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江苏省考面试定于3月上旬,那么江苏省考ABC分类面试到底有何不同。

分级分类到底怎么考

1.凸显岗位特色。从命题特点来看,不同类别的题目的侧重点明显不同,尤其B类侧重具体执法考察,在题目中往往设置执法的工作场景,让考生根据岗位特点来处理和解决。C类侧重基层实务的考察,具体解决群众或基层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务实接地气。而A类属于综合管理岗,对综合分析能力,政策理解把握能力的要求更高,考官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考题的难度往往较大。

2.面试形式不变。江苏的主流面试形式有两种:一是传统结构化面试形式即“包干制”,4道题20分钟;二是备考室思考和面试室答题的形式,常规操作是“10+15”模式,即备考室内10分钟思考,答题室内15分钟答题。2022年江苏省面除了苏州地区是20分钟包干,其他地市均为10+1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省考面试形式统计)

ABC岗具体应该如何回答

A类

政府认知类

政府认知类在综合管理类试题中占据较大比重。考察内容是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考察的具体题型有现象类综合分析、观点类综合分析、演讲、漫画等。

工作实务类

综合管理类试题中的工作实务类题基本是从宏观角度进行命题,题干内容很少涉及专业知识。工作关系处理、情景模拟、规划事件处理占较大比例,同时,工作关系处理往往会让考生对题干中已有的处理方式进行评价,再让考生谈谈自己会如何处理。这种多问类的提问方式,要求考生审题要仔细,避免只答其中一问。

B类

政府认知类

行政执法岗的现象知识类试题更加侧重于从法治政府角度对基层群众的日常生活热点事件进行分析。更多的考察考生是否有大局意识、底线意识、秉公执法、柔性执法。

工作实务类

政府实务类试题在执法岗比重大,更多的是侧重从行政执法角人员的度出发,进行问题解决,体现基层公职人员的服务意识。例如,主管部门整顿落实饭店搬迁工作、清退建筑行业超龄工人,都是以执法人员的身份来考察服务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C类

政府认知类

乡镇、街道这类基层岗位的现象知识类试题更加侧重于乡村振兴方面的一些大政方针、以及基层群众的日常生活热点事件进行分析。更多的考察考生是否有扎根基层、服务百姓的意愿。

工作实务类

基层岗位的政府实务类试题,更多的是侧重从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出发,进行问题解决,体现基层公职人员的服务意识。例如,组织招聘方言调解员、解决群众打疫苗问题等都是从群众、基层日常生活角度考察服务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3年江苏省考笔试成绩1月中旬发布,面试定于3月上旬举行,感觉上还有些时间,但是,中间还有个春节,春节或多或少会占用点大家的时间,除去春节的时间,今年的备考周期对于大家来说会更紧张!

想要在面试考场上一举击败对手,就更要提前准备面试了!而省考面试想要准备的好,理论+练习缺一不可。理论好搞定,而开口练习却是很难做到。

今日小编整理了相关的面试模拟题模拟练习,宝子们准备可以从现在开始了

模拟题练习参考

【题目】

在国家全面脱贫攻坚战略和扶贫干部的支持下,A村已经实现脱贫,但是由于基础薄弱,有可能会出现返贫现象。作为该村的驻村书记,你将如何开展后续工作?

【参考作答】

后续工作的妥善开展,不但有助于强化弱项,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还能进一步深化全面脱贫的成色。具体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第一,进行调研,了解情况。我会召集村两委组织座谈会,进一步讨论我村的基础薄弱项、返贫苗头并翻阅资料,了解曾经的脱贫对象、致贫原因、脱贫方式等,期间详细记录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我也会实地走访村户,了解村民现在的收入来源、水平、困境以及需求;为了汲取经验,还会电话访谈邻村驻村书记,请教具体工作细则、注意事项、方式方法等相关经验。最后汇总调研结果,深挖返贫苗头,如:是否遇到种植技术困难、是否对国家下达的帮扶政策不甚了解、是否是“等靠要”思想作祟导致不愿配合工作等问题。

第二,根据情况,进行帮扶。结合我村具体薄弱环节以及调研结果,我决定从两个方面开展后续工作。一方面我们会通过宣传的方式,解决村民思想上的顾虑。比如召开村民代表座谈会、拉横幅以及上门走访的方式,告知大家我们虽然已经脱贫,但是未来会做到不脱帮扶、不脱监管、不脱政策、不脱责任,后期国家的优惠政策还是会进一步大力推广,详细落实的,一定会保证大家的生活质量平稳增长,而村干部也会帮助大家解决生活困难、及时反映问题,以此打消村民的顾虑。另一方面,我们也会在村里邀请养殖种植技术专家,比如无土栽培专家等,来村里进行无土栽培技术讲解,以解决村民面临的肥力和土壤问题;当然我们也会在村里组织培训会,给村民讲解直播卖货流程并培训操作方法,还会积极与平台、主播对接,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进一步拓宽村民的销售渠道。

第三,精准施策,避免返贫。对返贫迹象已现的村民要尤为关注,为此要组织村干部上门沟通,针对性了解致贫原因、脱贫方式以及现在遇到的问题、具体想法建议等。之后针对施策,通过情绪安抚、思想动员、匹配岗位、技能培训等方式从根源上杜绝返贫现象发生的可能。

第四,长效机制,效果保障。为了保障效果的持久性,日后会定期召开政策讲解会,方便村民了解国家的帮扶政策。并经常邀请种养殖专家做针对性的技术指导,进一步解决村民面临的技术性壁垒。针对我村的“基础薄弱”问题,我也会加大力度尽快强化,从硬件软件两方面进行完善调整。

最后,我相信只要真心为村民办实事、解决村民切实问题,就一定可以早日增强村落发展基础,避免返贫发生,提高村民生活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