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有一座山名字叫做旗杆顶,是我从小就感到恐惧的地方。据说在民国时期,民团抓住了祸害村民的土匪,就在那里举行公审大会,然后把土匪就地枪决,尸体往往被一脚踢下旁边的黑石涧。
还记得小时候,有几回听说黑石涧的斜坡上挖出了许多银元,还有不少人头骨!村里人争先恐后地跑去挖掘,老妈却严禁我们靠近那里——她说那里死的人多,阴气太重,周边的柿子树上都吊死过好几个人,就连那些老槐树的枯枝捡回去烧火都能招惹到不干净的东西……
可是,越恐怖的地方,我们反而觉得越神秘,总是想方设法地去了解那里的秘密。
那座山为啥叫做“旗杆顶”呢?这样怪的名字到底有什么讲究?旁边的深谷“黑石涧”又有什么恐怖的传说?大白天站在幽深的涧边都会感到一种阴森森的寒气!
村里的老人说,我们村在晚清时曾经出过两个秀才, “旗杆顶”或许是给秀才老爷树旗杆的地方吧?——秀才能有多大本事?怎么有资格树旗杆?我们当时就不信!
最后,终于在村东头的小庙里,听到看庙的崔瘸子讲起了旗杆顶的离奇传说——想不到,我们这个穷得鸟不拉屎的小山沟里也曾经出过顶天立地的大人物!
早在明朝的时候,就有南方的风水先生路过这里,对当地的百姓赞叹这里是百年难得一见的“青狼啸天”局——运用得当,就能够出“虎臣狼将”!只可惜后来,村里有人去世要埋在那里,却被家里的一个妇人破了局!
下葬的当天,众人远远地就看到那座山头上出现了两只像狼一样的怪兽,逡巡不走!送葬队伍里,一个快嘴妇人吓得“妈呀”一嗓子就喊起来, “快看啊,山顶上有两只‘马虎’(当地人的俗语,常指狼)!” ——这一喊不要紧,一嗓子竟然就破了一处绝佳的风水局!
崔瘸子说,她喊个啥不好?喊个狼,将来就会出个侍郎;喊个猴,将来就会出个侯爷;可她却偏偏喊了个“马虎”——“嗐!这就是老祖宗说的古话,娘们当家房倒屋塌啊!”
可是,后来那里到底还是出了一位奇人——“胡二闷子”!
胡二闷子生来就很神秘,没有人知道他爹是谁,大家只知道他妈是个疯女人,生他的那两年整天就住在旗杆顶山下的石屋子里。二闷子7岁上,他的疯娘就死了。多亏十里八乡的老少爷们可怜他,东家一口、西家一顿,这个苦命的孩子才得以长大成人。
到后来,大家伙实在是供养不动他了——这个孩子饭量奇大,据说他10岁的时候,一顿饭就能吃“一筷子面饼(筷子竖着插下去,那样厚的一摞饼)” !……渐渐地,胡二闷子就显示出他惊世骇俗的能力来!
那是他12岁那年吧,给村里的刘财主家里放牛混口饭吃。大中午的时候,二闷子正在河滩上的老柳树下打瞌睡呢,两头大牯牛突然争斗起来,巨大的牛角对撞得“砰砰”直响——这要是普通人见了,还不被吓得躲老远?
可是,二闷子非但没有害怕,反而怒火中烧,跑过去一脚就踢翻了大青牛!老黄牛被吓得当场愣在那里,还没等它回过神来,二闷子早已凑到跟前,一把薅住巨大的牛角,双臂一轮, “咣当”一声,千斤大牛竟然被他摔出去一两丈远,当场撞在一块卧牛石上送了命!
太阳落山的时候,二闷子提心吊胆地回到刘财主家禀报。老财主一听顿时就乐了——小孩子撒谎也没个边儿,那么大头牛能让你给摔死?莫不是老牛走丢了,这小子编出瞎话来糊弄人? “真要是摔死了,我概不追究,要是你小子骗我,哼……”老财主赶忙派人前去查看。
结果呢?当然是自那以后胡二闷子的神力就开始远近闻名起来!
磕磕绊绊地长到17岁那一年,二闷子早已发育得身高7尺(明朝的制度,一尺等于现在31.1cm),满面髭须,看样子像个中年大汉,哪里还像个没成年的孩子?村里那些无聊的混混就开始调侃二闷子,要给他说一房媳妇。
二闷子人虽然厚道,但也看得出众人的心思,对他们的提议,二闷子一概摇头拒绝! “咱自己还整天饿着肚子、露着腚呢!怎么能坑害别人家的闺女跟咱受穷?再说了,一般的小闺女,咱胡太爷还瞧不上呢!”
瞧着他身披麻袋片却昂头看天的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众人无不大笑!
