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焉

01

刘焉同志,论资历是刘备的前辈,他的那段益州发迹史,很像是若干年后刘备入川的彩排预演——强占人家地盘,还装小可爱。

刘焉也是汉室宗亲,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

(这里多说一句,刘余与刘备时常喊在口中的祖先——中山靖王刘胜,妥妥的一个爹——西汉景帝刘启。)

《三国演义》说刘焉第一次见刘备,欢喜得不得了,论起家谱,直接认为大侄儿。

话虽如此,正史上却并没有两位刘先生交往的花絮,也许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

想起来,刘焉张口闭口:“吾乃孝景皇帝玄孙,鲁恭王之后”(玄孙,可泛指多代以后的子女),这句话流传甚广,让刘备抄了作业,改了几个字:“吾乃孝景皇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明显有气势得多。

02

早先,刘焉靠着宗室的身份,捞到一份中郎的差事。

隔了几年,刘焉因故离职,靠着积攒下来的德性与声望,在山中收徒开课。

那个时候的大儒,几乎都会选择“学而优则仕”这条路,没想到刘焉还能来一波反向操作,顿时得到了四方称道,被推举为贤良方正。

等到二次出山,已经不是当年的小跟班了,而是聘为南阳郡太守这样的一地父母官。

基层干得越久,刘焉就越看清楚门道在哪儿:

东汉桓灵二帝,基本是不大料理朝政的,任凭宦官、外戚弄权,这就导致各州郡主理人——太守以及监察事务长官——刺史,明目张胆的搞腐败、立山头、树特权。

188年刘焉大起胆子给汉灵帝提了一个建议,任用德才兼备的名臣为州牧,凌驾于太守、刺史之上,大权在握,一能消解内斗维系辖区安定,二能整合资源提高行政效率。

“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

——《三国志》

奈何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这一招“废史立牧”直接促使各新任州牧上任后,纷纷以镇压黄巾余党为借口,自包自揽,不再受朝廷控制,很快形成割据势力。

刘焉自己就是未来的既得利益者之一。

所以,刘焉在提建议的同时,就在为自己考虑。

他打开大汉地图,一州一州挨个看,目光停留在最南边的交州,“行,就越南吧,吃着小海鲜,再讨个越南小媳妇,岂不美滋滋?”

但一考虑行程,哦,没通飞机,也没有高铁,又是坐船又是马车,折腾不起啊。

正郁闷,一位自称擅长望气谶纬之术的“半仙”董扶找上门来:“阁下何必舍近求远?益州巴蜀之地,妥妥的王气,现在还没多少人觊觎,不抓住机会只怕你真要去南海喝海风了!”

董扶这话不假。

因为时任益州刺史的郤俭,他的这个官儿是买来的,基本没有经受过职业培训,他上任的目的就是一个原则:可劲儿的搜刮!

这么一搞,民怨沸腾。

连汉灵帝都被气到了:好小子,居然能比我更混蛋!

当即指派刘焉担任益州牧,连治理带监察工作,一并接手。

走到荆州境内,前方来报:益州爆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前方交通管制中。

着急也没有用,耐心等着吧。

过了个把月时间,又有消息到了:益州内部火并结束,倒霉蛋郗俭钱没捞多少,死在黄巾余党手里,军权也被益州从事贾龙接管。

很快,快递邀请函送到,益州上下以最诚挚的敬意邀请您——新任州牧刘焉阁下光临!

03

刘焉嘴上打着哈哈,内心明镜似的。

自己一个外乡人,凭什么来到四川吃香喝辣?全仗着皇帝的委任状。

所以,要想站稳脚跟,必须得以恩德服众啊。

总结起来,几个字:

“抚纳离叛,务行宽惠,而阴图异计。”

——《三国志》

这次入蜀,刘焉还带着左膀右臂——擅长“怪力乱神”的董扶和“打手”赵韪。

前者完成各项宣传统战,后者予以具体落实。

另外还有一个关键人物——五斗米道的头目张鲁以及他老妈。

我不是骂人,确实张鲁是子以母贵——长得太好看一少妇,又懂些神鬼之说,活脱脱就是美魔女,时常被刘焉邀到府上说法,具体发生了什么,请自行脑补。

反正在这之后,“五斗米道”的地位得以飙升,张鲁本人也得到重用,让他与别部司马张修一道,为刘焉北伐汉中。

这一仗挺不错,张鲁、张修杀掉了汉中太守苏固。

哪知没多久,张鲁又干掉张修,宣布学习刘焉自立为王。

刘焉很震惊啊:居然还有人学我?

