,我不看重钱。
张大爷的标准倒是挺符合张大妈的。
但是说实话,张大妈这个条件,除了年龄上符合,其余的都不太理想,不知道普信张大爷能看上眼吧?
约定了双方见面,大爷一句话就引起了大妈的反感。
你是不是不要钱啊?大爷神神秘秘地问。
大妈说:这要看情况,我不要,但也得看你想不想给。大妈说这话时表情明显有点反感。
接下来大爷又说:你不要就不要,我哪能硬给呢!
谁知大妈并不认同大爷的看法,本来就是半路夫妻,现在的女人要钱也是给自己要个保障。
这话一出,被大爷否定了,夫妻之间就是要谈感情,怎么能要钱呢?要钱就变了味了。
大爷算盘打得挺响,找个年轻的老伴,来免费伺候自己。
可是大妈也不傻,你那么老那么抠,还得让我免费伺候你。大妈问大爷:我不要钱,那我要是身体不好,需要个十万八万,你给吗?
大爷说:给,必须给,都是夫妻了能不管吗?
但是大妈并不相信大爷的话,也看不上大爷那盛气凌人高傲的样子,大妈示意记者:可以了,谈话就到这里吧!
这一句话把大爷整懵了:什么意思?什么叫就到这里。
看得出来,大爷对大妈有点意思,可他的那套言论让大妈望而却步。
见大爷有些迷糊,大妈直接说:就是先谈到这里,我们适合做个朋友。
哦…做朋友那就没得谈了;大爷明白了大妈的意思,恼羞成怒的说大妈:不识货。

这次相亲以失败告终,大爷的自信心又碎了一地。
接下来节目组又给大爷找了个大妈,可大爷看了这个,连正眼都没瞧过,对节目组的工作人员说:这个还不如上回那个好呢!这个岁数太大了,伺候不了我啊!
张大爷态度冷淡,那个大妈也识趣,看不上拉倒,结束相亲。
张大爷相了几次亲都失败了,自己已经76岁了,到底还能不能找到免费伺候自己,还要年轻的老伴呢?小编认为:够呛能找到了。
为什么?就大爷就普信气质,和超出常理的言论,什么样的大妈也被他气跑了。相亲本来就是双向选择,可大爷的态度就是:我来选。
76岁的普信大爷的春天在哪里?
少年夫妻老来伴,当中途一个人离开了,留下的那个人要独自面对生活。习惯了相依相伴,现在却要一个人凉碗冷灶,那份孤独和忧伤,谁人能懂?

所以很多老年人选择了再婚,能有个人说说话,聊聊天,一起买菜,一起做饭,让晚年生活不再孤寂,互相照顾,彼此依赖。
可是再看看本文中的张大爷,他的观念就很有问题,他虽然有学识,有文化,却不懂得去尊重对方,而是把对方当作了免费的保姆;明明自己已76岁高龄,却嫌弃69岁的相亲对象太老,原因就是岁数大了不能伺候他,我想说的是:大爷,你是生活在古代吗?
同样是想找年轻的老伴,另一个大爷的做法就相当给力。
72岁的付大爷,想找一个50岁到55岁之间的老伴。付大爷的想法很简单,倒不是想说让对方来伺候自己,而是觉得找个岁数小的身体好,自己也不用伺候人家。
自己这么大岁数,想找岁数小的,那人家图啥啊?这一点,付大爷和前面那位张大爷完全相反,张大爷是迷之自信,付大爷是人间清醒。
我找年轻的老伴,是当女儿宠的,还要给对方存60万。

此话一说,付大爷的形象立马高大起来。付大爷对红娘表示:如果女方来,我会把房子给她,如果我提前走了,会给她存一笔养老金,存个六十万,她根本就花不完。
节目组给付大爷找来了55岁的陈大姐。
双方一见面,付大爷表现出了绅士风度,给女方准备了各种零食小吃,把陈大姐好一个感动,当下对付大爷产生了好感。
以为这事差不多成了,付大爷却悄悄的对记者说:没看上。
记者觉得陈大姐挺好,人家不嫌弃你岁数大就不错了,为什么还看不上人家呢?
付大爷说出了自己具体的择偶标准。
50岁到55岁之间,身高160厘米,体重100斤,颜值越漂亮越好。
根据付大爷的要求,节目组又找了一个54岁的女士,年轻漂亮,两个人一见面,就谈起了兴趣爱好;结果发现两个人代沟严重,无法沟通,没办法,相亲又失败了。
按理说,付大爷开出的条件这么好,怎么也总是失败呢?
其实就是条条框框太多,想按自己设定的条件去找,很难找到合适的。两个人相处,还是要靠感觉,感觉对了,什么条件都可以接受。
为什么老年人相亲的成功率低?
主要是双方都有自己的孩子,涉及到财产问题。如果再找一个老伴,对方的子女会考虑到财务会不会有损失,这是造成老年人再婚难的原因。

其次是身体方面。人到晚年,身体健康是主要问题,老年人相时,讲得多的就是身体怎么样,如果身体不好,直接被拒的概率大,谁也不想给自己找个负担。
再就是经济方面。老年人再婚时,男方要求女方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身体健康,能照顾自己不拖累别人。
女方要求男方有经济基础,能保障自己的生活,有住房且能让自己在房子里养老。
双方都在计算得失,有些人说,老年人再婚开出的条件比年轻人还高。确实是这样,因为年轻人之间还有爱情可以支撑,而老年人就只是找个伴而已,目的纯粹,要求就高,要求越高,成功率越低。
所以说,要想晚年不孤单,相找个合适再婚老伴,就要以诚待人,先想想自己能带给别人什么,再去要求别人带给自己多少。

都少一些算计,多一份真诚,相信夕阳无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