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那边缩减开支之后准备去法院进行证据互换了,乐胜音响公司这边林雨峰却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心路历程,这一期我们聊聊:1.林雨峰与周剑华的经典对话,2.林雨峰的心路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林雨峰与周剑华的经典对话
就在格律诗公司与乐胜公司进行证据交换的时候,林雨峰开始萌动着一种无以名状的不安,他虽然对诉讼很有信心,但是信心毕竟不是最终的结果,而且格律诗也没有提交应诉答辩状,叶晓明、欧阳雪、冯世杰在求和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在格律诗音响店里过,是不是格律诗不想打这场官司呢?当他没有等来赵青的电话之后他知道格律诗与乐胜已经开始交换证据了。
一个多小时后赵青电话,败诉,农户式生产,丁元英,扶贫等词汇出现在他的脑海里,他决定去找他的同乡好友周剑华,周剑华40多岁,是深圳萨罗尼艺术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早年在汕头起家,七年前来深圳开酒店和夜总会,在黑道有一定影响,此人头脑冷静,社会阅历丰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剑华虽然在黑道混过,但是这些年已经“洗白”了。他觉得在格律诗事件上有些欠妥,杀人不过头点地,没必要请记者搞得满城风雨,有失风度。
林雨峰说:“现在已经不是风度的问题了,刚才赵青从北京来电话,证据交换刚进行完,格律诗居然是个扶贫的公司,是贫困村的农户式生产。愣得碰上了不要命的,败诉基本上已成定局,真他妈见鬼了。说大话是为了打击对方的信心,煽动媒体造声势。你以为我不说那句大话就可以不跳楼了吗?跟那个没有关系。市场一死,整个公司全死,跟着就是债主一窝蜂上门讨债,再接下来就是破产拍卖,我难道还去摆地摊糊口不成?事情到了这种地步,就不能不去关注一下那位幕后的丁先生了。”
明杨有悟:这件事不是面子问题了,我当初那些做法也已经不重要了。从目前的证据面来看,败诉已经成为定局了。这个结果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当初说大话主要是为了打击他们的信心,然后通过媒体起哄,说不定会帮忙挽回我的损失,说不说大话跟这个定局没有关系,只要败诉,乐胜的债主就会找上门的,到时候就是破产拍卖,我不可能还去摆地摊吧,事已至此,我想去会一会那位幕后的丁先生啦。
林雨峰虽然说不关面子的事情,其实还是碍于面子,他也知道中间合作这种可能性,但是就是不说,他就是太过于自信,只有矛没有盾的招数的弱点在这个时候显露无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剑华说:“雨峰,恕我直言,你这种性格早晚是要栽跟头,即便没有格律诗事件,你也会在别的事上栽跟头。赵青第一次跟我聊这事的时候我就说,这事不能掉以轻心,就凭丁元英是正天集团总裁的朋友,就凭韩楚风送给他的那辆车,这个人物就肯定不简单。”
明杨有悟:周剑华这才说出了问题的实质,是林雨峰的性格导致的,成于自信,败于自信,不管有没有格律诗,迟早会在这个性格的弱点上碰壁,这里面的人物关系你们一开始就大意了,轻敌了。太不慎重了。

林雨峰说:“我正是基于这些背景去判断格律诗公司的情况,所以只往规范、现代的模式上考虑了,谁能想到几个发烧友的公司还扶的哪家子贫呢?从另一方面说,丁元英与他们确实没有利益关系,甚至原来根本就不认识,志伟去年就知道这个情况,不是现在。”周剑华说:“也许,这事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圈套。”
林雨峰说:“不是也许,而是就是。赵青他们坐11点多的班机回来,下午就得和蒋律师讨论这件事,无非是撤诉或继续打下去的问题,我得拿出来个意见。”
明杨有悟:林雨峰这才识别到了这是圈套了,对方与自己走了四五步的时候,绝杀技都亮出来了才反应过来这是圈套,典型的后知后觉,用在象棋里面的话说就是典型的“吃货行为”。他没有也不善于使用结果推导法,这次他的好友周剑华决定用结果推导法给他上一课。

