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4日,河南省郑州市城乡规划局公示了所辖惠济区《古荥大运河文化区综合安置区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5月18日古荥大运河文化区1期安置区工程就正式开工建设,这标志着总投资超过610亿元(611亿)的郑州市最大城市更新改造项目拉开了奋力推进的序幕。古荥大运河文化片区具体位置在郑州惠济区北部,主要包括荥阳古城和大运河,古荥大运河文化片区以文物保护为出发点和主线,突出古城文化的传承与文化符号的弘扬,以著名的古荥镇和隋唐大运河这一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为基础,透过优秀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度发掘,以及与现代文明的相互融合,同时嵌入现代产业体系和商业运行模式,构建文旅商相互融合、古文明与现代生态绿色商业发展模式相得益彰的文化旅游名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郑州作为隋唐大运河的起点和文化发源地,历来是大运河文化的首倡之地。郑州古荥大运河文化区项目,位于郑州市主城区西北约33平方公里的区域范围内。它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通济区郑州段为主线,将会全力聚焦重点推进荥泽古城为核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开发与建设,同时大力推动创建国家5A级文化生态旅游区,华夏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示范区、河南旅游示范集散区等“四区一体”功能,致力于将该区打造成为一个商务度假,休闲旅游,严格教育,文化体验,生态旅游各项体验功能深度融合的大运河文化区。初步投资金额当时预计为405亿元,后来又考虑到城市拆迁,征地补偿等其他功能增加等方面,最终总投资金额达到了611亿元人民币的规模,而在未来还有可能继续增加。其中荥泽古城总投资也超过了100亿元人民币。

古荥大运河文化区主要的规划路径如下,首先在金樽路两侧都规划了带状公园绿地,如在济新路与颐和路交叉口的西北角,还将建设一个方形的绿地公园,规划区域北边与绿达路的两个地块相接处也规划了一个防护与景观并举的绿地带。同时为了满足交通需求,还在颐和路与静宜路交叉口修建了一个将社会公众开放的公用停车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区位特征来判断,古荥大运河文化片区、古荥村安置区位于郑州市中心城区的西北部,隶属于惠济区古荥镇。北临314省道,南邻北四环城市快速路,由静宜路、渠西路、宜河路,金樽路,绿达路、春融路,绿源路等道路等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从交通规划方面来讲,在绿达路辐射了郑州轨道交通3号线,同时在绿达路与金樽路交叉口设有站点在2020年也实现了通车。从道路建设的通行标准来讲,绿达路,金樽路和绿源路都设计成了城市主干道,毓秀路和纪信路为城市次干道。从土地规划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以农业和林业用地为主,其中有部分养殖物流和工业用地,开发成本相对较小。整个规划区域被此前的道路分为七大区域,按照规划,以后也主要将用于居住用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整个项目将采取分部立项,滚动开发,成熟一块开发一块结算一块的模式,在不同的规划区域及功能设定市场和土地供应等因素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兼顾开发成本收益平衡,确保按照既定开发规划顺利推进。最终由中交城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牵头人,以中交第二航务局、中交第二公路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及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为成员的联合体夺得。为了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还有建设单位与投资人共同注册成立了注册资本金为5亿元的项目开发法人,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协调推进管理等工作。其中建设单位占股10%,其余为中标人的股份,整个项目合作期为8年,其中建设期为6年。

古荥大运河文化区里边的一个重磅项目荥泽古城,从四至范围来讲,东起西三环北路向西。延伸到钟灵路,南边起点为开元路,北至安祥所合围而成的区域,总面积达22平方公里,将主要建设安置房,市政道路,道路绿化以及公共公用服务文旅项目和公园绿化设施。主要合作内容为项目区域范围内的整体地块开发策划,基础、公共公用设施的建设和安置房项目等。同时还开工建设了以黄河大堤以南、汴河故道两侧带状区域为规划范围,立足于传承、保护、利用大运河这一“活文物”,形成历史文化博览旅游区为核心的运河小镇,总投资也在数十亿元,建成后将成为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平台。

大运河文化示范区按照初步的总体规划,将建设遗址公园、运河示范段和安居工程安置及功能配套区等,其中荥泽古城片区占地约17平方公里,主要由两湖三区构成,两湖即荥泽湖、纪信湖;三区为古城文化体验区,古村民宿体验区和遗址博览展示区。

2018年的5月12号,郑州市惠济区古荥大运河文化片区、荥泽古城项目推介及招商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招商发布会现场受到同城旅游、凤凰古城文旅集团等国内知名旅游企业的青睐。荥泽古城范围则为西四环大河路,西三环北沿所居河,河为整体区域,整个占地面积约为13平方公里,其中古城占地约为3.54平方公里,它是整个文化片区的核心。也就是在当年,古荥大运河文化区就被郑州市委市政府列为四大开发重点历史文化区域之一,同时也成为河南省的重点项目。截止2020年12月份,古荥大运河文化区荥泽故城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全年完成投资金额11亿元,征迁安置工作涉及村已完成96%的土地拆迁,安置区一期工程规划控制指标已经获得批复,同时也完成了70%的土地收储任务,截止目前进展顺利。

到了2021年1月27日,该区域内的又一文旅项目--荥阳故城文旅融合体项目正式推出,并一举成为郑州市十四五重点规划建设项目。荥阳故城文旅融合项目一期样板区(总规划面积约为3.54平方公里)epc工程就已经发布了总承包招标公告,总建筑面积为40万平方米,作为郑州大英和文化核心区域,同时也是黄河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温泉度假,康养,人文体验艺术生活于一体的中华文明史诗级地标建筑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预计总投资金额为50亿元人民币,整个建筑样式为仿古商业街区。

而在2022年12月19日,郑州市惠济区古荥城市中心一期项目发布了中标结果,整个项目将采用 epc模式(社会投资人+工程总承包)进行投资建造。荥泽故城将依托索须河连接大运河文化区,黄河地标文化区的独特区位优势,形成郑州“北静”区域的文旅新高地。而在此前的2019年2月26号,荥泽古城商埠文化街也正式开工建设,其位于古城东南角,立意为以古运河文化为依托,主要将建设与运河文化有关的官式建筑,会馆庙宇和亭台楼阁等,开启了古荥大运河文化区建设的新征程。

2022年6月9日,河南省还发布重要文章表示,将深入推进文旅融合,推动国家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这又是河南古荥大运河文化区的一件盛事,同时还将洛阳,郑州,商丘,开封,焦作,安阳、鹤壁和濮阳以大运河这一文化元素实现了纽带连接,意义深远。

[历史文脉的传承,必不可少]

惠济区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就坐落于此,具体位于古荥泽西北岸、南侧为索须河,向北望去黄河就在眼前。作为世界上已知的产量最高的汉代冶铁炉遗址在1965年被发现并发掘,除了发掘出冶铁遗址外还发现了300多件陶器。其1号冶铁炉高达6米,容积为50立方米,日产生铁量达到了一吨的规模,同时也保存了古代一整套的生铁冶炼技术体系,成为黄河流域最为重要的工业遗存之一,古荥故城及文化区依托这一文化遗存,使其历史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还增加了工业文明传承与演进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