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战役结束后,刚刚升任成都军区司令员的傅全有将军看到战报,在整个战役期间,我军平均消耗16吨炮弹才能消灭一名敌军,认为这是严重的浪费。他对前线指挥员说,这样的打法是不专业的。这段话后来也引起了一些争议,那就是究竟是弹药重要,还是战士的生命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军的历史上,长期受到火力不足的困扰,比如红军时期、抗战时期,一场大的战斗战士们带的弹药也很有限,如平型关战役,一个战士只有5发子弹,子弹打完后,就得靠白刃战来解决战斗。

到了抗美援朝战争时,虽然我军火力有所加强,但指挥员们节约弹药已经成了深入骨髓的习惯。当时一发喀秋莎火箭弹要8两黄金,一个喀秋莎火箭炮团24门火箭炮一次齐射384枚火箭弹,就要用掉3072两黄金,而火箭炮209团在整个上甘岭战役中一共发射了2600发火箭弹,这还是千方百计省着用的结果。

指挥上甘岭战役的15军军长秦基伟看了弹药消耗量直肉痛,没办法,实在是太昂贵了。到了30多年后的对越自卫还击战和两山轮战时,我军火力投送能力已大为改观,基本上对敌军处于碾压状态,甚至到了稍有风吹草动就先用炮弹招呼一通的地步。

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弹药消耗量飙升。1985年老山战役结束后,刚刚升任成都军区司令员的傅全有将军看到战报,整个战役期间,我军每消灭一名敌军,要消耗16吨炮弹。

当时我军使用的152毫米榴弹每发重约43公斤,16吨约等于372发炮弹。如果换成122毫米榴弹,则相当于740发炮弹。这甚至超过了美军在朝鲜平均636发炮弹杀伤一人的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山轮战我军共歼敌35000余人,如果按16吨炮弹歼敌一人,那么共消耗炮弹56万吨,如果这些炮弹全部用5吨的军用卡车来运的话,需要11.2万车次,换算成所需的汽车团和汽车兵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所以傅全有看后才皱起了眉。他对前线指挥员说,不是说战士的生命不值钱,我们炮弹充足,能用炮弹换战士的生命是划算的。但是一有风吹草动就炮火覆盖,会使前线指挥员过于依赖炮火,失去对前线敌情判断的主观能动性,这不符合我军作战的传统,这种打法很不专业。

所以他要求我军前线指挥员,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军作战传统和战术优势,要多依靠谋略和战术,再辅之以火力,搞好步炮协同,做到有的放矢,提高火力杀伤效率,这才是我军该有的样子。

综合来看,傅将军的意思就是不要为了节约而节约,但不能过度依赖炮火,该火力覆盖的时候再来火力覆盖。两山轮战期间,我军炮兵一直对敌人炮兵具有碾压式的优势,许多炮位甚至到了长期固定不动的状态,因为敌人的反击火力实在是拉胯。

【我军炮位长期固定不动】

47军起初每天消耗炮弹超过120吨,为什么这么多,有时候一两名敌军出来透个气,上个厕所,都会招来我军铺天盖地的炮火覆盖,这实在是没有必要。所以47军军长钱树根才会说“浪费是惊人的”。到后来47军每天消耗炮弹降到了20吨,仍然百倍于敌。

所谓“穷则战术穿插,达则给老子炸”,火力运用得法,完全可以既杀伤敌人,又节约炮弹。如1984年的712松毛岭战役,我军消耗3400吨炮弹,歼敌3700余人,平均每0.9吨炮弹歼敌一人,远低于16吨炮弹歼敌一人的平均数。可见傅老将军的批评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