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吃饱靠老白,吃好靠屈光,未来靠视光。”已成眼科近两年发展的公认局面,作为一个难得的具有高成长性、高壁垒的双高赛道,眼科行业一直备受各方关注。预计未来三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500亿。

在2022年,眼科行业一共发生19起资本事件(其中4个企业上市),14个产品获批。眼科作为一个非致命疾病领域,子领域多且分散,如何抓住眼科行业的重点,摸清眼科行业未来发展的逻辑,是值得关注的重点。

眼病高发铸就千亿眼科市场

作为人体感官中最重要的器官,至少有80%的外界信息都是经眼睛获得。在随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患者医疗意识提高、居民支付水平提高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我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不断发展,根据已经公开的数据,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眼部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目前有超4亿人患眼部疾病,其中3亿都是近视患者。根据华厦眼科招股说明书,2015-2019年,国内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从507亿元增长到1037亿元,预计2025年我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将突破2500亿,民营市场规模预计将达1,103亿元。

庞大的数据背后,是眼科产业的巨大市场空间。按治疗类型分,医学视光、白内障和屈光手术成为眼科细分市场的三架马车。

屈光手术第一,市场规模725亿元

中国学生户外时间短、睡眠时间不达标、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等一系列危害眼睛的因素广泛存在,是导致我国近视比例高、近视患者多的主要原因,在2021年中国屈光不正患者人数达56063万人。随着中国屈光不正手术治疗的普及,近年来中国屈光手术市场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中国屈光手术市场规模将达到725亿元。

医学视光第二,市场规模500亿元

据《中国眼健康白皮书》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眼总体发生率为53.6%,大学生近视眼总体发生率超90%。随着消费者对于专业验光以及配镜服务的需求快速提升,中国医学视光市场规模增速远超同期整体视光配镜市场的市场增速,2021年中国医学视光市场规模达299.9亿元,未来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中国医学视光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元。

白内障第三,市场规模338亿元

中国白内障患者人数一直为全球最多,据卫生部数据显示,我国71-80岁老年人的白内障发病率达29%,81岁以上老年人的白内障发病率更是高达48%。预计2025年中国白内障患者人数预计将超过1.5亿,从而预计2025年白内障手术将达到338亿元市场规模。

旺盛眼科治疗需求带动眼科诊疗人次快速增加,眼科专科医院诊疗人次增速快于专科医院平均水平。《2021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我国眼专科医院有1061家,其中公立眼科医院仅有51所,非公立眼科医院数量近乎是20倍,多达1010家。另外,在医疗器械端,截至2022年6月,我国眼科医疗器械行业相关企业最多的地区为广东省,眼科医疗器械相关企业数量超过500家,其次是华北地区。

19起融资上市,14个产品获批,眼科市场复苏弹性最强

2022年,资本对眼科市场热度不减,虽然未能复制疫情之前的的资本市场盛况,但诞生了许多A轮融资的新晋型选手,《泛美研究》梳理2022年眼科市场投融资、上市情况。4家眼科企业相继奔赴上市,15家眼科企业发生投融资,让眼科市场再次受到了广泛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泛美研究》整理及制图

在大量资本涌入眼科市场,无疑将该市场的竞争力度拉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也就是说只有真正有实力资历的品牌或企业,才能够在这条赛道上生存下去。而且眼科有着极高的行业准入门槛,眼科器械与治疗技术水准越高越吃香,可以说整个市场呈现的是“优胜劣汰”的良性竞争状态。

另外,通过爱尔眼科收购医院的分布,可以看出民营眼科机构在做下沉基层市场的规划。在未来竞争中占得先机,同时基于标的医院的基础条件和发展趋势,本次收购26家医院部分股权,完善区域市场布局,形成规模效应,进一步深化在全国各地的“分级连锁”体系。这或许是未来眼科机构的发展趋势。

从今年眼科产品获批来看,主要分布在滴眼液、检测仪、人工晶体、角膜塑形镜等等,一共14款产品。大多数产品都是行业首批,填补市场空白。例如:爱博医疗的“非球面衍射型多焦人工晶状体”获批,这项技术在我国一直都是被进口品牌占领,国产也即将迎来高光时刻。另外,角膜塑形镜也成为国内眼科热门赛道,预计在2030年终端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84.1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泛美研究》整理及制图

由于进口眼科新药往往需要经历较长时间,项目从递交临床申请到最终药品获批上市平均经历时间约达6年,进口新药准入中国市场历时久这一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会推动本土创新型眼药的研发,国产厂商有望能以更快的速度将眼科新药带给国内患者。

蓝海市场近在“眼”前,国产替代趋势初显

我国始终重视居民眼健康工作,陆续出台政策向居民普及健康用眼知识,完善居民眼健康管理体系、眼科医疗技术直到体系和服务体系。尤其对老年人群体中常见的青光眼、白内障,以及青少年群体中广泛存在的近视问题,我国政策始终保持高度重视,发布相关政策加以健康管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泛美研究》整理及制图

2022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中就明确提出了我国眼科健康工作到2025年的目标:首先,针对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要达到90%以上,不断提升儿童和青少年的眼健康整体水平;其次,针对老年人群体中常见的白内障疾病,要求全国CSR达到3500以上,有效白内障手术覆盖率不断提高;另外,还要不断提高有效屈光不正矫正覆盖率,减少高度近视导致直觉损失的人数。在此次《规划》中,还对眼科医院、眼科医疗服务水平以及相关从业人员都做出了规定,加快推进我国眼科医疗服务体系的高质量发展。

目前,眼科各适应症发展情况不一:白内障治疗手段成熟;屈光不正/近视及和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等)患病基数大;干眼症和青光眼治疗渗透率低,潜在空间大。

白内障的治疗以人工晶体置换为标准疗法,目前发展集中于人工晶体功能、设计的不断迭代;屈光不正/近视的治疗分为两个阶段,8-18岁可以应用药物或器械延缓近视进程,成年后使用屈光手术进行治疗。这些疗法国内均处于快速成长期。

视网膜病变主要可以使用抗VEGF药物,不管国外还是国内,该药物市场成长较快,竞争也在加剧。干眼症和青光眼治疗渗透率低,治疗手段单一,未来更多药物、器械辅助治疗或手术的应用,或可促进细分市场的发展。

在未来,国内眼科药物市场格局可能会发生重大的变化。现在整个市场中外资药企占到了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在医院端,前几名的眼科药企中只有一家国产药企。所以,“国产替代”会是个大机会。目前眼科药企管线都还在临床研发阶段,三、五年后应该会有一批国产眼科创新药逐步成熟,逐步打破原有的市场格局,进口厂商的份额逐渐被挤压。眼科国产替代过程大概会持续十年以上的时间。而且渠道端的发展也给眼科药企带来了更多的机会。近几年国内民营眼科医疗机构数量成倍数增长,眼科诊断、治疗的渗透率大大地提升,药物市场也会有一个飞速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