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有位荔枝问:如何计算房产租金回报率?

是“当下年租金÷当下房价”,还是“当下年租金÷当年买入价”?

是个好问题,相信困扰过很多人。

支持第一种观点的人,用的是“资产市值替代法”

当下房价配当下房租,才算门当户对。

因为这笔资产你随时可变现,拿去做其他投资,同样要算投资回报率。

比如20年前上海市区一套20万的新房,现在售价少说500万,租金大概每月6K,按现在市场价算,回报率1.4%,很鸡肋吧?

但按当时买入价算,高达36%!2年回本!这不很荒唐吗!?

可见,死咬当年买入价不放,从数学角度看,没意义。

就像股民不该死死盯着自己的成本价,心心念回本走人,也是错误的投资思维方式。

但也有人支持第二种算法,用的是“成本摊薄法”

对于长持投资客来说,当下市场价的波动,对你的实际意义不大。

因为,你又不卖!

真要卖,你看到的也只是房东报价,市场不好的时候(比如现在),真要急售变现,真实成交价还要猛砍一刀,另外还要考虑到税费成本。

最关键的是,这房子变现后,能找到更好的替代品吗?

如果找不到,捣鼓半天,还得买房。

但过两年房价要是大涨,不亏大了?

这就像段永平持有茅台的心态——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无视情绪波动,每年坐等收息!

茅台12月刚分红21元,按市场价1700元计算,分红率只有1.2%,和第一种算法的上海房产租金回报率差不多。

但如果你是7年前,以100元成本买入,实际分红率就高达21%,那就相当可观了。

这也是另一种视角下,长期投资带来的复利效应。

力哥经常说,投资是投资,理财是理财,别混为一谈。

投资是个小范畴,只关心如何钱生钱效率更高。

理财是个包含投资的大范畴,不仅关心钱,更关心人。

钱是手段,人是目的,关键是如何让钱为人服务,从而尽可能提高全家人的一生生命满足感(幸福感)。

所以我觉得,逻辑上说,“资产市值替代法”更合理,更适合放入经济学教科书,作为教学理论,适用于专业投资人(机构)。

我们普通人日常生活中,“成本摊薄法”更有实际意义,能帮我们做出更正确的投资决策。

2

我有个亲戚,2017年退休,十多年前买的房子,月供也总算还清了,因为没孩子,不用考虑遗产继承问题,就琢磨着把房子变现。

按“资产市值替代法”计算,当时这房子租金回报率只有1%出头,把房子卖了,能回租85年。

但他还能再活85年,活到145岁吗?

但如果卖掉,手里瞬间就有500多万现金!

那几年,理财市场还很热,特别是P2P发展到了极盛时期,能给出10%+的固收利息,一年就是50多万收益,拿出7-8万把房子回租,剩下40多万想买啥就买啥,好好提升下退休生活品质,不香吗?

就算P2P不时有暴雷,只要精挑细选+分散投资,10个里面雷一个,其他9个的利息也能覆盖暴雷那个的本金。

站在当时的市场环境和家庭需求看,这想法,不能说没道理。

所以2018年,他把房子卖了。

结果正巧那年开始,中美贸易战开打,中国经济明显下行,P2P开始大规模暴雷,第二年被国家强行安乐死。

到最近两年,固收利率不断下降,股市亏钱、债市亏钱,现在连银行理财都亏钱,别说稳赚10%,想不亏钱都难!

与此同时,2018年,正是那波上海楼市熊市的相对低点(2019年最低,2020年下半年复苏,2021年上半年大涨)。

当时500多万卖掉的房子,如今想买回来,要700-800万……

更悲催的是,当时5K多的房租,现在也涨到8K多……

没错,这几年上海房价房租都在涨,有时房价不涨房租还在涨,有些租金回报率还略有提升……

你可能会质疑:力哥,你说的都是过去式!现在环境变了,经过这三年折腾,无数年轻人都想躺平,难道你还想鼓吹买房投资躺赚那套早就out的理论吗!?

当然不是,我从2019年起,但凡写楼市,都会强调房产投资的黄金时代结束了,该出手的房子赶快出手,别再心存幻想,喊的嗓子都哑了。

3

时代是变了,但影响投资决策的变量,还是那三个——

1、房价长期变化趋势;

2、房租长期变化趋势;

3、理财收益长期变化趋势。

确定性最高的,是变量3。

这也是我近两年嘴皮子都快磨破的核心观点:理财者的好日子,结束了。

一是理财就要钱生钱,客观上会扩大社会贫富差距,让富者更富,穷者更穷,和不断强调共同富裕和公平优先的大方向,有潜在冲突,所以明着暗着被政策抑制(规范),是必然的。

这个大趋势,这两年,大家都看到了。

本以为经过去年11个月拼死清零+1个月彻底放开的来回折腾,今年应该消停会儿了吧?

