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创业热潮中,有人看到了风口,有人看到了商机...如今百度站在了技术峰顶,先发优势和规模化落地效果愈发显著。

10年间,累计在人工智能领域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且每年研发占比都超过15%,去年更是达到23%。刚发布的Q3财报显示,百度在前沿科技研发投入已经达到26.14亿元。敢于投入,是百度直面AI的首份自信,而敢于向创新要效益,则在实证AI前路广阔。

以移动生态、智能云、智能驾驶组成“三大增长引擎”,依靠强大的现金奶牛--移动生态供应输血,为自动驾驶、云等新AI业务增长曲线进展加速。百度现在已经完成了全面的人工智能技术及场景布局,从最底层的高端芯片昆仑,到飞桨深度学习框架,再到预训练大模型,在应用领域大幅提升效率。

截至2022年11月,百度飞浆平台上已凝聚535万开发者,服务20万家企事业单位,拿下深度学习平台综合市场份额排名第一。智慧工业领域,围绕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云计算等核心技术,百度已经布局近9000件AI中国专利,创新成果在贵阳、重庆、桐乡等约16个区域,电子、汽车、装备制造等22个行业落地应用,服务工业企业超过18万家,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产业智能化升级。

6月份《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出“全球50大创新公司”,百度被列为第2创新公司,排在特斯拉、中兴、华为之上。10月份《财富》杂志将百度与谷歌、微软、脸书并列称为AI四巨头,百度是其中唯一的中国企业。

疫情以来是难熬的三年,寒冬萧瑟遍地哀嚎,弄潮者几近风散,跟风者开始撤离…裸泳者将在潮褪后露出难色,而百度却在逆风中完成第一增长曲线、第二及第三增长曲线。

在今日举办的百度CreateAI开发者大会上,李彦宏现身并发表演讲,解密“增长从何而来”...

1.科技革命与GDP增长曲线

过去的2000多年中,人类社会GDP的峰值高点,无不伴随着深层次的技术革命推动,科技创新不仅是增长的驱动,同样也推动人类生活向更为先进的科学成果迈进。李彦宏指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深度学习算法。

事实上,不论未来AI自动化程度多高,依靠其实现降本增效取得大规模优势增长的前提不变,同时,赋能相关产业,实现产业级AI进化,如电网、农业、水利、城市、交通等具体领域里,AI的普遍适用强大,实现用更少的人管理更大面积、范围更广的区域,对于用户来讲,这是长远的降本增效途径。当大规模AI应用落地,实现大面积产值效率提升,便是驱动增长提速的开始。

本质上就是深度学习算法驱动增长提升效益,从AI进化的重要核心组件,一个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社会,首先要对AI有准确的认知和早于未来的判断。比如智慧交通领域,百度在计算机视觉、地图数据、人工智能,事件检测方法等多种交通技术领域布局智慧交通领域专利,在重庆永川区改造智能路口超 110 个,智能交通系统覆盖范围内主要道路平均车速提升 11%,平峰停车次数平均减少 59.5%,高峰时段拥堵里程下降3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便捷高效的社会结构,本质上就是AI落地的重要价值。实现深度学习算法进化的路径是创新,而这建立在反馈基础上。李彦宏以盲人魔方为例,讲述百度AI在反馈驱动创新中获得的宝贵经验。进化的速度取决于反馈,而其有效性建立在样本量级基础上,比如百度昆仑芯片与百度的搜索。百度搜索服务,每天响应几十亿次真实的用户使用需求,每天进行1万亿次深度语义推理与匹配,能够提供最真实、最及时的反馈,从而倒逼大模型、深度学习框架和芯片的优化。

此外,百度萝卜快跑已在北京、重庆、成都、合肥等多城落地,三季度,百度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共提供47.4万次乘车服务,同比增长311%,环比增长65%。截至三季度末,萝卜快跑向公众提供的乘车服务次数累计达到140万。百度进行全栈布局的人工智能公司从芯片层、框架层、模型层到应用层。从高端芯片昆仑,到飞桨深度学习框架,再到文心预训练大模型,通过不断获得反馈,实现端到端优化。目前百度各平台产品已经有接近十亿的用户画像,细分到1000万级细分标签,而这都将获得大量反馈,有益于加速AI的进化和迭代升级。

2.降低技术门槛,AI通用模型赋能实体经济

李彦宏曾说,“随着技术应用门槛不断降低,创造者们将迎来属于人工智能的黄金10年。”

百度确实在降低操作门槛上不遗余力,飞桨就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操作系统,让开发者能够像搭积木一样构建AI应用,大大降低AI的应用门槛。AI得以成为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驱动力量,离不开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并实现多元化赋能,为国家千行百行助力数字转型,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及增长的重力引擎。

百度飞桨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已在上海、宁波、广州、南昌等地建设及筹备落地,通过整合AI技术生态资源为入驻企业降低AI使用门槛,使创新生态服务和生态伙伴联合赋能。

百度智能云在能源、制造、公共服务和农业等多个领域大展手脚,AI赋能火电厂降低煤耗,能使全国一年碳减排的潜力达到600万吨。百度智能云在中国制造重镇苏州常熟,通过智能质检、知识搜索等应用,推动当地企业向精细化生产转型,并逐步向全产业链延伸。连续在泉州、广州两个城市落地智慧水务系统后,百度智能云摸索出“百度治水模式”。在山东寿光,百度智能云结合当地农业特色,实现蔬菜种植产量提升1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百度智能云开物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工业的智能化,“开物2.0”累计超过200个工业解决方案,沉淀了3.8万个工业模型,覆盖质量管控、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生产制造等九大领域。以AI振兴乡村为目标,百度智能云还推出了“九州区县大脑”。

百度全面开放的自身技术能力越来越多元化,"天算"用来帮助企业实现大数据的计算,"天像"通过开放图像识别等诸多技术,帮助企业实现完成用户交互场景的实现,而"天工"则全力押注于智能硬件领域,除此之外在百度还在其开放平台中开放了lbs、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翻译技术、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诸多能力,只为让更多的用户走进百度AI世界。

3.抓准科技革命红利,穿越增长周期

李彦宏曾表示,百度一直有一个理想,不管 AI 的技术多么的复杂,多么的先进,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平等地从中获益。2023年仍然充满太多不确定因素,值得肯定的是,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将为新的增长周期储备更充足、更具活力的积蓄。随着疫情散去,开放的市场与经济内生动力开始共生作用,寒冬结束的时刻,预言春天的暖意永远是积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落下帷幕,也为AI大模型产业化应用元年,大模型已成为许多上层应用的技术底座。技术红利的迹象越发明显,但还缺乏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工程化落地,在更多产业中的应用和变现。深化算力、算法并加强大数据融合的AI基建工作未竟,但AI实现突破,带来大规模的经济增长和应用落地的局面已经打开。

2000年,李彦宏回国创业,时值互联网泡沫破裂,全球蒸发了8万亿市值,很多人崩溃、离场,但最后是那些坚持挺过寒冬的人,成就了互联网发展的黄金十年。眼下,百度在过去的寒冬里,完成了自己的第二次、第三次创业,在与AI交织的这条通向未来的路上,百度终将陪伴那些企业们一起坚持下去,李彦宏看见了那个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