但是他又不想和张鲁翻脸,便好言相劝,给予他在汉中充分的主导权,名义上搞个区域自治。

更关键一点,刘焉从此便借口“米贼”作乱,交通不畅,对中央朝廷的召唤充耳不闻。

就连同期大热的“群雄讨董卓”事件,老刘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04

趁着中原群雄逐鹿,刘焉龟缩在益州,疯狂地积攒原始资本。

光是三辅长安一带的流民就数以万计流向益州,刘焉选择身强力壮的,操练了一支“东州兵”。

有了地盘,有了人望,有了兵,接下来该干啥?

当皇帝!

刘焉寻思山高皇帝远,慢工出细活吧,便架开场子让木匠给他画图,说要做天子的全套御用銮舆。

但没多久,这件事就被长江中游的荆州牧刘表晓得了。

刘表立马向皇帝递上了举报信:

“有似子夏在西河疑圣人之论。”

此时中央首脑已换成汉献帝,小皇帝翻来覆去看不懂:这是写的啥子嘛?

有学问的大臣给予剖析:

子夏是孔门弟子之一,因为儿子死了悲伤过度而失明,同门的曾子去看望他,子夏看到故人哭得更伤心了,感慨:我并没有造孽啊,怎么上天如此惩罚我?”

曾子怒斥:“你好意思说?当初我与你一同在洙水、泗水之滨侍奉先师孔圣人,老师一死你就跑到西河养老,夸夸其谈,让大家以为你的德性高过先师;你父母去世,却不通知亲朋;你的儿子死了,你直接失明,这不是放大招让外界都知道吗?有这样三条罪状,还想咋地?”

子夏吓得一激灵:“吾过矣!吾过矣!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汉献帝明白了:“就是看着想谋反,又没那个胆子呗!”

小皇帝掂量了下自己可怜的家底儿,得,本着大事化小的原则,寡人啥都不知道。

05

刘焉等不到官方答复,也不好轻举妄动,只得装病,病得快死那种。

他求汉献帝:陛下天恩,把我的乖儿子派到益州公干,也算是父子最后一面吧。

刘焉一共四个儿子:刘范、刘诞、刘瑁、刘璋。

老三刘瑁先前已跟着入蜀,剩下三个在京师。

汉献帝人小鬼心眼多:你老刘家子嗣众多——我让最小的那个刘璋回去吧,剩下两个得留在身边当人质,劝你最好收了称帝的野心!

老幺刘璋得了解放,呼吸着自由的空气,玩命狂奔,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两个兄长要搞事。