周剑华问:“威胁他?还是除掉他?收买肯定不行,伯爵公司已经开出天价了,如果能收买,现在应诉的就该是伯爵公司。”
林雨峰说:“以你的处世方式,你会怎么处理?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周剑华从沙发上站起来,在房间里默默地踱来踱去,沉思了很久之后从林雨峰后面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伤感地说:“雨峰,算了!咱不玩音响了,潮起潮落是常有的事,不必太放在心上。你到我这儿来,想单干我帮你支一摊子,想热闹咱们就一个锅里搅和,乐圣那摊子交给赵青他们随便折腾去吧。”
林雨峰问:“中国音响的餐桌上就真多我林雨峰一把椅子?”
明杨有悟:这个时候收购格律诗完全不可能了,因为格律诗拒绝了伯爵公司的收购行为,威胁丁元英有用吗?除掉丁元英?我觉得你还是咽下这口气吧,过来我这里,你想继续做董事长也可以,如果累了就做合伙人,乐胜公司那边就交给赵青去处理吧。但是林雨峰还是咽不下这口气,他还停留在往日的荣光当中,我就不信这盘棋我盘不活啦?

周剑华说:“杀人不难,杀了人不留麻烦难,杀手和知情人是你一辈子的隐患。不留麻烦也不难,到澳门指定的赌场输掉100万就没隐患,什么价位享受什么服务。当然,你出得起100万,破产以后你也出得起。好,不留隐患也容易了,但是不留心病难,你背着一条人命过日子,这是一辈子无药可治的绝症。这些,仅仅是其一,还有其二、其三。”林雨峰点点头,说:“有道理。说说其二。”
明杨有悟:好友周剑华开始苦口婆心的用结果推导法帮他分析去见丁元英这件事的算盘。除掉丁元英你就会有心病,这个病你一辈子都治不好。这个代价太大,说明这个好友是有这样的经历的。他能够有这么深刻的体会与假设推导逻辑,想想都觉得后怕。

周剑华说:“杀了一个丁元英乐圣公司就能得救吗?不会,只能垮得更快,因为你是做市场,社会形象和公众评价就是你企业的命根子。黑道上每天都在杀人,你看有几个是为了杀人而杀人的?都是为了逐利。如果市场救不了你,那么杀这个人的意义在哪儿?如果竞争不过人家就去杀人,你就是把全世界的奖杯都抢回家又有几分含金量?丁元英真跟你有深仇大恨吗?人家好歹是扶贫。你是真怕穷吗?你是丢不起面子。”
明杨有悟:再次假设,除掉丁元英公司目前的危机是否可以解决,还是只是为了你的个人情绪呢?做市场就需要时刻留意口碑、社会形象,如果乐胜目前的困境解决不了,除掉这个人就完全没有意义,你还是太看重自己的脸面了。
林雨峰再次点点头,说:“同意。”周剑华继续分析道:“其三,黑道不是谁家的独家买卖,你能花钱买到的东西,别人也一定能。100万只能买你刑事责任的安全,但是买不了你其它方面的安全。韩楚风能把一辆100多万的车送给丁元英,那得是多知己的朋友,正天集团总裁缺不缺那点买你命的钱?赵青说赞助十大音箱测评的是个经营赌场的女人,一般的朋友能不能做到这一点?这个女人缺不缺那点买你命的钱?除掉对手是为了自己能活得更好,如果是为了给自己掘墓,那么杀这个人的意义又在哪儿?”