结果昨天看到这个新闻——

一方面继续做大“蛋糕”,另一方面更好分好“蛋糕”,实现全民共同富裕,这话没任何毛病,是我们要奔向的美好未来。

问题是,做大蛋糕所强调的“效率优先”和分好蛋糕强调的“公平优先”,底层逻辑有潜在冲突。

要效率,就要政府靠边,放开管制,允许市场充分自由竞争,让能干的想干的敢干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天高海阔,野蛮生长,但副作用一定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贫富差距拉大。

要公平,就要用各种法子,对市场进行强干预和强监管,规范各种收入,加强税收和转移支付,让强者更多切“肉”给弱者。

强者觉得自己利益受损,创富风险和难度变大,创富积极性就会严重受挫(倾向躺平),弱者本来创富能力就差,还有国家更大力度转移支付兜底,一边拼命支持国家,一边拼命奋斗创富的动力也会变弱(也倾向躺平)。

强调效率势必影响公平,强调公平多少影响效率。

这事就像今年既要动态清零,又要让经济正常运行一样,是自相矛盾的政策目标。

治大国若烹小鲜,说的就是没有完美的一劳永逸的治国方略,只能不断根据实际情况,左右平衡,微调火候,厨师每次下手都要特别小心,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不能烧糊了,也不能夹生……

虽然明面上说的是既要做大,也要分好,但实际上想做大,政府就该靠边,政府想按自己设想的方略干预市场以做大蛋糕,很容易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比如,想通过激活土地、资本等要素,为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初心是好的,但实操很难。

“土地”对应的主要是房子,特别是农村宅基地,但现在城里房子都在跌,农村房子能值几个钱?

“资本”是以股市为代表的资本市场,问题是穷人本金少,同样收益率少,资产规模也会和富人越拉越大,更别说资本市场的高专业门槛,实际成了散户绞肉机,特别是穷人绞肉机。

政府越想在这些事上有所作为,缩小贫富差距,反而越容易拉大贫富差距……

当然,好的政策是延缓剂,坏的政策是加速器,包括疫情也只是助推器,这些都不存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也必然过去了。

因为就在最近3年,中国断崖式进入“未富先老”状态。

老龄化,是阻碍经济增长的最大难题,且全球无解。

2022年,中国人口铁定负增长,2023年,负增长铁定会更严重。

一是新冠导致大量超额死亡,二是本来疫情3年就大大降低了年轻人生育意愿,现在放开了,怕孕妇和胎儿感染病毒,更不敢要孩子。

为刺激经济,增强民间投资和消费意愿,政府不得不持续降息放水,全市场理财收益自然只能越来越差。

能锁定长期复利无限接近3.5%的增额终身寿,放几年前看无比辣鸡,但这两年越卖越火,根本原因就在这。

金融投资长期回报率趋势向下,意味着你把原本打算买房的钱拿去理财的机会成本,会持续上升。

机会成本,就是想获得某种资源或收益,不得不放弃的另一种资源或收益的机会。

就像坚持清零的机会成本是经济崩掉,保住经济的机会成本是很多老人集中去世。

手里就这么点钱,我们不能什么都想要。

拿去吃喝玩乐,就不能买房买车,拿去买房买车,就不能理财,拿去理财,就不能存银行,拿去存银行,就不能吃喝玩乐……

现在很多人对未来缺乏信心,不敢买房(已经或担心亏惨了),不敢理财(已经或担心亏惨了),不敢大手大脚消费,更不敢轻易贷款,于是存款暴增,贷款骤降。

但把钱都存银行,一年赚个2%-3%,虽然安全,却很难跑赢通胀。

国家拼命降息放水,你不敢借,别人会借,这钱还是会流入市场,最后推升商品和资产价格。

对穷人来说,最主要推升的是食品能源价格,因为是生活必需品,再贵也得硬着头皮买。

对富人来说,最主要推升的是具有高度稀缺性的优质资产,比如珍品茅台、古玩字画、一线江景豪宅……

这两年“你不理财,财不离你”,似乎不理财反而更明智。

理财可能赚,也可能亏,这两年光景不好亏钱多,如果今年风水转好,没准也能赚不少。

但不理财,铁定被通胀稀释财富,这风险是100%确定的。

4

再来看变量1和2:房价和房租。

如果长期看,房价和房租不涨也不跌,租金回报率只有1%-2%,还要承担房屋折扣和维护成本,以及可能租不出去或租客置换空窗期的损失,那还不如买个增额终身寿,安安稳稳坐享长期3.5%复利回报。

问题就在于:长期看,房价和房租会不涨不跌吗?

