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22,文旅产业又走过了黯淡的一年。政策不断优化,消费者需求也持续发生着变化,市场将迎来怎样的2023?刚过去的元旦假期已将预期拉满。

但是,2023年的文旅市场真的就会一帆风顺吗?

“最坏的日子已经过去,最好的时光即将到来。”

2023年1月1日,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2022年的12月,旅游业终于迎来三年来最为重大的政策利好——新冠病毒感染将自2023年1月8日起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是我国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也为文旅复苏提供了先决条件。

先来看看刚刚放开后的元旦假期,同程旅行大数据显示,元旦三天,酒店的异地订单从去年同期的51.3%上涨至67.6%,跨城用车订单占比也从去年同期的10.8%提升至今年的22.7%。携程数据显示,元旦跨境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145%,跨境游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26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见,憋屈了近四年,即便冒着“复阳”、“二次感染”、“症状仍未完全康复”等风险,人们的旅游需求仍然旺盛。

此外,面对即将来临的春节长假,各大旅游平台的订单也开始出现爆发式增长。以云南为例,传统热门旅游目的地,西双版纳、大理、丽江等地,酒店、客栈等预定比例均已超过80%。值得关注的是,订单超过50%来源于跨省客户。

不难发现,相比短途、高频的旅游消费,中远程旅游市场的回暖于旅游业复苏而言更具实际意义。

“本地近程市场的经济贡献显然还无法平替远程外来市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厉新建分析称,对任何人来说,远方的资源和机会往往更稀缺、更具有吸引力,只要空间流动没有顾虑和限制,远方总是人们出游的首选。这也是2023年开年旅游市场回暖的一大标志。

那么,既然远方总是人们出游的首选,海外旅游市场又有哪些变化呢?

从去年12月到今年1月,多项出入境相关措施调整,包括1月8日起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有序恢复办理内地居民赴港签注。

其中,2022年12月26日深夜,就在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后的一分钟内,中国内地用户预订海外酒店的订单开始攀升。27日,携程平台上的海外酒店预订量同比去年整体增长近2倍。

截至目前,携程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假期期间,海外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近6倍,酒店预订均价同比增长超四成。

搞笑的是,文化和旅游部暂未官宣恢复出入境团队游和机+酒业务,各大具有出入境资质的旅行社也尚未上架出境游产品,但相关的签证服务已相继推出。中旅旅行近期推出的“出境游百倍膨胀金”,以相对低的价格出售出境游产品优惠券,亦被刺激出游消费的一种尝试。

看来,出入境旅游的全面放开,也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在旅游市场一片欣欣向荣之际,不少业内人士仍然持保守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元旦假期为例,尽管防疫政策已经放开,然而旅游市场距离疫前仍然存在极大的差距。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元旦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恢复至2020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3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65.17亿元,同比增长4.0%,恢复至2020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35%。

中国旅游研究院统计,2022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再下降20%-25%,仅恢复至疫前的四成左右。

看来,全国也只有云南,2022年1月—11月,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8.3%、82.1%……

无论公布的数据如何,我们知道云南旅游产业在过去的三年多时间里无疑是受到重创的,而这样的重创到底要多长时间才能恢复,我们仍不得而知。

有业内人士表示,疫情这些年,云南导游数量至少减去一半,景区景点的维护、升级计划基本搁浅,维护、升级资金减少到你难以想象的地步。整个文旅产业投入也大幅降低,这样的情况下可以想象,旅游配套、服务质量、安全保障等等旅游产业元素,目前是个什么状态!那么,游客即便回来了,对云南的印象或许会大打折扣,旅游投诉也或将是2023年困扰云南旅游产业的一大问题。

这些解决不了,文旅复兴谈何完成?

也有旅行社老板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因疫情沉积了多年的旅游市场,一旦放开,必然会出现报复性回本的情况,很多在疫情期间严重亏损的旅游产业链上的企业,希望尽快回本,便会变本加厉、换着花样的报复到游客身上,这样的案例元旦已经出现不少。此外,几年折腾下来,老百姓没钱了,出来旅游都不愿意消费,或者尽量节省,这也会让2023年的旅游市场很难像之前一样赚到钱。”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厉新建表示,2023年想要完全恢复到2019年水平估计还是有难度,这其中的原因主要在市场,在于需求信心和供给能力。

第一,从需求信心的角度看,无非就是有没有钱花和敢不敢去花的问题。疫情三年给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疫情导致人们收入下降,可以用来旅游的“闲钱”大幅缩水,总体旅游需求自然也就相应萎缩。尽管疫情防控政策已经调整,但疫情还在持续,病毒仍在变异,人们对新冠病毒感染的担心并没有完全消除,而且这种担心短时间内恐怕很难根本扭转,自然也就会影响到出游,尤其是远程旅游恢复势头。从这两个层面看,2023年上半年总体上会处于一个“观望—试探—恢复—增长”的变化阶段。

第二,从供给能力的角度看,需要考虑到旅游企业是否能够饱和运转以及旅游产业生态是否能够及时响应。在疫情之初我就提出要考虑到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恐怕不只是某个旅游企业破产倒闭这么简单,而是要关注到疫情带来的整个旅游产业生态级的变化。现在来看,旅游产业的供应链生态要想短期内恢复到正常运转状态恐怕不容易,人员重新集结、投资重新注入、产品重新研发、合作重新激活、市场重新活跃、预期重新乐观都需要有一个缓冲期。

所以我们需要对旅游业的长期发展保持坚定的乐观,但对当前市场的恢复和短期发展的判断还是要理性看待,要有耐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