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和苏联之间为了分出个胜负,进行了各种竞赛,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太空竞赛了。

那么你们知道这两个国家谁赢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斯普特尼克1号,前苏联研制发射的第一颗地球卫星

其实两国都有很大成就,比如苏联第一个将人造物送上太空,标志人类正式进入太空时代,而美国则一直是世界上探索宇宙最多的国家

那么美国曾经在太空之路上遇到什么事故?这些事故为何会发生?事故是否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对人类探索宇宙有何启示?

接下来我们要来了解一下,美国在探索太空时,遇到的恐怖航空事故,据了解当时有7位宇航员被瞬间汽化,更可怕的是NASA早就预判他们会死

“希望之星”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美国恐怖的航空事故

2003年2月1日,美国航天局发射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地球的时候,于空中解体,最终导致7名宇航员被瞬间汽化

“哥伦比亚”号是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航天飞机,自1981年到这次事故前,它已经执行了27次飞行任务。

2013年1月16日,“哥伦比亚”号开启了为期16天的飞行任务(STS-107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哥伦比亚号的最后一次起飞

  • “哥伦比亚”开始返程

北京时间20点,“哥伦比亚”号正在距离地面280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飞行,此时宇航员接收到休斯顿地面任务控制中心的绿灯信号,于是他们开始做返回地球的准备工作。

在49分钟后,由于原本准备降落的佛罗里达的卡纳维拉尔角上空出现雾气,会影响航天飞机降落,于是NASA对其发出开始降落的重新定位指令。

等到21点09分,大雾散去后,“哥伦比亚”号才开始正式返回地球

航天飞机的发射和降落过程示意图

  • “哥伦比亚”号出现异常

21点44分时,“哥伦比亚”号开始进入大气层,此时陶瓷阻热瓦开始升温,但是6分钟之后,当它越过加利福尼亚海岸的时候,左侧起落架的温度出现异常变化,随后机身的温度也开始上升

不多时,控制中心开始失去与“哥伦比亚”号左翼温度传感器数据传输的联系,随后左侧胎压数据也消失,最后彻底与宇航员失去联系。

十几分钟后,电视上出现相关报道,据报道,“哥伦比亚”号在空中解体,在空中拖过一条白烟

随后搜救队伍对解体的碎片和宇航员展开救援,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当时拍摄到的航天飞机解体瞬间组图

  • 7名宇航员遇难

当晚美国NASA就对外公布了这场事故,7名宇航员不幸遇难,最后回收的超过8.4万块碎片,也只是航天飞机的40%。

我们无法想象这7名宇航员最后的内心究竟有多煎熬,因为根据2008年,美国NASA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我们得知他们在航天飞机开始解体时可能还活着,因为在驾驶舱失压之前他们可能还有意识

但是在航天飞机完全解体的过程中,在高温失压的环境下,他们几乎被瞬间汽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哥伦比亚号遇难的7名宇航员

这次航空事故,给美国的航天飞机事业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害和巨大的损失

据了解此次飞行任务与往常涉及空间站建设的任务不同,基本是为了在太空上进行科学研究任务。

在太空环境下进行科学实验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情,当时7名宇航员被分为两组,一共完成了涉及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等学科的大约80项实验

可以说他们为科学研究献上了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们更加可惜他们的牺牲。

火星探测漫游者勇气号上的哥伦比亚号纪念标记

事故的结果早已被预测

一直以来人们都对这场“难以预料”的事故感到十分难过,尤其是逝者的家人,但几年后的一份报告却告诉我们,事实更加残酷。

在这7名宇航员遇难之前,美国的航空历史上还有一次重大灾难事故,搭乘“挑战者号”的7名宇航员在发射后不久就因爆炸牺牲

但如果说,1986年“挑战者”号的爆炸和坠毁是一次“无心之失”,那么2003年,“哥伦比亚”号的结果却可以提前知晓,NASA一早就预判这7名宇航员会死。

挑战者号遇难的7名机组人员

  • “哥伦比亚”号事故的原因

谈及此,我们需要了解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据调查,“哥伦比亚”号外部燃料箱表面的一块隔热材料脱落后,击中了它的左侧机翼,才导致机翼温度异常最后造成事故。

在机身外装置有陶瓷阻热瓦,当航天飞机进入大气层后,保持前段向上40°的仰角,可以使得这些陶瓷阻热瓦车,感受飞机进入大气层时与大气层摩擦产生的所有热量,但是这也需要保证陶瓷阻热瓦在机身外保持完整的情况。

隔热泡沫撞击事件,砸的位置位于机翼前缘附近

  • NASA的预判

2013年,在“哥伦比亚”号航空事故发生的10周年之际,美国NASA前飞行主管韦恩·哈尔向大家揭露了当时NASA隐瞒宇航员事故的事实。

在这次飞行任务期间,NASA就已经评估过发射时航天飞机隔热材料脱落,可能造成的影响,甚至那些高级工程师还预判,“哥伦比亚”在返航时会出现机毁人亡的情况。

但当时他们却认为,与其让宇航员在得知事实后,在痛苦和绝望中死去,不如让他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死去

因为舱内一旦失压会造成宇航员瞬间昏迷,他们不会有更多的时间去体会自己的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返回时航天飞机温度图,最热的是机头,有1500度

  • 不知情才是遗憾

NASA高层表示,当时他们已经无法解决这个隔热材料的问题,但是很多人认为,即便如此也应该知晓它的受损程度,以此来避免之后的事故。

据了解,美国国防部在知晓情况后层主动想NASA建议,用军用卫星近距离查看损害程度,然后对其记忆受损情况作进一步的深入分析,然后前后8次都被那NASA婉拒,因为他们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事

在2008年的调查报告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哥伦比亚”号解体前,宇航员在舱内最后的活动。

虽然在舱内警报器响起大约1分钟后,7名宇航员就已经失去意识等待死亡。

正在复原的哥伦比亚号残骸

但是在噩梦来临的最后时刻,他们也表现出对生命的挽留,其中一名宇航员威廉·麦库尔试图按下按键,控制航天飞机,其他宇航员也依然在作既定程序操作。

此时他们并没有做好准备迎接自己的死亡,就在接下来的1分钟之内失去了意识。

如果NASA提前告知他们实情,那么他们或许还有机会向自己的家人留下遗言

因为这场事故不仅对7个人造成伤害,也对7个家庭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哥伦比亚号临时纪念碑

航空事业需要更加谨慎

航天飞行本就是一项高危职业,宇航员的性命在登上航天飞机的那一刻起就和它紧密地联系起来,所以保证航天飞机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挑战者”号发生事故以后,美国就已经减少航天飞机的使用。

航天飞机自身其实就存在很大的问题,不仅机身耗费的成本高,而且在上面进行的各项科研实验的成本也高,在一定程度下,并没有很大的必要。

航天飞机的构造图

而且航天飞机的系统十分复杂,即便NASA的技术再高,也无法完全避免可能面临的风险。

因此在2011年,在执行完135次飞行任务后,美国的所有航天飞机就全部退役了。

虽然我们对这些航天事故感到十分难过,但是却不能忘记这些事故带来的教训,以及为人类梦想献身的宇航员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灾难纪念碑

人类在进入太空时代后,先后将500多名宇航员送上了太空,其中有20多名宇航员牺牲。

这些事故的发生,也在督促技术的进步,不管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探索宇宙,安全永远是第一位

任何在航天事业中奉献光热的人们都是人类未来的希望

不同于上世纪的竞争性,如今各国的航天事业都应该基于宇宙科学展开,所以不管是哪一个国家的成就,其实都是属于全人类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