明杨有悟:这个数据侧面揭露了当年的黑暗啊,同时可以看出这个周剑华的经历背后有多少生命与不公平存在啊。他从丁元英的人际圈分析了这个假设背后的种种可能,其实这种思维与肖亚文用的思维方式如出一辙。都是采用结果推导论,不停的假设,推断,再假设,再推断,说明很多成功人士都是采用这种方式获得成功的,或许这就是作者想要“传授”给大家的思维方式。
林雨峰说:“看来,弱肉强食的法则放到哪儿都适用。”周剑华说:“这些还都只是权衡利弊的东西,最重要的,你林雨峰对中国Hi-Fi音响也是个有功之人,是发烧友心目中的英雄,就为这,你这辈子都活值了,无论躺着站着都该是条好汉。这个污点你沾不得,只要沾上,别说你这辈子都擦不干净,你从前所有的成就感都会被葬送,你有多少钱也不妨碍发烧友评价你是个渣子。”
明杨有悟:周剑华奉劝林雨峰不要总想找回自己失去的,多想想自己曾经拥有的,这样的话有利于身心,就不会钻牛角尖了。钻牛角尖容易跌落更深层次的谷底不能自拔。

林雨峰身子无力地往后一躺,嘴角泛起一丝苦笑,感叹地说:“如果败诉只是舍几个钱的问题,我就没这么闹心了。脸蛋子啊!那可不是女人涂脂抹粉的脸蛋子!”周剑华发自肺腑地说:“老弟,哥哥我不是好人,是过来的坏人,我是真把你当成朋友才说了几句人话。别人可以那样做,你不能。你在这种时候来找我这种朋友,潜意识里就有通过那种方式解决问题的念头。我在黑道混了这么多年,比你清楚,黑道不是万能的,道就是规矩,既有所能就必有所不能。争凶斗狠的那不叫黑道,那叫地痞流氓。”
明杨有悟:这件事不是钱能够解决的问题,主要是面子,林雨峰这个人太在意自己的面子了,以至于在这个时候爱面子这个标签已经与自己融为一体了,想撕下来都很难了。周剑华觉得既然过来找他,必然是想通过他以往的往事解决目前的事情,但是还是再次奉劝了他,这种方式不是万能丹,有时候能够用,有些时候完全不适用。

整体来说,林雨峰这个同乡好友还是可交的,虽然这个人的底子不怎么干净,但是从他的对话可以看出他通过某一种方式得道了,也让自己走出了内心的阴霾,这种伤疤或许在他心里深处依然消失了,因为他的逻辑思维可以识别得出来,他释然了,他豁达了。他的内心升华了,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与高度。他可以用自己以前艰难的心路历程规劝朋友这这种方式的选择要慎重再慎重。

2.林雨峰的心路历程
诠释人物心路历程还是得看文字,或者说这个时候就是文字爆发其魅力的时候了,并不是演员的演技问题,而是心理演绎的再怎么到位也没法达到文字的深度。这也是很多文学作品比对应的影视作品更受欢迎的原因。
有时候成功学可以学习的地方固然很多,但是失败的案例也有很多可以学习的地方,接下来我们可以学习一下林雨峰在这个时候的自我反省与深刻反思,我觉得这个心路历程在原著上的描述是极难通过视频画面演绎出来的,必须通过文字。
乐圣公司已经把事态炒得沸沸扬扬,已经与格律诗公司形成了你死我活的态势。伯爵公司以宣布高价收购格律诗公司的方式一边送顺水人情一边落井投石,斯雷克公司以功放适度降价的方式既半推半就又坐收渔利,看似各怀心事地乱成一锅粥了,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已经与格律诗公司形成了不自觉的利益同盟。

明杨有悟:在这个节骨眼上能够跳出自身立场观看全局的人很少吧,林雨峰却能够做到,他通过分析乐胜、伯爵、斯雷克这几家公司的行为判断他们的不自觉的同盟立场。千万不要小看这个时候的反思,最低限度自己是怎么输的,为什么输的,搞清楚了如果还有机会的话也算是长了一智吧。如果连自己是怎么输的都没搞清楚,那就算是输也是活该啊。

