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月9日,不知不觉,新的一年已经过去一周了。今天来聊聊PSL,这是一个央行定增楼市的工具。
一、什么是PSL
为了更清楚明白地看懂本文,首先来解读一下什么是PSL,这个工具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
PSL的英文全称是Pledged Supplementary Lending,意思是抵押补充贷款,设立于2014年,是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具体是指为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社会事业发展,由央行以质押的方式向金融机构提供的特种贷款。其功能就是由央行向政策性银行提供资金支持,兼具基础货币投放和定向贷款支持两大功能定位,特点是期限长、成本低。而最初设立PSL,就是为了支持棚改。
说到棚改,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没错,就是2015年开始到2018年结束的那一轮棚改货币化大潮,堪称轰轰烈烈。PSL的作用,就是在棚改过程中提供货币支撑,曾经崛起的那一批“拆二代”,就是棚改受益者,原本住的房子拆迁以后,要么是换了新房,要么是拥有了一大笔资金,其资金来源就是由PSL提供的。也正是因为棚改货币化安置,推动了新一轮房价上涨,于是在2018下半年后被陆续叫停。

二、PSL重启之路
楼市很有意思,被暂停了两年的PSL,却在2022年9月又突然回来了,标志着PSL时隔两年后正式重启。
近日,央行公布的抵押补充贷款(PSL)数据显示,自2022年9月份央行“重启”PSL工具以来,PSL月度净新增规模连续3个月放量递增,2022年9月、10月、11月分别净新增1082亿、1543亿、3675亿。到了2022年12月期末,PSL余额为31528亿元。时隔2年半后,PSL再次出现余额净增长且单月增幅高达千亿,可以说是一个很强烈的信号,楼市见底,央行托底,当然,新的一轮PSL是“托而不举”。
PSL定位为阶段性工具而非长期性工具,在暂停了两年之后再次重启,且去年11月净新增创下了2014年启动以来单月第二巅峰值,投放三个月后期末资金净增。在当下楼市还未走出底部的情况下,2023年或还会继续投放,并且会进一步扩大投放规模。同时需要注意到的是,去年12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归还抵押补充贷款171亿元,有借有还,并非一味投放,凸显了央行的“精准滴灌”。

三、实非“楼市充值”
PSL的重启,一度引发了业界沸腾,是否曾经的“棚改”要回来了,楼市春天要来了。然而事实证明,PSL重启实非“楼市充值”。
回想一下曾经的“棚改”,天量资金投入楼市,在那个特定的经济环境下,固然推动了经济增长,但同时也助推了房价,2014年PSL设立,2015-2018年房价开始大涨,直到2018年达到巅峰,也正因为如此,PSL被暂停,轰轰烈烈的“棚改”陆续落幕。当下,新的“旧改”已经替代了曾经的“棚改”,并已在全国范围推行,不再大拆大建,城镇化进程要继续推进,城市更新也要进行,但不会再以“棚改货币化安置”的方式。
既然PSL重启的资金不会过度流入房地产,那重启的意义何在呢?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结合国家“扩大内需”战略规划,新一轮的PSL重启,更多是为了支持基建和实体经济。

综上所述,2022年9月重启的PSL,2023年还会继续扩大投放规模,但却绝非为楼市“充值”,过去的已经过去了,老路不会重走,楼市会向更健康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