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印度在联合国提出了取消五常的一票否决权的主张。咱也不知道谁给他的自信,为啥总不知道天高地厚。关于印度的情况,小伙伴们已经听得够多了。总结起来就是五个字——“干净又卫生”。只要你去,就会送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那么追根溯源的话,这个国家的人到底为啥会有这些表现,究竟为啥这么与众不同呢?天籁之音,赛雷话金,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印度的那些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几千年历史,只有300年属于自己,这个国家有多悲催

视频时长9:03

旋转横屏观看效果更佳哦~)

从地理上看,印度三面环印度洋,北面是崇山峻岭,本来应该是一块相对闭塞但安宁富庶的土地。但是,就在西北部的兴都库什山脉中,今天的巴基斯坦与阿富汗之间,有一处小小的缺口——开伯尔山口,好比在一座高大城墙上开了一道城门一样。这个便于行路的山口,成了连接南亚与中亚的重要商道,但也成了数千年来的外敌轮番侵占印度的通道,简直承载了一部屈辱史。就连“兴都库什”山脉的名字,都起得充满了侮辱性,兴都库什(Hindu Kush),是公元前12世纪左右,入主印度北部的雅利安人命名的,意思是“杀死印度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我们看到的印度美女,十有八九,是雅利安人的后裔。在雅利安人入侵前,印度土著居民是长这样的(上图片),被称作“矮黑人”。有多矮呢?现代矮黑人男的平均身高一米五三,女的平均身高一米四二,估计几千年前只会更矮。说一句,矮黑人不是贬称啊,是人类学家在给这个族群命名的时候就是这么称呼的,学名叫尼格利陀人,尼格利陀,是西班牙语音译,意思就是“矮黑人”。高大威猛的雅利安人把矮黑人赶到了印度南部,自己占据北部。顺便说一句,为啥只占据了北部呢?因为印度北部是平原,农业上土地肥沃,军事上易于攻打。而印度南部是山区,不仅路不好走,而且占了也没多大用,花费成本去占领的性价比不高。后来的印度的各个强势政权,都没有完全控制过南部。雅利安人为了统治印度,设计了一套恶劣影响延续至今的种姓制度,把人划分为四大种姓。最高的一等叫婆罗门,是主管宗教的僧侣,这个宗教就是今天印度教的前身——婆罗门教。次一等的叫刹帝利,就是世俗军政界的贵族,他们是国家的实际管理者,掌管行政、军事,跟婆罗门是利益共同体。再次一等的叫吠舍,就是普通老百姓。这三等人由雅利安人构成。最后一等人叫首陀罗,就是印度的原住民,负责给雅利安人做奴隶和佣人。不过,这帮首陀罗虽然当着奴仆,但他们还看不起自己的同胞——一群更矮更黑的“达利特”,意思是“贱民”、“不可接触者”。达利特连种姓都没有,只能从事掏大粪、抬死尸这类工作,严格禁止参加任何社会活动,不能去寺庙,不能上学,去哪都得避着其他种姓的人,名副其实的“不可接触”。就这样,一条完美的鄙视链形成了,老百姓歧视奴才,奴才歧视贱民。种姓是不能改变的,出生是贱民,就永远是贱民,除非跳进恒河重开一次。这辈子托生到低种姓,一定是因为上辈子对神灵不够虔诚,只有这辈子好好信教,下辈子才有机会投胎到高种姓家庭。正所谓:干了这杯恒河水,来世荣升婆罗门。这种制度的恶劣影响在于,咱们正常人的思维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而印度人的思维则是:自强是没有用的,一切都是神的安排,要改变下辈子再说。全民族都是这种想法,那还谈什么发展壮大,谈什么创造力呢?畸形的思维让婆罗门和刹帝利的统治更加稳固,但底层人这样逆来顺受地被迫害了三千年。

不过,作为统治者的雅利安人内部也并不团结,毕竟那么多人呢,公元前6世纪,雅利安人各政治势力在印度北部建立了二十几个政权,彼此之间互相征伐。正打得热闹,从开伯尔山口冲进来一伙新的外敌——波斯人。其实波斯人是印度这群雅利安人的亲戚,之前去了中亚的雅利安人就是波斯人。波斯人将印度河流域纳入波斯帝国的疆域达到了将近二百年的时间。直到公元前330年,相当于中国战国时期,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吞并波斯帝国,随后南下印度。但这次,印度倒是很幸运,亚历山大的军队打到恒河流域,就突然掉头回家了。原因也很简单,亚历山大的士兵不往前走了,这支军队出来打仗打了十年了,从欧洲打到非洲,再打到亚洲,太累了,该回家歇歇了。无奈之下,亚历山大只好撤军,只留下了少量留守部队。结果,亚历山大回去没多久,就病故了,他建立的帝国也随之土崩瓦解。亚历山大前脚刚走,一个年轻人就领导了一场起义,赶走马其顿军队,统一了印度北部。这个年轻人的名字叫旃陀罗笈多,家里是养孔雀的,所以他建立的新国家被称为孔雀王朝。是的,印度人起名就是这么任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旃陀罗笈多的孙子阿育王将孔雀王朝发展到了顶峰,疆域拓展到阿富汗,这是印度历史上非常罕见的对外扩张。阿育王死后,孔雀王朝由盛转衰,最终灭亡,印度重新陷入分裂。这时候,一个我们很熟悉的族群闯进了印度的历史舞台,他就是——大月氏( ròu zhī)。(注:以前“月”在这里的读音都是“ròu”,教科书上都是“ròu”,这两年好像有说法称应该读“ yuè”,不知道最新的教科书改没改,两个读音都行,约定俗成应该是“ròu”。)对,就是汉武帝派张骞去西域准备联合的那个国家。汉武帝本来想联合大月氏一起打匈奴,但大月氏已经被匈奴打得没了立足之地,南下印度,建立了贵霜帝国,印度再一次被外族统治了。

