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1955年的那场授衔仪式表彰了很多优秀的将领。可是在确定授衔名单的时候发生了很多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说其中的一件。当时毛主席正在浏览上将名单,看到这个人的名字后,毛主席直接说道:“骄傲自满,宜授中将!”这个人究竟是谁,毛主席为何会如此评价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08年,王建安出生在湖北的一个贫苦家庭里。由于家里发生变故,王建安心怀愤怒之情,为了发泄这股怒火,他决定成为军阀吴佩孚的手下。可是那时候军阀内部一片混乱,王建安在他们的队伍里备受折磨。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还是选择加入农民赤卫队。

1927年11月,王建安受到红色思想的影响,决定成为一名红军。在之后的时间里,他跟随红四方面军四处征战,还参加了著名的长征。这些困难的经历没有让王建安退缩,反倒让他更加坚信自己选对了阵营。

虽然王建安跟其他战友的关系一直很和睦,但是因为一件事导致他和许世友的关系并不算太好。1937年4月,许世友因张国焘的事情受到牵连。经过一番思索,他决定带着几个老战友去打游击。与此同时,他还热情地邀请王建安加入自己的队伍。收到邀请后,王建安原本想答应下来,结果思考过后他决定拒绝许世友的邀请。

不仅如此,顾全大局的王建安还直接将这件事报告给了上级,最后导致许世友被关押起来。从那之后,许世友就对王建安颇有成见,王建安也不想跟他有任何交集,他们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再也没有合作过。

可是在毛主席看来,他们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如果因为那点小事就闹不和,岂不是太小气了。所以他一直找机会撮合他们,想让他们不再计较过去的事情。直到1948年,他们才总算是放下对彼此的成见,共同率领众人获得了济南战役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之后。伟人正在积极筹备授衔仪式。当他看到开国上将的名单里有王建安的名字时,竟然眉头一皱说王建安太骄傲自满,不适合授予上将。众人听了之后纷纷表示不理解,王建安在工作上从未有过大问题,为何毛主席会说他骄傲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抗战时期王建安和陈老总在某件事情上出现了分歧,两人谁都不肯服软,脾气暴躁的王建安一气之下夺门而出。不过冷静下来之后,王建安主动找陈老总道歉,两人当场握手言和。可是别人不知道王建安和陈老总已经和好,他们只能如实将当时的情况上报给毛主席。毛主席听了之后就对王建安有些偏见,他总认为这个人心浮气躁又有点骄傲自满。

正因如此,在制定授衔名单的时候毛主席才会说出那番话。好在后来误会都解释清楚,1956年,军委决定找机会给王建安补一个上将军衔。当然,王建安根本就不在意这些事情,他想的是人民群众做实事,军衔他并不看重。

1975年,王建安被任命为军委顾问,每次在部队深入调查的时候他都会耐心听取基层战士们的意见和建议。那时候他特别反对形式主义,他多次公开批评形式表演,因为他认为这样自己就没办法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要是查不到问题所在,打仗的时候后果不堪设想。

通过一系列事情足以看出王建安无私奉献和脚踏实地品质,一直都在为国家和人民考虑,就算再苦再累也没有抱怨过。1980年,王建安因病离世。按照他的要求,家人给他举办了简单的葬礼,并没有通知太多人。直到一个半月之后,当初的老战友们才知道他已经去世的消息,纷纷前往吊唁,悲痛不已。像王建安这种低调做事的革命英雄永远值得我们尊敬,他的光荣事迹应该被流传下去。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