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2年的脚步渐行渐远,我们已徜徉在2023年的时光里。回眸过去的这一年,我们为之奋斗的这座城市,交出了怎样的经济答卷?请看2022年济南经济字“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8家,在全国首次集齐三大证券交易所共享办公,省内首单科创票据、首单知识产权融资租赁业务成功落地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济南金融推进攻坚、推动改革、推出举措、推广经验,干出了不凡实绩。这一年,济南市扎实推进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实现了金融业稳步健康发展。

企业上市攻坚战持续推进,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8家

2020年新增上市企业8家,2021年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10家……近两年,济南上市全面提速。2022年9月28日,济南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最新公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和《济南市推进企业上市倍增行动计划》,将济南企业上市扶持政策和目标提上新台阶。

其中,对企业上市补助由800万元增至1000万元,建立“企业上市直通车”问题协调机制和市政府领导包挂推进企业上市制度。《行动计划》还提出了“上市倍增”的具体目标,即力争到2026年末,全市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50家,总数突破100家,在全国主要城市中位次明显提升,储备重点上市后备企业500家,后备资源企业1000家。

上市攻坚行动中不乏首创式的作为。在济南科创金融大厦,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和全国股转系统山东基地全部落地,在全国首次实现了集中“共享办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基地以沪深北三大交易所的山东基地为立足点,以全国第一家科创板企业培育中心(山东)和全国股转公司服务山东基地为着力点,以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证券交易所为突破点,整合资本市场服务资源,打通企业与资本市场的“最后一公里”,打造集大陆及港澳台地区于一体的市场交易所的全产业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了解,2022年,济南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8家,全市上市公司达到56家,股票58只。

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落地多个全省“首单”

获批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一年多,围绕试验区建设,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研究制定《济南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成立实体化工作专班,扎实推进改革试验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截至2022年9月末,全市首批次纳入统计的科创企业中有贷户数占比42.1%,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贷款余额1274.7亿元,同比增长16.2%,其中信用贷款720.9亿元,同比增长25.4%;加权平均利率3.99%,同比下降30个BP。规划建设中央商务区(CBD)和中央科创区(CTD)两个核心片区;设立科创金融专营(特色)银行机构20家、科创小额贷款公司1家,12家银行设立科创金融事业部(中心);科创板上市企业达到6家,居全省首位;驻济银行机构推出“科创贷”“投联贷”“科融贷”等44项科创企业专项信贷产品;规模62亿元的齐鲁科学城科创母基金成立,省内首单科创票据、首单科技园区CMBS、首单知识产权融资租赁业务成功落地;山东金交中心获批开展知识产权交易业务,首批知识产权转让项目顺利成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持续加大,向三农和小微企业提供融资超1000亿元

在政银企合作深化方面,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推动邮储银行总行、农发行山东省分行、建行山东省分行与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济南新争取4000亿元信贷资源。2022年前10个月,全市新增贷款2445.9亿元。

在对接服务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方面,农业银行济南起步区分行揭牌成立;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已向起步区相关项目投放资金168亿元。

在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支持方面,截至2022年9月末,全市制造业信用贷款余额1145.5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865.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6%、57.4%;绿色贷款余额2296.4亿元,同比增长63.5%。

同时,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充分发挥地方金融组织作用,各类地方金融组织通过贷款、担保、融资租赁、保理等方式向三农和小微企业提供融资超1000亿元。

金融助企纾困解难提质扩面,金融管家试点实现区县全覆盖

2022年,济南制定出台《金融服务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十条措施》《关于进一步深化金融辅导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施方案》《济南市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补充奖励暂行办法》等系列文件,编发《济南市金融惠企政策汇编》,依托金融辅导、金融管家,广泛开展“送政策进企业”、惠企政策宣传推广等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市207支金融辅导队累计结对辅导企业5258家,为3002户企业发放贷款697.8亿元,新增11个区县20个金融管家试点,实现了区县全覆盖。联合济南融资担保集团、齐鲁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推出“济担—纾困贷”政府性担保贷款产品,累计发放贷款突破50亿元。

金融对外开放步伐加快 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济南加速对外开放步伐,积极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富邦华一银行济南分行开业运营;江海汇鑫期货迁址完成,填补了我市市属期货牌照的空白;印发实施《济南市外商投资股权投资类企业试点工作指引》,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市;华宝证券、山东港信期货、中原期货、金元期货等金融机构省级分公司顺利落地,全市新增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组织46家。

促进金融生态环境优化,济南出台《济南市金融人才工程选拔管理办法》,启动高层次人才创业保险试点工作,解除人才创新创业“后顾之忧”;加大“人才贷”风险补偿力度,目前已备案“人才贷”业务金额4.7亿元。出台《济南市非法集资举报奖励办法》,深入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进社区”“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等各类活动80余次,惠及群众10万余人次,泉城金融卫士志愿者宣传团先进事迹被央视报道,“0531”工作法相关经验被国家处非联办在全国推广。从严做好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的监测和化解,全力压降银行不良贷款,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保持全省前列。(济南时报·新黄河 记者: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