后来就有人对他提起了蒙阴城里首富谢三爷家的千金小姐,大脚谢金苗!据说,这位千金小姐生得那是如花似玉啊,只有一样,她长得身材实在是太过于高大(竟然身高6尺!),更加上学了一身的武艺,平平常常就能一个人打七八条大汉,所以年纪都到20岁了,也没人敢娶她!
“这样的大脚女汉子,又那么能打,莫非就是老天爷特意给我留好的媳妇?”胡二闷子开始怦然心动!
于是,就有了后来胡二闷子一路讨饭去蒙阴城“三打谢金苗”,被人家摔得鼻青脸肿,发誓一定要去学武艺来征服这个女人的著名桥段!
可是,从那以后,整整两年的时间里,十里八乡再也没有了胡二闷子的消息!他到底去了哪里?许多人私底下猜测,他会不会是饿死了?抑或是生了病,没人管病死了?……
两年以后,当胡二闷子再一次出现在村里的时候,人们简直都被他亮瞎了眼睛!
往日连麻袋片子都穿不起的二闷子,此刻竟然穿上了锃亮的盔甲,骑着高头大马,脸上的胡子也长长了许多,简直就像是年画上的门神一样威风凛凛!他身后更是跟随着几十号衣甲鲜明的士兵,众星捧月一样拱卫着他!
“闷子这是当了大官了啊!”乡亲们啧啧称赞,却又不敢上前。胡二闷子赶忙下马,还是和从前一样热情地喊大娘婶子,不忘送了许多绸缎、酒肉给乡亲们,以答谢这些年的养育恩情!
酒宴上闲聊起来,大伙这才知道,原来胡二闷子当年受辱后,一气之下竟然去从军当了兵。正好遇到慧眼识人的戚继光戚大将军(当时镇守登州)收在帐下,还教了他一身武艺,提拔他当了军官!
二闷子此番衣锦还乡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再去会会蒙阴城的谢金苗,看看她如今能不能看得上他这个“穷要饭的”!乡亲们一时间群情振奋,都为闷子叫好助威!
再往后,胡二闷子就上演了一出反转大戏——穷小子归来勇夺娇妻!被乡里一时间传为美谈……
后来呢?据说,胡二闷子受到戚大将军的重用,跟随他南下浙江、福建抵抗倭寇,一路上护卫着大将军,东挡西杀,渐渐地可就混出了名声!
民间传闻,胡二闷子善于使用一柄丈把长的狼牙棒,重达一百多斤!每次面对倭寇,他都会使用同样的招数,先是“呼”地一声横着掷出狼牙棒。在他的神力加持之下,大棒带动着风雷之声,猛然砸倒一大片贼寇!接着,他就会喊出那句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标志性口号,“呔,你胡太爷到了,管杀不管埋,识相的赶紧跪下投降!……”
试想一下,当年只有4尺高的东洋倭寇哪里见过这样威猛高大、天神一般的战将?先是被他一吓,火枪都忘了怎么扣扳机;再被硕大的狼牙棒一砸、一扫……
戚继光晓得他的性格,怕他出事,每回都要手下拦住他,不让他盲目出战。可是,谁料到这个胡二闷子竟有一种怪脾气,遇到恶战不让他打,他就会失魂落魄的大病一场;要不就是连喝几大坛子烈酒,指天骂地,闹起来没完没了!
后来,戚大将军慢慢地就找到了收拾他的窍门——他一发疯,就去把他夫人谢金苗(当时,夫人正跟随戚将军的夫人组建娘子军)找来,往他面前叉腰一站,他立马就会闭嘴,两个腿肚子不由自主地哆嗦起来……
抗倭战争最凶险的龙山卫一战中,眼见得倭寇大军杀进来,左右的当地守军却胆小如鼠,纷纷后退,大阵即将呈现出溃散的可能!生死相交的一刻,胡二闷子大喝一声,挡在戚将军身前,替他受了5枪,三刀;手里的狼牙棒舞成一阵狂风,连杀倭贼五六十人!
戚大将军也趁空弯弓搭箭,瞄准了敌军首领一连三箭射死三酋,倭寇因此震惊后退;明军这才得以稳住阵脚!
纵观整个抗倭的五次大战之中,胡二闷子共计斩敌首300余,伤敌更是无数;他自己也因此增添了创伤18处,最狠的一次,被倭寇的东洋刀贯穿了肚腹,差一点就送了命!老胡当时状如疯虎,连连暴喝,一条狼牙棒如同泰山压顶般,横扫竖砸,带起阵阵腥风血雨……
戚大将军爱惜他作战勇猛,心底醇厚,总是把他带在身边,尽量保护这个二愣子。军中将士对这个“巨人战神”也无不敬佩、喜爱!闷子却始终保持着山东老家的醇厚性子,实诚待人,从不打骂手下,对同僚也总是忍让宽容……渐渐地老胡的军衔就累升到了武德将军(明代正五品初授武官)。
东南沿海的倭寇终于被清剿殆尽,还没等好好歇息一番,大明北方的蒙古鞑子又屡屡进犯。朝廷连下诏令,让戚大将军奔赴北方战场。大将军不敢怠慢,即日亲帅28骑亲兵北上,这其中当然少不了胡二闷子!
