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22年,率军攻打金国的蒙古名将木华黎,进至汾水以东后,与应他之命前来的、驻守葭州(治所在今陕西佳县)的石天应商议,攻打金国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济县蒲州镇)的行动。

河中府北临汾、晋,西部连接同、华之地(均位于陕西境内)。只要占据了河中,就可以定鼎关中,打开进军河南的大门。

石天应对木华黎说:“河中府的守将是金国刚刚任命的判官、权河东南路安抚副使侯小叔。此人是河东汉人,出身水手,因作战勇敢而得到金人的重用,我们不能轻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木华黎(画像)

木华黎威严地看了看这位早就从金国叛投过来的将军,不容分辩地说:“既然你已经如此了解敌情,那就率领着你的勇士们,去打败侯小叔,夺占河中府吧。”

接受了作战任务后,石天应立即返回葭州,与自己的僚属们进一步商议了作战方案。当年九月,石天应包围了河中府。

面对石天应的强势进攻,侯小叔客观冷静地对待。他没有与之死拼硬打,而是边适时抗击,边逐渐收缩防线,固守城池,等待朝廷的援军。

蒙古人大军压境,使得河中的军民人心惶惶。特别是有些官吏被蒙军的威势吓破了胆,认为河中府早晚是蒙古人的,不如及早献城投降,争取个好一点的结果。

气势汹汹的蒙古大军(剧照)

但是,侯小叔抗击蒙古人的决心是坚定、不容动摇的。为了激励部队的斗志,他把家中的所有财物都贡献出来,犒赏将士。

对于那些主降者,侯小叔均予以严厉申饬,甚至不惜痛下杀手。当提控吴德极力怂恿侯小叔出降蒙古人时,他怒斥其辜负了朝廷的恩典,并马上将其斩首示众。

吴德被问斩后,其他主降的官员都不敢再公开谈论降蒙一事。这时,侯小叔的表兄张先,以老大哥的姿态,对他说:“大兵势重,出降可保妻子。”

侯小叔听了,面色凝重地盯着表兄,严肃地说道:“我侯小叔,原来就是一个在江河中混饭吃的水手、船夫,后来被官府’被籍充军’,但我无怨无悔

现今,我被朝廷委以重任,守护河中府,怎能不战而降呢?如果真的那样做了,虽说可以换取妻子儿女的安全,但我还有什么颜面苟活于世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侯小叔(画像)

张先见表弟抗战到底的决心不可撼动,迟疑片刻,正想离开之际,陡然听到侯小叔命令他的卫兵:“把张先给我捆在庭院中的柱子上!”

被捆缚的张先醒过神来后,赶紧连声哀求表弟放他一马。侯小叔冷冷地说:“我一再明令大家,不得再生投降之心,你却明知故犯。为坚定全城军民抗击蒙古人的决心,固守河中,表兄对不住了!

说完,侯小叔一挥手,张先立即身首异处于侯府卫兵的快刀之下。

城中的将士、民众见侯小叔矢志不渝地对抗蒙古人,随即团结一致,全力迎击来犯之敌,并一再挫败他们的进攻。

战事拖至当年年底时,石天应见河中的金军在侯小叔的统帅下,众志成城,一时间难以击败,只好暂时撤离河中府,休整军队。

不甘心的石天应(剧照)

金宣宗完颜珣得知侯小叔接连打退蒙古大军的进攻,守住了河中府后,晋升他为权元帅右督监,并授予“便宜行事”之权。

接着,枢密院按照金宣宗的指示,派都监完颜讹论前往河中府,与侯小叔商议阻击蒙军进攻的有关事项。

完颜讹论到达目的地后,没有进河中府,而是派人通知侯小叔出城与其会面。侯小叔虽然觉得有些不妥,但也只能听令而行。

这时,探知侯小叔离开河中府的石天应,趁机卷土重来,包围并迅速攻陷了河中府。

意外的变故,令侯小叔、完颜讹错愕、痛心不已。无奈之下,完颜讹论立即回京报告,侯小叔则想方设法地集结残部,然后退往中条山的乐李山寨,伺机复仇。

伺机复仇的侯小叔与他的军队(剧照)

次年正月,机会来了,河中府蒙古守军的主力奉命西征。

天赐良机,侯小叔立即行动。一个月高风黑的夜晚,侯小叔悄悄地率军下了中条山,直奔河中府。

当金军于夜半时刻,突然出现在城下,并发起猛攻时,被突袭的蒙古守军一时间不知所措,乱了方寸。

一场你死我活的激战后,蒙军大败,留守的石天应也战死,河中府又回到了侯小叔手中。

战后不久,侯小叔被封为昭毅将军,升任同知河中府事。

河中府得而复失、石天应死难的噩耗,令木华黎恼怒之极。他调派十万铁骑,再次攻打河中。

金宣宗闻听蒙古大军又在围攻河中府,赶紧诏令金军总帅完颜讹可,速派援军解围河中。随之,孙昌领兵五千,李仁智领兵三千,驰援侯小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宣宗完颜珣(剧照)

为了一举击败蒙古人,侯小叔派人与孙昌、李仁智约定,“夜中鸣钲,内外相应”,夹攻蒙军。

可是,到了行动的那天晚上,只有侯小叔按期率军冲出城外,突击蒙军,畏敌如虎的孙昌、李仁智两军却没有任何动静。势单力孤的侯小叔冲杀了一阵后,败回城中。

侯小叔的突袭行动,激怒了蒙军。他们不再给侯小叔留有任何反攻的机会,向河中府发起了异乎寻常的猛攻。

在外无援兵,内部伤损极大,眼见河中不保之际,“众议出保山寨,小叔曰:’去何之?’”不久,河中城破,侯小叔为国捐躯!

为国家忠诚、英勇如此,堪为楷模!可赞、可叹!

主要参考文献:《元史》、《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