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女性意识得到觉醒的年代,越来越多的女性突破“相夫教子”传统观念的束缚,在职场大展宏图,赢得尊重。

提到商界女强人,我们最先浮现在脑海里的可能是正在高调培养“事业接班人”的“董姐”董明珠,也有可能是正担任华为轮值董事长的公司CFO孟晚舟,他们常常出现在热搜、头条,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但有这样一位相较来说比较低调,从普通乡村走进大城市白手起家,创建了自己“代工帝国”的传奇女性,在2021年2月的福布斯“中国杰出商界女性”榜单中,力压董明珠、吴亚军等商界女强人,拿下了榜首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来春老东家说她是富士康在中国大陆创造的亿万富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在3月29日发布的“2022胡润全球白手起家女企业家”榜单中,55岁的王来春以700亿元身家首次进入前三。

而熟悉王来春的人都知道,尽管与如今的她最密不可分的话题是“百亿富豪”,是“女强人”等词条,但其实她也曾是一个出生在贫困年代、普通农村、有着务农背景的“普通人”。

如何在几十年间彻底改变自己乃至家族的命运,她是被上帝眷顾的“幸运儿”,还是靠自身努力奋斗最终重新定义人生的“最强打工人”呢?

01 出身农村的前21年

1967年,在汕头澄海莲下的槐泽村,一个女童呱呱坠地,家人给她取名为王来春,这是一个寓意春天到来、象征美满、兴旺的名字。

也许和这个名字的寓意一样,王来春的家人最初对于她的期望,就是她能和同村的其他女孩一样,不用读太多的书,只须安安稳稳在家相夫教子,等待粮食的播种、成熟、来年的丰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小听话懂事的王来春,是父母、邻居、老师眼中的乖孩子。尽管小小年纪每天外出上学很辛苦,但是王来春很早就学会了帮助家人干农活,经常是在放学回家路上,经过自家的田地,连书包都不放就直接下地帮助父母。

王来春知道家里生活经济拮据,父母除了养她,还有两个哥哥需要供养,所以她从小穿的也基本是旧衣服,衣服破了缝补一下也可以继续穿。

对于王来春来说,放弃读书是迟早需要面对的问题,由于父母负担不起孩子的学费,王来春在澄海莲阳中学念完初中,就选择放弃读书,回家务农。

就这样,十几岁的王来春放下了书本,早早地开始了她人生的另一段旅程,与父母还有哥哥,守着一亩三分地的辛勤劳作,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五谷三餐。

日子一天天过去,村子里的年轻人都开始随着时代发生着新的变化。他们有的走出了槐泽村,有的会在某一个节气回到家乡,向村里人诉说着这片土地之外的世界。

作为年轻人中的一员,王来春听着回乡人口中传颂的外面的生活,内心对新世界的期待和憧憬被点燃。

“要走出去看看”,这样的想法一直萦绕着王来春。

然而,令王来春没有想到的是,一次彻底改变人生的机会就这样真的来到了她的身边。

1988年,富士康在深圳建厂,要招一百来位工人,王来春听说之后,就孤身带着行李,来到了富士康电子工厂参加了面试。

最终,21岁的王来春靠着自己能说会道,又有不少打工经验的本事,成为了富士康首批工人中的一员。

当时的王来春一定没有想到,从“农村妹”成功地晋升为“厂妹”,将是她改变命运的第一步。

02 流水线上“最强打工妹”

有着“代工之王”称号的富士康,现如今早已是全球五百强企业,有着全球最大的代工车间,总员工也超过了百万人。

富士康是王来春进入新世界的“窗口”,而郭台铭则是亲手打开这扇窗的“贵人”。

时间回溯到1988年,一手创办了知名电子精密仪器代加工“商业帝国”的郭台铭将商业版图扩展到大陆,从他踏入大陆土地那天起,他开启了自己人生最巅峰的几十年,至此开始改变自己以及他人的命运,其中就包括了王来春。

富士康在深圳初创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小插件工厂,当时工厂的生存环境极度艰苦。

找个空旷的角落围起来用木板钉上就成了员工宿舍,随意铺张床,百来位女员工们挤着睡在大通铺上,屋子里没有通风保障,在炎热的夏天呼吸里散发着闷热腥臭的味道。

由于地处深圳西乡崩山脚下,女工宿舍电压、水压都不稳定,停水停电是常有的事情。白天在车间吹着风扇勉强扇出来的“热风”,女工们大汗淋漓地回到寝室,遇上停水只能顶着粘稠的汗水,端着衣服和脸盆到几公里外的村子里打水。