差不多同一时候,因不满大司马李傕等人的跋扈,征西将军马腾起兵勤王,联络对象正是刘范、刘诞。

这注定是一场没有胜算的群架表演,城外的马腾倒是没事,城里的刘氏兄弟乖乖献上脑壳。

得亏刘家故旧庞羲护送刘焉的几个孙辈,乔装逃脱,追着刘璋的步伐,前赴后继,赶奔四川。

06

逃难的人群中,有这么一对吴姓兄妹,哥哥叫吴懿,妹妹嘛,暂且叫吴姑娘。

论起来,老吴家与刘焉是世交。

吴姑娘更是远近出名的美女,刚到益州没几天,就被刘焉相中了。

这当然不是说他老而好色,而是有相士说:此女面相大贵,日后定不同凡响。

刘焉琢磨:我自己怕是没机会大贵了,按年齿,没准老三刘瑁有这个服气,那就结一门喜亲吧。

但刘家的喜事没乐呵几天,位于绵竹的州牧府突然发大火,刘焉的财产烧了个七七八八,关键是之前为称帝而定制的全套銮舆,付之一炬。

遭此无妄之灾,刘焉只好把办公场子搬迁到成都。

这时,他又想起两个死去的儿子,气塞经脉,毒火上扬,发起背疽,死了。

刘焉之前已经定好了下任益州牧是刘瑁,没想到,元老赵韪一帮人站了出来,说四公子刘璋性格温顺,更有仁君气质,应该让他接班老刘。

很快,朝廷任命下,许可了这一既成事实。

07

赵韪之所以立刘璋为益州牧,主要是因为刘璋软弱。

首先,当初刘焉专门练的那只“东州兵”,刘璋就没法完全驯服,只是一味迁就。

这般兵油子,平日没事可做,直接鱼肉乡里。

舆论表示不满,刘璋屁都不敢放一个,都推给赵韪。

赵韪借机以整顿军纪为由,暗中勾结益州世家大族。

200年,原本屯驻在川东一带防范荆州刘表的赵韪,发动叛乱,势头甚健。

很快,成都告急,刘璋慌了神,召集麾下的东州兵做思想工作,这帮人都是道上混的,拎得清形势,赵韪强势,一旦取代刘璋,自己就没啥好果子吃了。

大家决心誓师捍卫少主,将赵韪赶回江州,后赵韪死于内讧。

搞定赵韪后,刘璋膨胀了。

他又把目光瞄准了张鲁。

原本张鲁已和刘焉谈好条件,自己躲在汉中搞自治,偏偏刘璋不服气,揣着自己的小自尊,强行号令张鲁。

张鲁都不拿正眼看小刘,刘璋一急眼,把张鲁的老妈、弟弟都杀了。

双方大打出手,隔三差五就练上一阵。

08

208年,曹操南下荆州在即,刘璋大为震动,忙不迭派张松问安。

孟德一高兴,加封刘璋为振威将军,刘瑁为平寇将军。

就是没拿正眼看颜值丑陋的使者张松。

张松憋一肚子气,回家就向曹操扔砖,建议主公“结交刘豫州(刘备)”,刘璋深以为然,指派名士法正出马,与刘备订交,同时让孟达带精兵数千助刘备抗曹。

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那位新封的平寇将军刘瑁因“狂疾”过世。

嗯,精神错乱发生意外,大概还是因为继承权那点事儿。

09

211年,在张松、法正等人的鼓动下,刘璋以抵御曹操为借口,邀刘备入川。

哪知道张松的计策于半途泄露,全家问斩,刘璋派人前往葭萌关封锁刘备。

早就揣了一颗野心的刘备怎会坐视机会溜走?于是顺势而为,展开一场为时三年的鏖战。

214年,刘璋献出成都归降。

临出降时,大伙儿都说城中余粮尚足,士卒战斗力在线,还可以撑一年。

刘璋头一次爷们儿了一把:

“我父子治蜀二十多年,无恩德施加百姓,鏖兵三年,死尸暴露于外,我心何安?”

念及同宗情谊,刘备没杀刘璋,连财物都没上缴,只是让他搬迁到荆州治下的公安,平日还可以挂大汉振威将军印。

若干年后,关羽大意失荆州,刘璋又被孙权打捞出来,强行任命为益州牧,安居秭归,不久后去世。

PS

话说刘备平定益州后,总觉得心中空虚,一摸榻上,哦,枕边少一人。

此时,原配甘夫人去世多年,孙夫人出于政治诉求回归江东,大伙儿都劝主公再找一个。

而且,齐齐推荐那位寡居在家的吴姑娘。

刘备一摆手:我和刘瑁也算是同族,怎可逾越乱伦?

法正进言:春秋时,晋文公娶了好几个夫人,其中一个还是他的侄儿媳妇呢,世人也没骂他荒唐。

这话说得真妙啊,晋文公娶侄媳妇(怀嬴)是他复国之后成就霸业之前。成大事者,切莫有小儿女状。

吴姑娘再嫁后,连续升级:蜀汉皇后、蜀汉皇太后。

去世之日,谥号穆皇后,与刘备合陵而葬。

话说,当年相士说吴姑娘“面相大贵”,刘焉、刘瑁父子都没有沾上这个光。

倒是刘备应了此说,彼此成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