公元3世纪以后,贵霜帝国逐渐衰落,笈多王朝崛起,统一了印度北部,鼎盛时期的疆域跟孔雀王朝差不多。公元500年,笈多王朝被嚈哒(yàn dā)人入侵,陷入分裂。仅仅几十年后,嚈哒人又被突厥人和波斯人联手打趴下了。公元7世纪中叶,印度北部大部分地区终于再次被戒日王统一,但这个统一仅仅维持了几年,就分崩离析了,从此,印度陷入了长达五百多年的大乱世,没有任何外来或者本土的统一力量。直到13世纪初,突厥人跑来,成了印度土地上新的大佬,建立了一个伊斯兰教国家——德里苏丹国。这个政权维持了三百多年的时间,在1526年被蒙古人建立的莫卧儿帝国取代。莫卧儿,就是波斯语蒙古的意思,这是印度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了。莫卧儿帝国在第六任国君奥朗则布的带领下走向巅峰,帝国北面兵锋直指阿富汗,南面就快囊括了整个南亚次大陆,也就是印度南部。这个奥朗则布的母亲,就是泰姬陵的主人——阿姬曼·芭奴。这位妃子活了三十八岁,二十岁入宫,到离世共十八年,生了十四个孩子,看得出来,是真得宠啊。不过十四个孩子,存活下来的只有四男三女,奥朗则布在存活下来的儿子中排行第三。奥朗则布生性残暴,在皇储争夺的政治斗争中击败两个哥哥,又软禁了父亲沙贾汗,然后就是没完没了地打仗。所以,莫卧儿帝国虽然在他的时代发展到了极盛,但也被他折腾得国力衰败了,这老哥活了八十九岁,等他一死,帝国迅速四分五裂,最终,1857年,莫卧儿帝国在英国人的坚船利炮下走向灭亡,进入英属印度时代了。

英属印度后期,1920年,印度本土爆发了反抗活动,不过不是武装起义,而是由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运动形式大家基本也都知道,简单来说,就是和平抗议,英国人叫他干啥,他就不干啥,但也不直接跟英国人发生冲突,以此达到让英国人放弃统治印度的目的。这个运动吧,它很难评价。你说它没用吧,到最后英国人确实跑了。但你要说它有用吧,英国人也不是被他不合作吓跑的啊,那是因为二战后英国的自身衰弱,才放弃殖民地的。所以只能说,可能在印度,也就只适合使用这种方法,而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由于其他原因,甘地带领着印度人奇迹般达到了他们的目的。1947年,印度脱离了英国人的控制,建立现代共和国,从此开始以独立的姿态在世界舞台上翩翩起舞,展现出迷人的舞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发现,从公元前12世纪直到近代这三千年的历史中,印度一直就是不断被人侵略、占领,从雅利安人,到波斯人、希腊人,再到大月氏人、嚈哒人、突厥人、蒙古人,最后是英国人。如果最早来的雅利安人算印度本地人的话,那只有孔雀王朝和笈多王朝以及短暂的戒日王朝算是印度人的辉煌,其他的说多了都是血泪。长期的失败,会毁灭性地打击一个民族的自信,跪久了真的会站不起来。而且,印度几乎所有王朝都有一个共同点——加强种姓制度。因为无论哪个王朝对印度的统治,都是外来的少数人统治本地的多数人,那么种姓制度就成了稳定统治的重要手段。连续三千年的洗脑,让印度人早就忘了什么叫奋斗,什么叫抗争,底层人出生一睁眼就看见了终点,真就是早死早超生。了解了这种心态,也就不难理解印度人为啥总是干一些荒诞奇葩、“看破生死”的事了。

另外,印度的气候,也不适合养成吃苦耐劳的性格。印度雨水充沛,日照充足,这当然是好事,但凡事都有两面。活要是太好干了,人就容易变懒。莫卧儿帝国的开国君主巴布尔写回忆录提到,16世纪的印度人连水渠都懒得修,原因是印度雨水充沛,用不着水渠灌溉农田,真要旱了临时用水,用牛拉就行了。除了让人懒之外,印度的气候还不适合饲养战马,尤其不适合大批饲养精良战马。当然印度也有骑兵,但更重要的兵种还是战象,大象这种动物虽然大,但是也笨呐,远没有战马那么灵活。印度北部又全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印度人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显得不堪一击。外敌一般会选择印度每年的凉季,也就是11月到次年2月进入印度,在这三个月里,天气没那么热,大面积的平原适合战马横冲直撞。但是一旦入主印度,这些战马就又没法饲养了。

总之,统治者的需要、气候、地理的综合因素,让印度人养成了外人无法理解的奇葩心态和性格。历史上长期的失败,让他们自卑又自大,欺软怕硬,面对强敌不敢抗争,面对看似没那么凶恶的邻国却屡屡挑衅;三千年的种姓制度,让他们失去了自强不息的动力,大量人混吃等死,不思进取,不尊重生命,用迷信填充心灵。这些都是印度这个国家的沉疴顽疾,要想改变,真是谈何容易。

一集不够看?你还可以看看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