到了晚上山间显得阴森寂静,为了安全女工们只能三五成群结伴而行,端着好不容易打上来的水,找一个没人的小木屋,仓促地洗一个澡。

由于电力设施不完善,工厂停电就会安排员工休息,经常是半夜电力恢复就得立马恢复生产,随时随地准备加班待命。

在第一批进厂的一百五十多名工人中间,王来春不是最聪明的那个,但她却是最勤奋刻苦的那一个,也是第一批149名员工中唯一留下来的那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使生存环境再严酷,高压的流水线作业经常加班加点,身边的女工同事们扛不住压力换了一批又一批,王来春都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任劳任怨十年如一日地沉淀着自己。

作为“60”后,王来春从小就学会了和家里的女性长辈一起做手工,学杂费都是靠自己零零散散接活挣出来的,从小就开始有赚钱意识的王来春,最开始在工厂的想法再单纯不过,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可能赚到多的钱。

所以王来春经常加班,赚取加班费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效率和经验,她的积极都被工厂主管看在了眼里。

王来春从小组长升到流水线工长,再升到了大陆员工最高级别的职级,手下管理着数千名的员工。

她将老板郭台铭每一次操作演示记在心里,反复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出品速度,她看着手中小小的零配件,想象着把它们拼装完成的样子,这时王来春发现眼前的代工精密仪器的生产作业不再枯燥乏味,反而变得鲜活有趣起来。

王来春在升职的过程中看到了更为广阔的世界,她不断总结着自己在各种岗位上磨炼出的经验和方法,在原本的工作模式上寻找新的突破点。

在公司前景广阔的王来春获得了学习各种管理课程的机会,她从不落下一堂课,还会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的员工管理之中,学以致用并在运用中思考、总结。

作为管理人员,王来春始终坚持以身作则,经常亲身测试工厂生产方式,将工作效率始终保持在第一线。

在工厂流水线作业的无数个日夜里,王来春时刻记得郭台铭演讲时激励女工们的一句话“没有谁是天生的穷命。”

几分耕耘就有几分收获,王来春的升迁来自于命运的眷顾,也来自于自身刻苦努力地钻研。

03 自立门户的“科技女富豪”

成功的企业家擅于审视自己拥有的一切,并不断眺望遥远的未来。他们能够精准的看到机会,并带着一腔孤勇主动出击。

从1988年进入富士康到1998年成为最高级别的高管,王来春用10年的时间将自己提升到非一般人能够企及的高度,但是她的野心不止于此。在别人投来羡慕眼光的时候,王来春的内心酝酿着一个更加伟大的想法。

1999年,32岁的王来春的职业规划里出现了“创业”两个字,她明白如果一直呆在富士康,自己不会再有更高级别的晋升。

而王来春对于有挑战的事情是永远激情澎湃的,她知道现在对于自己来说正确的事情是走出去,开创自己的一片天地。

王来春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了两个哥哥,哥哥们对于王来春多年来的工作能力深信不疑,当即也表示如果妹妹要创业必将全力支持。

于是,王来春用一封辞职信结束了自己在富士康十多年的奋斗史,开启了新的征程。

创业的第一步王来春打算先谨慎“试水”,一家叫做“全胜”的代加工厂就这样应运而生。

不得不说王来春的运气极佳,当时正逢金融危机,很多公司面临破产倒闭的绝境,王来春迅速地在这场危机中找准机会,她和哥哥们掏光积蓄,并向郭台铭筹措资金,最终成功地一举收购了香港立讯公司,在危机中收获港资的身份。

王来春刚接手立讯的时候,立讯还只是一家只能做电子连接器的流水线小企业,但王来春靠着自己敢闯敢拼的满腔热血,在全行业产品价格降低30%的情况下,仍保持盈利,以及订单数量的大幅增加。

王来春同样很擅长居安思危,她在股东大会上和员工们一起头脑风暴,思考究竟如何在订单数量增加的同时,解决人力不足的危机。

王来春想到了老东家富士康,她知道当时的富士康代工业务已经发展得极为成熟,生意火爆的同时,无数订单的涌入一定会产生无法负荷的缺口,需要像立讯这样的公司来帮忙消化业务。

于是王来春找到郭台铭,寻求两家公司业务上的互相扶持。

接收到前员工抛出的合作请求,郭台铭不仅没有趁机打压,反倒是大方的将多余的订单交给王来春。

当时的富士康在哪儿,立讯也会紧随其后的就近办厂,两家公司的合作可以说是水到渠成、深度绑定。

2004年,王来春将公司计划落地到深圳,创办了立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在当时的中国,从事电子元器件制造的企业,光是在深圳的就有1000多家,立讯精密又是刚成立不久的新工厂,各方面条件都受规模的限制。

