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芯片规则下,很多供应商无法正常做生意,原本自由贸易的秩序也被打破。不过大部分的供应商都希望回到规则起点,什么都没有发生。
由芯片规则引起的自主化布局已经在各国地区展开,美芯片规则开始“失效了”。各国有怎样的芯片自主化布局呢?会起到怎样的效果?
各国芯片制造业的动作
芯片是高度全球化的成果,各国地区有的负责芯片设计,有的负责提供半导体设备,以及各类材料和技术等等。在全球化分工合作的状态下完成芯片的各个流程,最终让芯片进入消费市场,供消费者选择。
市场上至少存在几百种的芯片,每一种芯片都有配套的生产流程和工艺。但不管是怎样的芯片,都离不开全球化的支持。只是芯片的全球化状态已经被打破,由于美国制定了芯片规则,导致供应商们无法自由参与产业链。
ASML的EUV光刻机无法自由出货,台积电也无法给第二大客户代工,还有美国的应用材料等供应商无法正常提供14nm芯片制造设备。
这些情况大家都看在眼里,美国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将供应商的利益抛在一旁,没有考虑供应商们和各国地区的想法。为了自己的产业发展,自主化布局已经在各国地区展开,用自己的方式发展芯片。
因此美芯片规则带来的作用也开始“失效了”。那么各国有怎样的芯片自主化布局呢?
首先来看日本。
日本的半导体行业红极一时,虽然今时不同往日,但日本对半导体一直保持高度关注,而且展开了多个动作试图改变芯片本土化。比如邀请台积电到日本建厂,提供35亿美元的补贴。
台积电在日本的工厂已经展开建设,而且还考虑建第二座工厂。另外日本当地的企业组建高端芯片联盟,瞄准2nm展开研究,试图在2025年完成制造。日本是美国“芯片四方联盟”的邀请对象,不过从日本的芯片自主化布局行动来看,明显是有自己想法的。
其次再看韩国。
韩国对半导体也有很高的关注,当地的三星电子,SK海力士还是全球第一,第二的存储芯片巨头。其中三星电子掌握的晶圆代工能力使其位居世界第二,给韩国的半导体产业带来助力。
根据韩国公布的计划可知,打算在未来十年内培养15万名半导体工程师,从资金,税收和政策等多个方面对半导体产业提供支持。大致包括缩短芯片工厂的审批时间,对高端芯片制造项目加以扶持等等。
另外还有欧盟。
和美国一样,欧盟也打算用高额资金补贴扶持芯片产业链。欧盟专门制定了430亿欧元的芯片补贴措施,计划用这笔钱在2030年掌握全球芯片总产能的20%。
这是一个不小的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各大芯片制造商在欧洲建成一座又一座芯片工厂。
目前英特尔已经在欧洲国家规划了芯片工厂项目,据说台积电也有想法到德国进行考察,不排除任何可能性。
欧洲芯片产业链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全球最大的光刻机制造商ASML位于荷兰,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是欧洲知名的研究中心,被誉为全球芯片行业的大脑,各项研究为芯片行业提供理论基础。总之欧盟既然有想法布局芯片自主化,就不会轻易停下脚步。
全球化的重要性
有外媒表示,美芯片规则开始失效了 。原因是各国地区都在开展芯片自主化布局,对核心技术的掌握程度会越来越深入。
按照美国芯片规则的说法,使用了美国技术的供应商都需要获得美国的许可,才能向特定的厂商供货。
可如果各国地区研发了自己的技术体系,实现芯片本土化决定,那么美国芯片规则还能起到做大的作用呢?而各国地区的芯片自主化布局又将起到怎样的效果?
显而易见的是,芯片行业会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来自一个地方的技术体系在全球产业链中只是一个分支,无法成为主导全局的影响因素。当然,全球化的重要性依然十分关键。
即便各国地区开展了芯片自主化布局,也离不开将产品卖到世界各地,同时必要的材料,设备也得从世界各地采购。归根结底,让芯片回归全球化发展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总结
一个小小的芯片,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消费者可以随意买到优质的芯片终端产品,但在这不起眼的芯片背后,人类集成了全球顶级的科技水平。美国想要实现另一番芯片格局,让芯片规则发生改变,带来的结果未必是人们期待的。
如果美国能纠正对芯片全球化的做法,无法是最好的结果,期待这样的结果能早日出现。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