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乌两军在乌克兰打响第一枪起,“重整军备”就成了欧洲多国绕不开的话题。这其中,德国总理朔尔茨的表现尤为积极,柏林方面不仅投入千亿欧元的国防基金,还试图将德国军队打造成“欧洲装备最精良的部队”。不过,考虑到冷战结束30多年来,德国在军队建设领域的力度始终并不很大,故外界对此事也有几分质疑,一些人认为柏林方面的动作不过就是“雷声大雨点小”,能否取得实质性效果还很难说。然而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朔尔茨政府似乎开始“动真格”了。

据参考消息报道,德国国防部长兰布雷希特近日表示,已完成有关军事改革计划的报告,即将提交德国联邦议院审查。按照德媒的披露,这份军事改革的草案内容长达63页,涉及了大约200项军改措施,包括人员、装备和执行力等方面。兰布雷希特称,希望这些措施能够提高德国国防军未来的战备状态。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德国防长认为,德军需要进行“全面、彻底和深入”的改革,上述报告中的一揽子措施仅仅是“变化的开始”,德军将会采取措施以“打破几十年以来积累的弊病”。

举例来说,报告中提到了“雄心勃勃”的扩军计划,认为如果不进行“深入改革”就很难实现目标。至于该如何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这份报告给出的建议包括寻求更多的具有移民背景的德国人参军,以及将文职人员抽调到武装部队等。

我们知道,联邦德国国防军在十一年前迎来一次重大改革,即取消义务兵役制,由此前的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的混合兵役制度,向职业化程度较高的全志愿兵役制转变。志愿兵取代义务兵后,服役期限在12~24个月,最短可在服役6个月后申请退役。

由于军人的最短服役时间仅为半年,很难接受严格且完整的训练,尤其是对一些技术类装备的完全掌握,再加上此前的军费开支水平始终不高,故德国军队的整体素质在近年来下降明显。具体来看,主要就是装备妥善率低和军人的基础体能与战斗素质差等问题。若想在短期内解决这些难题,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仅如此,朔尔茨政府在军事领域的勃勃雄心,或许还会招致一定程度的政治非议。要知道,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和战败国之一,且至今该国内部仍有相当程度的极右翼思想和纳粹主义思想在活跃。二战结束后,历届联邦德国政府都在军力发展方面显得颇为“小心翼翼”,显然是有历史原因所致,即不愿再被外界视为战争的火种和策源地。但如今,柏林方面出台如此大刀阔斧的军事改革计划,很难说不会给自己惹来什么麻烦。

或许俄乌冲突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动摇和冲击了欧洲的安全形势,使得不少欧洲国家将应对所谓的“俄罗斯军事威胁”提上了日程,但德国的军改计划似乎仍带有某些激进的味道,如果朔尔茨政府执意推动此事,那我们只能说希望其不会不慎“跑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