但背靠大树好乘凉,立讯精密在众多的电子设备代加工企业中,在极短的时间里迅速地站稳了脚跟。

所以众人都说立讯的发展壮大与郭台铭是密不可分的,只要富士康一直有代加工业务的需求,立讯精密就总能从中分一杯羹。

王来春也从没有让老东家失望,紧密地配合富士康的任何需求,为其量身定做专门的配套服务,双方在信任的基础上成为亲密无间的伙伴,众人甚至会将立讯称为“小富士康”。

富士康深深影响着立讯精密,郭台铭的工作能力和作风也持续地影响着王来春。在王来春还是不起眼的小女工的时候,郭台铭已经是台湾乃至大陆最有名的企业家之一,但他却毫无老板盛气凌人的压迫感,经常是自己亲自跑到生产线上操作机器,以身作则,将生产优质精品放在第一位。

即使离开了富士康,王来春仍然会将郭台铭说的话牢记在心里,甚至会将经典语句做成标语张贴在车间、办公区域里,用以提醒自己,也提醒着每一个立讯的员工。

04 背靠苹果缔造“中国代工女王”

在外人看来农村出身的王来春能创立一个公司已经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王来春永远能够作出让人更加出乎意料的举动。

就在众人认为立讯精密只不过是富士康养出来的一个“附属”的时候,立讯精密就现有业务进行调整,减少了对富士康的代加工业务,以技术为核心,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并于2010年,在中国广东省深交所登陆A股上市。

为了摆脱对于老东家富士康的依赖,真正成为一个自主自立的大品牌,在上市后的六年时间里,王来春开始了她“商业帝国”不断向外扩张的计划。

王来春通过一系列的资本收购,将许多公司收入囊中,并逐步涉足汽车、医疗、消费电子等领域,在激烈的电子市场中,立讯以极大的优势始终占据着行业领先地位。

事实上王来春又一次完美地完成了自己定下的目标,在商业版图逐渐渗透各条供应链的同时,王来春的身家从2010年的23亿一路水涨船高,至今已经涨到了700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这个阶段创下里程碑式记录的,则是立讯与Apple公司的合作。

2011年,立讯精密收购昆山的联涛电子,而这家公司正是Apple连接线的主要供应商之一。收购联涛,意味着王来春顺利的将立讯纳入Apple电子精密供应链体系。

从2014到2016年,立讯相继拿下苹果Lightning数据线、Apple Watch无线充电核心供应。

2017年,Apple公司CEO库克为新产品AirPods的生产组装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其中一站来到了立讯精密,王来春亲自陪同库克进行实地考察。

王来春的工厂轻松解决了库克为之头疼的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意料之中的承接下AirPods生产组装的业务。

而在此之前,富士康和Apple公司之间一直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曾经要通过富士康才能和Apple“搭线”的立讯精密,现如今已经摆脱“中间商赚差价”的尴尬境地,成为Apple公司在中国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

王来春用实际行动证明,立讯精密并不像外界所传闻的那样,离开富士康就没有了“生存能力”,靠着自己青出于蓝胜于蓝的“领先技术”,在电子代加工的洪流之中,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新时代名片”。

随着智能手机行业的发展,作为Apple公司“果链”关键供应商之一,立讯精密的股价一度超越老东家“富士康”。

从富士康到苹果,这两家行业的“龙头大佬”,都是立讯精密的“良师益友”。它们在立讯成长的关键时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步步将立讯推向电子代加工的神坛。

在和富士康合作期间,立讯精密对于富士康的依赖程度是王来春最为忧思的部分。

在无线耳机全球爆火的那几年间,作为AirPods代工厂的立讯精密迎来了大爆发的巅峰,但同时一旦苹果出现问题,立讯精密也必将元气大伤。

这些隐忧时刻都提醒着王来春,要摆脱“大客户依赖症”,真正的独立起来,才能为自己的“代工帝国”寻找到新的出路。

于是王来春开始重视对企业内部研发能力的提升,调整整体的战略部署,投入有针对性的技术支撑。

曾经的王来春,在家人的反对下,挑战独自进厂打工;用10年的时间,挑战高压的工作;在众人的艳羡和猜忌下,挑战成为国内最大连接器龙头企业的目标。

也许对于王来春来说,未来的道路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的。

在迎接挑战的同时,一切事实都证明着,挑战能够让王来春变得更为地强大,也让她收获更多的合作伙伴。

王来春的人生经历,无论是富士康流水线最强打工妹,还是十年磨砺成百亿富豪,这其中的随便一页都足以写成一段精彩的小传故事。

王来春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出身无法改变,但是人生并非注定,只要勇于接受挑战,发现机遇,传奇人生在未来总有无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