伯爵公司的销售网络、国外知名品牌喇叭、格律诗的低成本制造,这三个优势元素的组合对乐圣公司的市场究竟有多大威胁呢?如果败诉,乐圣的经营体系真会瘫痪吗?就真这么不堪一击吗?还有没有井水不犯河水的可能呢?思前想后,他觉得如果在这些问题上再抱什么幻想就是自欺欺人了,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市场都是企业永恒的死穴,市场一死,企业的躯体再庞大也是一具僵尸。纵观商场惨败的案例,因为一招不慎而导致全盘皆输的案例举不胜举,自己怎么就不从中汲取点教训呢?
明杨有悟:很多人在遇到大的变故的时候都会心存幻想,这是人之常情,林雨峰在这一点上并没有例外,但是他的理智很快扑灭了这些幻想的火苗,反思自己为何没有吸取那些失败的教训,这个时候才明白牵一发动全身,才明白市场是公司核心了。就算一个品牌以往再怎么传奇,以前的产品再怎么畅销,一旦没有了新的市场就危在旦夕了。

他在心里懊悔地叹息:都是那1000副套件的一招儿失手,聪明反被聪明误!人呐,千万别以为你比别人聪明多少,天下没有白掉的馅饼!拿人家的音箱当托儿,拿1000副套件给人家设陷阱,拿诉讼置人家于死地,自以为高人一筹,而当结果变为败诉的时候,所有的智慧都变成了愚蠢。是自己拱手给人家1000副套件使两家的音箱有了可比性,是自己的起诉和新闻炒作使自己成了格律诗公司成本与扶贫的义务宣传员。乐圣用自己的核心技术和自己的知名品牌打败了自己,用自己的矛刺穿自己的死穴……耻辱!耻辱啊!
明杨有悟:这一段的反思也是相当经典!通过分析之前与格律诗的“一招一式”不断复盘、才发现自己当初自己为聪明的决断是多么的愚蠢,大概这就是聪明反被聪明悟吧。看来只有矛没有盾的战略并不适合企业的长期发展嘛,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永远不要觉得自己聪明一等,不可一世,殊不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林雨峰的反省也验证了丁元英那句话【不要太把自己当人,也别不把别人不当人。】谁都不是傻子,比自己聪明的也大有人在,人啊,还是要谦虚谨慎,小心驶得万年船嘛!

极端的自尊心让他胸口像塞了一团棉花似的堵得难受,有一种要憋死的窒息感。格律诗够狠,伯爵够阴,斯雷克够损,乐圣够蠢。一向自负而刚强的他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欲哭无泪,什么叫欲诉无声。局势的发展不幸真被财务部经理那天的发言言中了,一旦乐圣公司失去了靠现有资产走出困境的能力,在债权人眼里75%的资产负债率就已经等于资不抵债,因为乐圣的炉灶不再蒸馒头了,现有的馒头也贬值了,资产的变现所得肯定低于账面价值。
明杨有悟:我觉得作者这段前面一句的描写不够贴切,如果说胸口塞了棉花,那不就跟穿棉大衣,盖棉被差不多的感觉嘛?不存在特别堵呀,这里或许可以说像是塞了一个铁块或者石块更为贴切一些,当然这只是我的拙见。另外也不能说格律诗狠,他不过是利用了人性的弱点加上乐胜战略上的漏洞而已。斯雷克也不过是顺水推舟,顺应局势发展谋定思动,伯爵不过是居安思危而已,也称不上阴。乐胜败在林雨峰的骄傲自大和管理上未实行察纳雅言的方针,特殊时期一言堂肯定是行不通的。

