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公元前265年左右,荀子来到秦国,见到了应侯范睢和秦昭襄王嬴稷,留下著名的对话被后人津津乐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应侯问孙卿子曰:入秦何见?孙卿子曰:其固塞险,形埶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朝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是所见也。故曰:佚而治,约而详,不烦而功,治之至也,秦类之矣。虽然,则有其諰矣。兼是数具者而尽有之,然而县之以王者之功名,则倜倜然其不及远矣!是何也?则其殆无儒邪!故曰粹而王,驳而霸,无一焉而亡。此亦秦之所短也。(荀子强国篇第十六)

有的人认为荀子从自然地理、民众生活、官吏素质、朝廷治理等方面夸赞了秦国的强大,秦国能够经过秦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四世取胜,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即便荀子又指出秦国的不足,也被认为此指责和前面的夸赞相比是苍白无力的。

还有人认为,尽管荀子给秦国点赞,但他的未竟之意则是暗示秦国能够取得的成就也就是这些了,已经达到极限,不可能再更进一步,如果不及时改弦易辙、调整路线,这个强大又欣欣向荣的国家很快就会坍塌的,而后来的历史则证明了荀子是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纪录片《中国》第三集《统一的中国蓄势待发》中,就对荀子入秦有所描写,也从荀子的话中肯定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必然性。

其必然性都有什么呢?秦国地势险要牢固,境内民风淳朴,民众对官府敬畏听话,官吏奉公守法,不拉帮结派、营私舞弊,官府办事效率高,不积压公事,一切都显得安然有序,所以,能够击败六国胜出是必然的。

秦国既然是安然有序的,那必然意味着东方六国是官吏贪腐、君王腐朽、民不聊生、乱七八糟、乌烟瘴气吧?所以才有后人说灭六国者,六国也!

但事实上,六国真有那么不堪吗?和秦国相比,六国多数地区都是富裕、文明、不落后,商业发达,各类人才济济,各国政府也做不到独裁,怎么就被又穷又野蛮的秦国给挨个突突了呢?

换句话说,穷鬼秦国凭什么消灭了富裕的六国呢?

对这个问题,大概稍微有点历史基础的人都能扯上几句,秦国凭什么能消灭六国?凭借商鞅变法打击贵族政治强化了君权啊!凭借对驯服的民众采取震慑和引诱的手段,把他们打造成国家机器为国家征战啊!

除了这些原因,还有其他原因吗?有!猴格想,或许还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史记商君列传)

什么意思呢?就是家里有两个儿子的必须分家,不分家的就加倍纳赋,简单说就是官府单方面、强迫性的废除以往盛行的大家族模式。这个大家族和贵族并不相等,可以把他和后来势力庞大的士族划等号。

中国自古都是大家族制度,每个大家族都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在这样的制度下,家族观念自然是超越国家观念,普通民众对国家、对君王都是漠不关心,未曾因为失去他们而悲恸,国家政令的推行也会因为大家族的阻挠变得很不顺利,甚至推行不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大家族对君主集权独裁来说就是最大的掣肘,大家族的存在对国家、对君王都是弊大于利。

在战国时期,虽然其他诸国也有变法,但不管是李悝相魏,还是吴起在楚,目前都没有看到他们有废除大家族的记录,商鞅大概是第一个正式提出废除大家族模式的人。

在君王的支持下,商鞅成功了,秦国打破了大家族模式,提倡小家庭生活,使全国的壮丁都完全独立起来,直接暴露在国家的眼皮底下,不再有大家族把他们和国家隔离开,因而家族意识开始削弱,国家意识开始提高增强,国家组织也得到强化,君王集权自然也得到实现。

这样,商鞅实现了君王独裁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训练民众,“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简单说,就是禁止民众私斗,提倡为国征战,并支持民众去违背礼仪、抛弃伦理,勇于告奸,直接让每个民众都向国家负责,你的父母、妻儿皆可告奸,你只需要为国家负责即可。