临别之际,谢金苗眼皮接连跳了一整夜!她心里惶恐不安,生怕此去自己家里这位莽撞的憨神会出什么差池。于是,她就收拾行装,只带了自己的贴身丫鬟,偷偷地抄小路北上……
公元1573年,戚继光率军在喜峰口抵抗蒙古朵颜部落重兵入侵。北方马背上的蛮族果然比倭寇更加凶悍,打起仗来个个红着眼拼命!他们自幼长在马背上,天天不离弓箭,身高力雄,对明军而言,堪称劲敌!
这一战,尽管戚大将军有备而来,战事一度还是陷入了胶着状态。苦战到日中时分,明军还是没有讨到半点上风!关键时候,胡二闷子请战,愿意带领自己的一队人马,快骑长枪冲击敌阵,以挫鞑子的锐气,提振大明雄风!
戚继光衡量再三,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点头答应。二闷子顿时精神抖擞,率领500铁骑闪电般卷入敌阵!他一柄狼牙棒带起一股狂风冲在最前面;鞑子兵往往还没看清楚来将的面目,就被狂风抛出去几丈远近……
足足半个时辰的来回冲杀,铁山一般的蒙古重骑大阵终于被搅动起来……明军这一边只看到对面敌阵中烟尘滚滚、旗帜纷纷倒伏……
当胡二闷子再一次率领剽悍的骑兵健儿出现在戚继光面前的时候,500铁骑居然一个也没有损耗!将军大喜,赶忙下令将士们卸甲休整,让军功司记录战功,准备犒赏!
就在大家一团喜气的时候,怪事出现了——二闷子抬了好几次腿,愣是没能从血染的战马上下来!戚大将军面色瞬间就变了,他疾步赶上前,亲自去扶胡二闷子;斗篷撩开处,赫然发现,二闷子前胸、肚腹上竟然早已插满了弯刀和枪头——殷红的鲜血不仅染红了战袍,就连胯下的马鞍、马背上都已湿透!
早就见惯铁血烟尘的戚大将军见此情形,也禁不住热泪滚滚而下…… “大帅,我怎么感觉抬不动腿了?……看来闷子是真的老了……”胡二闷子最后一次下马是由整整八个大汉抬下来的!
等到谢金苗赶到军帐中的时候,二闷子已经陷入了弥留状态……他时而清醒,时而又糊涂……最后,这个巨人皱着眉头咕哝着“……满肚子都是酒肉杂碎……要是没有这些虚肉就好了……老婆,咱们回老家吧……多久没回去看看乡亲们了……”
谢金苗扶着丈夫的灵柩回到我们村的时候,老百姓早就全数跪倒在路边!这个硬心肠的妇人,自从闷子闭上眼之后一滴眼泪也没掉过;此刻,面对父老乡亲,她却热泪滚滚,跪倒在地,颤巍巍地向乡亲们谢罪,她说自己没能照料好闷子,连个子女都没能给他留下,愧对全村的叔叔伯伯,大娘婶子……
满村一片悲声……
老百姓最爱护自己的英雄,他们把闷子葬在了旗杆顶上,位置最好的地方。山顶只有碎石头,老百姓就从各家自己的田地里背土,不到三天居然垒起了几丈方圆的一座硕大坟头!为了纪念自己的英雄,百姓们还自行筹款在闷子坟前竖立起了两根耸天的巨大旗杆,上面常年飘扬着胡二闷子的威名……
再说一下闷子的夫人,谢金苗也真不是个普通的弱女子!她葬下丈夫之后,一个人端正地坐在椅子上,不吃不喝,就那样神奇地端坐了三天三夜,最后无疾而终……百姓们大恸,也像恭敬神明一样把她和闷子合葬在一处!
自此以后,这座山才开始被改名做“将军台”!
至于后来为何又被称为“旗杆顶”了?那可就是清朝取代明朝以后的事了!
清王朝没有忘记自己的这个曾经的仇敌,更不允许百姓们纪念这个仇敌,于是就毁了闷子的将军墓、砍断两根旗杆,只剩下两个巨大的石台——村民们只好称呼曾经的将军台为“旗杆顶”!
丧心病狂的满洲鞑子还在山顶一侧开挖了一条深深的沟涧,据说是为了泄掉将军墓的地气!久而久之,这条深沟就成了后来的“黑石涧”。
前朝的英雄墓可欺,可是涛涛民心岂可欺?几百年以后,清王朝最终也烟消云散了……
先贤先烈的事迹早已随着历史滚滚烟尘飘远了,几乎已经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了……但是,英雄们的精神又岂能消失?华夏的正气更是婉转潜行,一刻也不曾在神州大地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