那么,败诉之后债权人会如何选择呢?破产清算、拍卖,品牌一文不值了,固定资产贬值了,市场网络价值蒸发了,团队的人才集合资源流失了……有限的有形资产卖给谁?谁来承担债务……破产显然是下策,是债权人最不愿看到的结局。债权人最希望看到的是乐圣公司能够依靠现有资产走出困境,而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是依托现有的格局与格律诗合作,继续向格律诗公司提供乐圣旗舰套件,转而由乐圣的网络销售格律诗音箱,这样还能保持喇叭生产线和销售系统,乐圣的品牌、技术和团队资源还有价值,停掉的只是乐圣旗舰,PVC音箱生产线还能继续生产电脑音箱、汽车音箱和商用音箱。如果从这个角度看,乐圣与格律诗就成了优势互补,反而强化了市场竞争力。
明杨有悟: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了上策,只有中策和下策了,下策是破产的假设损失太大,完全没必要将损失以滚雪球的方式发展下去;中策主要是林雨峰自己在面子上过不去,但是最低限度可以带领乐胜走出败诉的困境。而且这个所谓的下策反而有利于乐胜公司的长远发展。心路历程到这里算是打通了林雨峰的任督二脉,不容易啊。

债权人一定会是这样的选择,而且债权人提出这种要求一旦被乐圣公司股东拒绝,公司将很快进入破产程序,继而由债权人合法地进行资产重组。或许,这正是丁元英策划格律诗事件的真正目的,也是格律诗拒绝伯爵公司收购的原因所在。如此分析,即使败诉也是你林雨峰个人的失败,而乐圣公司仍然有出路。那么,现在就撤诉、求和?这样能保住自己大股东的地位和利益……这个念头仅仅是在林雨峰的脑子里闪了一下,他的心就立刻被一种巨大的绞痛覆盖了,眼前油然浮现出这样一幅屈辱的画面:一个气质高贵的女子被一个无赖(被禁止)了,欲哭无泪,状告无门,周围是无数双怜悯的眼睛,只得含辱蒙羞地哀求那个无赖:你娶了我吧。他的心在问自己:你林雨峰的手也会在这种屈辱的文件上签字?
明杨有悟:林雨峰还在进行假设之后的假设分解,这个逻辑推导的层次就更深刻了。相当于我们下象棋的时候眼看着就要被对方“将”死了但是还在复盘自己如果这么走会怎么样,接着怎么样,然后怎么样。属于典型的后知后觉型。思维节奏慢了好几拍了。最后还是面子问题,尽可能的撕下这个面子,但是这个面子已经长进了林雨峰的皮肤里面,融为一体,撕不下来了。也可以说是一种商人的骨气,也可以说是林雨峰的特有气质。既要赚钱,还得站着把钱挣了,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让他低头屈膝完全做不到。

他突然很后悔去找周剑华,大有惊慌失措与慌不择路之态。你林雨峰到底是一只虎还是一只猫?难道过去真的是得势的小猫雄似虎?难道今天真的是失利的老虎不如猫?你的雄风哪去了?你的荣誉,你的豪迈,你的尊严……5个小时里他已经走过了一次凌乱复杂的心路历程,重新梳理思路,以既定的心态面对严峻局面。
明杨有悟:成功商人的逻辑思维确实值得我们深度学习,而不是流于表面,作者依然采用的是抽丝剥茧的形式,假设加推段,再假设,再推断一步步向前推进延伸,这个反思是深刻的,也是耐人寻味的,五个小时的反省在电视剧里面却只有几个镜头而已,所以还是需要文字才能诠释复杂深刻的心路历程。
其实这一期关于这种抽丝剥茧的思维模式还是挺多的,采用假设+推断,再假设再推断,不断的分解再分解,这种思维模式完全可以应用到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当中,前提是要客观理性的推进,只要有一层是主观片面的论断,后面的推断就会站不住脚跟。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好了,这一期就聊到这里了。我的解读仅仅是冰山一角,毕竟优秀的作品都是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剖析的。特别是电视剧里面对于人物心理诠释没办法特别到位的,我们可以观看原著进行深层次解剖。觉得我写得还看得过去朋友可以点个赞与关注,感谢大家。下一期《天道》电视剧解读第44期:林雨峰与赵青经典对话。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期的内容。

编辑:明杨
排版:明杨
个人声明:以上图片来自网络公开资源,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本人。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违者必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