在这样的提倡引导下,民众成为国家手中的利器,他们只重视武力,为了争夺人头甚至相互残杀,“嗜利而轻简父母”,没有思维没有感情,自然是所向披靡,集权的君王指挥着全国的力量,去大杀四方,再没有其他掣肘。

荀子入秦时,秦国的军国主义可以说是登峰造极,睿智的荀子就从强秦的繁荣中看出了他的虚弱不足,既而为秦国问诊,建议秦王从道德的教化去提高民众的思想觉悟,以礼乐为本,刑法为辅,重法也要爱民,不要盲目的、单一的信奉武力,这样是不能长久的。

然而,沉迷武力的秦国君臣并不能像智者荀子一般清醒,所以,并没有用武之地的荀子只能远离秦国。

不管是目前热播的《嫪毐和赵姬的爱情故事》(大雾划掉应该是)《大秦赋》,还是好评一片的纪录片《中国》,对统一的秦国都是肯定又赞誉的,但对秦法的不足之处都没有做到正视,特别是《中国》,对秦法的缺点以及荀子的问诊太过泛泛而谈了。

当然,主角是正面又完美无缺、所有的阴暗行为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这也是本国片片的一贯作风,既然大标题都是《统一的中国蓄势待发》,怎么能过于批评秦法的过错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我为纪录片《中国》感到惋惜,明明可以做得更好,你既然要以对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为讲述对象、以个体的经历和思想为切入点、去刻画时代群像、串联历史脉络,你总要在历史人物的思想内容上给多给一些展示吧?光去展示历史人物的经历、渲染宏大的场面又有什么用呢?只会让内容显得更空洞吧!

如果秦法得人心,为何人心不思秦?为何六国百姓都不愿做秦民?在这儿要说一下热播剧《嫪毐传》里楚人高呼宁为秦人不做楚人的话纯属撤单,从来没有六国百姓逃入秦国自愿为秦人的记载,只有归属秦国土地上的民众越境逃亡他国的案例。

长平之战为何打起来?不就是变成秦国土地上的老百姓拒绝当秦国人改投赵国才打起来的?鲁仲连说过,秦国抛弃礼仪,以权术驱策士人,以虏囚对待民众,他宁可跳海也不会做秦人。苏代也说过“天下不乐为秦民之日久矣!”就连秦国人自己也说秦能攻取其地,却不能夺其民,足见秦法的不得人心,怎么会是长久之策呢?

其实,秦国至少有两次改弦易辙的机会,第一次就是荀子入秦,第二次是始皇帝统一后。但很可惜,秦国君王自始至终都在贯彻商鞅的疲民政策,把民众变成生产机器和战争机器,把他们绑在国家的战车上,实在是舍本逐末。

秦王为何不采纳荀子的主张呢?其实不过是嫌其见效速度太慢了,没有法家政策容易在短时间内奏效。

如果秦王采纳了荀子开出的方子,以礼乐为本,刑法为辅,以政府为后盾强制执行的刑法,去弥补道德教化的不足,何至于让后来约法三章、尽废秦法的刘三儿捡个大便宜?

而此后发现小家庭盛行、反而引起多子观念淡薄的又是汉朝皇帝,诚然,汉朝时人口稀少有战乱的缘故,但还有商鞅废除大家族引起的不良后遗症,小家庭不愿意多生,生了要么遗弃、要么溺死,这才是两汉人口始终没有超过六千万的主要原因。

汉朝皇帝意识到这一切,才一边鼓励生育,一边设法恢复昔日的大家族制度,因为只有恢复大家族,大家族盛行的多子多孙理念才能重出江湖,人口的恐慌才可以免除,后来的士族能够盛行就是因此啊!

就是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谢绝脱离人文环境的过度解读和阴谋论。有喜欢辽夏金元以及宗庙迁祧、后宫八卦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