几乎不可能。

人口重度老龄化+城市化进程终结,是未来10年板上钉钉的趋势,中国商品房早已严重供大于求,未来绝大多数房子需求会下降,且持续下降。

结果必然没人租,更没人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先从十八线开始,逐渐到三线,二线,最后一线。

当然,等到强二线和一线后续“韭菜”乏力,还得过上好多年。

就算每年减少400万(死亡1200万,出生800万),从14亿减到13亿也还要25年,那会儿都快2049,成发达国家了。

再悲观点预期,假如死亡暴增到1400万,出生断崖到400万,每年减少1000万,也还要10年,总人口才会减少1亿,那也快2035了。

最保守估计,至少未来10年,一线和少数强二线,还是能继续吸血农村和弱线城市。

现在全国楼市低迷,主要是这两年折腾得大家都没信心了。

情绪性的看空,能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抹平,这也是我12月起,就一直给大家鼓劲的原因。

只不过,即使一线和强二线,也不是什么房子都能保值。

一线市中心的“面”,和强二线少数几个核心的“点”,那里的新房和次新房,才有更好的保值性。

即使这些最稀缺的优质资产,未来还是无法和“黄金十五年”(2003-2017)年15%-25%的年化回报率比,但你得横向和其他理财工具比,不说有多香,至少不失为相对稳妥的选择之一。

哪怕房价年均只涨5%,14.4年翻一倍,房租年均只涨6%,12年翻一倍。

就算现在租金回报率只有1.4%,2035年就有2.8%,2047年有5.6%,再算上房价涨幅,不比买3.5%的增额终身寿香吗?

这就和增额年金险效果类似。

比如我曾买过一款年增7%兑付的增额年金险,60岁那年给10万年金,到70岁能给19.7万,80岁给38.6万,90岁给76.1万,100岁给150万!

你说拉倒吧,疫情天天死人,谁能活到100岁啊!

假如你担心自己不会长寿,甚至活不到退休,那还理啥财?社保都别交了,吃光用光躺平等见上帝就好。

但如果30年后,没你现在YY的那么不堪呢?

假如科技进步,连癌症都攻克了,你本来能活到100岁,但养老钱不够,才活到70岁,岂不郁闷?

可见,本质上说,这些稀缺优置房产,和养老年金险有类似作用——给你余生,带来很高的财务安全感。

记住,真正抗通胀的,不是房价——房价上涨更多体现的是“资产泡沫”。

能抗通胀的,是有大量刚需支撑的租房市场。

严格意义上说,楼市所谓“刚需”,是个伪命题。

假如明确告诉你,现在花100万买的房子,10年后只值40万,20年后只值20万,就算你要结婚,非常喜欢这套房子,你还敢买吗?老婆还让买吗?丈母娘还催你买吗?

买房是资产,长期能保值升值,租房是消费,净给房东打工,买房赚钱租房亏,所以才拼命上车。

房价连续五年不涨甚至下跌,很多人长期预期就会发生根本性改变。

2018到2022,恰好五年,所以现在越来越多“刚需”选择观望。

何必为了可能长期不涨甚至还会下跌的资产,背上30年沉重债务呢?

真正的刚需,只有一条,叫赚钱!

房子可以不买,但总得有地方住,租房需求没法稀释。

因为那些高薪工作机会,还有最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几乎都集中在一线和少数强二线。

想要赚更多钱,奔向更好的生活,年轻人只能硬着头皮来大城市奋斗。

不愿买房当韭菜,就只能租房,这才是24K·真·刚需!

哪怕后续韭菜越来越少,每年没有1500万韭菜,1000万也很多,没有1000万,500万也不少,他们持续涌入的大城市,房租就很难不涨。

除非,国家供应海量的租金低廉的保障房。

但一线市中心建成区,哪还有那么多保障房建设空间?

这么贵的地皮,地方财政又负担得起多少新增保障房?

只是这种长期看涨的好房子,已经和大多数普通人,没多少关系了。

这些房子普遍总价很高,大多还限购,不到全国商品房总量1%。

今年上半年,对中产和富人来说,是一线和少数强二线优质楼盘上车的好机会。

划重点:你现在买的房子,最好能自住!

万一,未来情况比我预想的悲观预期,还要糟呢?

就算房子卖不掉也租不掉,我也还能自己住哇!

这,才是“房住不炒”的精髓吧……

对上不起车的穷人来说,还是寄希望于股市吧。

除了把自己身家性命和国运紧紧捆绑,期待股市带来超额回报,也没别的选择。

就像经过大泽乡突遇暴雨的陈胜吴广,存银行是等死,买股票基金是找死,左右都是死,不如搏一把,万一赌赢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