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假期刚结束,元旦档电影票房数据就统计出来了:总票房5.5亿。

前三名分别是《阿凡达2》2.8亿、

《想见你》1.24亿、

《绝望主夫》1.21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元旦档唯一的3D电影,《阿凡达2》票房能排第一很正常,毕竟物以稀为贵又是好莱坞大片嘛,对吧?

但看到《绝望主夫》竟然排票房第三,那心情堪比出门约会时,一脚踩在了狗屎上。

好不容易挪到路边想蹭掉,结果一用力还把鞋底子蹭开胶了,那真是五味杂陈、五谷丰登、五湖四海的懊糟!

不为别的,主要我就是那贡献了100/1.2亿票房、看完一肚子气的大冤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0分钟的电影,掐掉开篇字幕去掉结尾花絮,中间一共尴尬了近80分钟。

槽点满满、尿点满满,分分钟让人想怒吼一句:退钱!

电影讲故事也不是很复杂,常远饰演的胡铁男是男权的铁杆拥趸:在家漠视妻子,在外难为女员工,总之就是讲男权贯彻到底的这么一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奶不好好吃——非嘬,作的太过火就引来了魏翔饰演的神秘客,把自己引进了电梯间。

故障瞬间发生,电梯在高层与地下车库间来回摩擦,待电梯门再打开时一切都变了。

胡铁男不再是慷慨激昂的成功学大师,而是变成了家庭主夫,触目所及也不再是男权为主的社会,而是处处以女为尊的颠倒城。

女人西装革履出门工作、

扯仨拽俩在KTV嗨皮,

而男人则在家相妻教女、

围着锅台转,

美其名曰贤惠。

这种180度大转变让胡铁男难以适应,尤其听说有同胞被家暴时, 胡铁男胸中的正义气概瞬间登峰造极,立刻决定重操旧业搞演讲,唤起老爷们儿的雄心。

由于整个颠倒城就他一个“清醒人”,所以胳膊根本拗不过大腿。

最终结果就是不但讲演现场被冲击,胡铁男等人还被丢进了男德班,继而产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至于这个班究竟是致敬《赘婿》中的郭麒麟,还是对标现实中的女德班不得而知,但看得出来导演和编剧的黑色幽默玩儿的很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正常逻辑来搞,既然片子立了“促进平等权力”的flag,还用魂穿的方式走推己及人的路线,就应该在对立双方互相拉扯的内容方面多下功夫。

胡铁男成功了就是《颠倒城》版本的马丁路德金,为“男性”谋福利、找出路,哪怕他失败了也是平权奠基人。

有来龙有去脉、有跌宕有起伏,期间再穿插一些包袱和笑料作为副线,服务于丰满主线剧情就挺好,暗戳戳引导未必不能引人反思。

▲马丁·路德金

但不知道是编剧和导演用力过猛,还是麻花出品都这流程,A级立意的故事总是讲着讲着就跑题。

比如满身反骨被送进男德班的常远,并没有“大招接平A”触发一秒五刀搞沉默加暴击。

男德班也没搞什么体罚或者电击疗法从“根本”上治疗,而是像《西游降魔篇》中的唐僧对鱼妖唱《儿歌三百首》那样给学员们疯狂熬鸡汤,企图唤醒他们的真善美。

这操作就像什么呢?

辩论赛上观众们正激情燃烧的等正反双方辩手互掐呢,结果他们不阐述己方观点、也不反驳对方观点,而是凑一起涮上火锅唱起歌了!

离谱吗?

这哪儿是什么绝望主夫?

明明是绝望的观众!

更离谱的是男德学院这招还真灵,胡铁男并不是亲身经历了什么日常小事,逐步理解妻子和女性群体。

而是在被灌了一堆心灵鸡汤后,莫名其妙的通了任督二脉、带领其他“反骨仔”们一起和谐的包饺子去了。

而且从男德学院毕业回家后不仅心甘情愿做低伏小还怀孕了,离谱吗?

产床架上的镜头分分钟梦回柳瑛娘,好家伙,一共就90分钟的电影,致敬的片段还不少,给导演的阅片量点赞。

故事讲的拉胯可能是讲故事的人有问题,故事冲突不够明显、反转过于刻意可能是因为篇幅限制的问题。

那么忽略掉这些之后,《绝望主夫》算是一部瑕不掩瑜的作品吗?

怎么说呢?

就还是算了吧!

彼时电影开场时,没在门口看到有检票员,我们还以为他们在风陵渡口等“阳过”。

等看到一半时才明白,什么等阳过、什么人手不够,分明是工作人员深知这种烂片根本不会有人偷溜进来找罪受,安排人检票还不如抽调人手去《阿凡达》那边卖爆米花。

讲真,要不是我同行的伙伴中有一个睡着了叫不醒,这种从头到尾引人生理不适的电影,看到一半我就必须赶紧撤退,晚一步都容易当场用脚趾抠出来一个大平层。

首先就是玩儿梗过度!

适当的玩儿梗确实可以引燃搞笑气氛,比如李成儒老师一身粉嫩亮相时那副奶奶风打扮。

被训斥“老娘们喝酒老爷们少插嘴”时,那怂怂的反差确实好笑,甚至是全场为数不多哄堂大笑的桥段。

但是玩儿梗过度时就难免会引起效果反噬,比如性别对调之后的“女性”全员呈现一种脑干缺失的美。

所有精力都用在花枝招展上,附属物的觉悟强到爆炸,不仅没有独立的想法反而躺平了,不光自己躺平还要劝别人放宽心。

最令人作呕的一段就是胡铁男闯入颠倒城后,听闻男性同胞被家暴时,用“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的口号鼓励对方站起来反抗。

结果另一个同行人员竟然十分夸张的劝慰甚至是劝阻:咱们做男人的只能这样。

不否认现实中有这样逆来顺受还要自我PUA的女性,看到了可以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再不济可以假装看不见,但绝不该像电影这样打着为弱势群体发声的旗号,用夸张的方式演绎出来。

这和当众撕扯她们的伤口有何区别?

这是批判吗?

不是!

这明摆着就是阴阳怪气、是冒犯、是反讽、是嘲笑、是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

除了家暴还有胡铁男在男德学院毕业时的那番话:我就不工作了,我有我的本份,男人嘛。

KTV抓奸时摇扇子大佬劝诫“男人不容易”;李成儒伺候局儿时说给足男人面子时......

什么玩意儿啊?编剧和导演你俩溜溜梅吃多了吧!

那一副苦口婆心的模样,搞不好还以为绝本在夹带私货,警告现实中的女性要安守本分呢。

将家暴娱乐化本就欠妥,更何况还是“劝你顺从”,把别人的苦楚转换成自己作品中的笑料。

并且还在影片中占比巨大,难以想象这样的作品竟然出自于金牌麻花家。

其次就是刻板印象。

这部片子最大的失败之处,不在于没有沈腾马丽,更不在于常远欠练,而是在于导演和编剧从头到尾都没把心思摆正。

想吃女权红利却懒得做功课,仅靠自己那点有限的脑沟就敢YY一套带有明显刻板印象的剧本,比如对现有女性的状态和平权诉求的了解。

胡铁男误入颠倒城之后,男人女性化、女人男性化,男人倍受压迫、不懂反抗,而女人恣意张扬、吃喝抽烫。

且不说辣目洋子等人的表演是否浮夸,就是这个设定就很意思,什么情况?

按照导演换位思考的逻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影片中的“男”“女”都是对应现实中的“女”“男”?

如果是这样的话,试问现实中的女性都像影片中的那样无脑、轻浮吗?

现实中的男人又都像影片中的那样油腻、可恶、爹味十足吗?

注意,咱说的是都,不否认现实中有这种人,但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过分不?

不光对性别带有刻板印象,对所谓的平权诉求充满个人观念!

抛开那些在网上随便打拳的清流之外,正常女性追求的平权,并不是像颠倒城里那群穿西装的女人那样。

完全接手男人们的权利,再反过来打压男性、做一个五毒俱全又目中无人的混蛋。

而是希望被尊重,被平视,做自己喜欢的事、穿自己喜欢的衣服。

就像片尾辣目洋子说的那样“爱干哈干哈”,不用再被俯视、被不理解、被漠视付出,但很遗憾的是没展现出来。

电影以男女位置对调的方式引发男女平等的深思,出发点是好的甚至可以说是立意新颖。

但就整场电影的质量来说,属实是有点拉大旗扯虎皮、虚张声势了。

如果倡导平权问题靠做梦就能解决,那么村头的歪脖树上早就没绳了、门口的大池塘边也不会有掉落的鞋。

如果想的更脏一点,编剧和导演的内心想法,会不会是披皮黑:表面为了平权发声、引男性思考,实际上的态度是唱衰平权,只不过为了过审,才不得不在剧尾强行调转船舵。

不仅让辣目洋子十头牛也拉不回式的离了婚、过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爱干哈干哈”的生活,且在离婚后她越来越光彩照人。

至于为什么这么说呢?

谜底就在谜面上:一切都是胡铁男做梦,误闯颠倒城是梦、男德学院是梦、男人生孩子是梦,想男女平权更是梦!

细思极恐!

开心麻花这是怎么了?

引人深思这件事上,开心麻花做的最优秀的是《夏洛特烦恼》,发笑的同时也get到了当惜眼前人的主题思想。

而男女位置互换做的最好的则是《羞羞的铁拳》,虽然也有女变男后试衣服的桥段,也有男变女后逛澡堂子的桥段。

但艾伦和马丽的饰演恰到好处,不管男女都只是会心一笑,而不是深感被冒犯!

反观《绝望主夫》?

说用力过猛都是客气的。

从《李茶的姑妈》到《测谎人》再到《李茂扮太子》,只能说麻花出品不再都是精品。

当小品演员扎堆往影视圈挤时,当剧本由千场话剧打磨变成编剧临时“歪歪”时;

当流水线生产代替注重质量爱惜羽毛时,麻花引领潮流的能力就难免变成追逐潮流。

继而金字招牌被蒙上一层灰尘,最后的结局可能就是资本不买单、观众也不买单,麻花逐渐松散,再也扭不成一股绳了。

后记

什么叫经验主义?

百科是这么说的:

但总结常远乃至整个开心麻花的作品走向之后,经验就是:麻花个别演员主演的电影达咩。

比如《温暖的抱抱》、《测谎人》等,麻花出品的谐音梗名字电影达咩!

比如《李茂扮太子》等一系列烂出天际的片子上映,逐渐让开心麻花沦为烂片工厂,没了票房还失了口碑。

喜剧大杂烩随便搞点网上的梗攒到一起就能逗笑观众,更不是不是文艺汇演或者课件需要强行粘连点教育意义。

还是一句话:该搞笑的时候就好好搞笑吧,不然就真的太搞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