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除夕,中南海厨师长陈汝明在菜肴上齐了之后,又跑到厨房里,偷偷摸摸地做了一道葱花饼。

只见他小心翼翼地端着菜肴,偷偷摸摸地进了食堂,将葱花饼放在一个看似随意、实则精心挑选的位置上——毛主席的面前。

年夜饭开始后,毛主席当即夹起了离他最近的葱油饼,这是毛主席那段时间最喜欢吃的食物。

怎料,毛主席咬了一口葱花饼,面色就不对了,他眉毛紧锁,眼神中露出一丝愠色,对着身旁的警卫员说道:“把程汝明叫来”!

等到陈汝明到了之后,只见毛主席就怒声喝问道:“你敢蒙我?”年夜饭桌上热闹、喜庆的气氛顿时一扫而空,桌上的人全都紧张地看着毛主席。

这个程汝明究竟是谁?毛主席又为什么发这么大的火?

图丨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蒙骗”毛主席

这件事还要从1959年开始说起,很多老一辈的人都知道,那段时间发生了三年自然灾害,有的人没有饭吃,到最后被活活饿死。而能够吃到麸糠这种食物,都算得上幸运了。

毛主席知道国家困难,于是以身作则,降低伙食标准,要求中南海厨师长程汝明不要做肉菜,给国家省钱。

程汝明知道后,犯了难,毛主席说一不二,脾气犟的性格自己是知道的,如果自己做菜时放了肉,毛主席一定不高兴,但是肉天然就比蔬菜好吃,而且营养也更丰富。

程汝明思考良久后,给毛主席做了好几种饼,有毛主席最爱吃的萝卜丝饼,还有葱花饼。

为了让毛主席更有食欲,程汝明还突发奇想,做了好几种萝卜丝饼,各个都得到了毛主席的表扬。

而他做葱花饼时就更加细心了,程汝明先从老家山东请人带家乡的大葱到北京来,又在做饼时加入猪油提香,这样做出来的葱花饼既有猪油香又有葱花香,毛主席肯定喜欢。

图丨葱花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果果然不出陈汝明所料,毛主席一吃就对葱花饼赞不绝口:“汝明,你真的会做饭,这个葱花饼看起来平平无奇,结果一吃到嘴里,满口留香啊”!

程汝明听完之后,虽然嘴上还是说着:“主席,这是我应该做的”,但他的心里早就乐开花了。

正当程汝明暗喜之际,毛主席说了句:“不过,你还有一点做的不好”。程汝明一听,顿时像被泼了盆冷水一般,他赶紧收起开心相,听着毛主席的指示。

“你这葱花饼总体做的很好,但是有一点不好,就是用了太多猪油了,现在国家困难,好多人连饭都吃不饱,我们还在这吃猪油,我这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啊,这样吧,你下次做葱花饼的时候放一点猪油就行了,省着点用。”

图丨猪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程汝明耳朵听着,嘴里应着,心里生出一丝丝感动,毛主席作为国家主席,不说吃点用猪油做的饼,就算是顿顿大鱼大肉,他也有这个资格,但是他为了节省国家的钱,还是拒绝这样,就连猪油也要少吃。

后来,程汝明虽然心里不愿意,但还是在做葱花饼时少放了一点猪油,毛主席吃完后,虽然还是赞不绝口,但程汝明作为一个老厨子,他知道猪油少放了之后,味道就差了好多。

那几年,国家经济困难,毛主席要处理的事务也越来越多,程汝明经常看到毛主席的房间直到半夜时,都还灯火通明。

望着这么劳心劳力的毛主席,吃的东西还都是粗茶淡饭,程汝明担心毛主席营养跟不上,就尝试请示毛主席,能不能给他做一点荤菜补补营养。

但毛主席听后,脸色一沉:“汝明啊,我不是说了吗,国家现在有困难,我们要给国家省钱,这种话,下次不能再说了。”

这坚决的态度,想必毛主席是绝对不同意程汝明做荤菜了,没办法,陈汝明只好收起自己的心思,只给毛主席做素菜。

图丨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转眼间,就到了过年,程汝明想着,一年最重要的时刻就是除夕了,年夜饭更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顿饭了,平时可以不做荤菜,但是要是除夕夜,桌上还见不得一点荤腥,这还叫过年吗?

程汝明想了想,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除夕夜当天,就做一点毛主席喜欢的菜肴,最后加上一道葱花饼就完事了。

但是这道葱花饼,程汝明可是费了不少心思。他在做葱花饼时没有加猪油,而是加了另一样东西——肉。

但毛主席曾经明令禁止他做荤菜,所以得让毛主席尝不出肉的味道,只把肉吃进肚子。

为了不让毛主席吃出肉味,他特意把猪油这项材料去掉,减少葱花饼中的荤腥,又将肉细心地切成小丁,然后和面团混合起来,这样就能让毛主席吃不出肉的味道。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图丨程汝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不知道是毛主席味觉实在灵敏,还是长时间没吃到肉了,毛主席吃了一口葱油饼,就敏锐地吃出了肉味,赶紧叫人把程汝明叫来。

程汝明一到食堂,就看到毛主席的表情严肃的很,筷子上还夹着一小块葱花饼。“你竟敢蒙我,你自己尝尝你做的葱花饼”,毛主席冷冷地说。

结果程汝明还没吃,毛主席又说道:“我三令五申不要做肉菜,你就是不听,现在国家有困难你……”

“主席,是我不对,我没听您的话,在葱花饼里放了肉。”

程汝明顿了顿,“但这也是有原因的,您每天日理万机,还不吃点肉补充营养,禁止我做肉菜,可是今天是除夕,就算吃不起饭的老百姓,哪家还不吃口肉呢”?程汝明说着说着,眼中渐渐生出泪花来。

图丨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虽然还余怒未消,但看着程汝明的真情流露,面色也逐渐缓和起来,毕竟程汝明这么做也是为了他的身体着想,但自己不吃肉的话已经说出去了,自己总不能食言吧。

望着满屋子的工作人员和警卫员,毛主席计上心头,神色缓和的说道:“汝明啊,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是我说过的话必须遵守。

这样吧,我吃了一块葱花饼,剩下的就给在座的各位都尝尝,大家都尝尝汝明做的“肉丁葱花饼”!”

现场的气氛终于又重新活跃起来,大家吃着“肉丁葱花饼”,满怀着希望。

图丨毛主席和程汝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终于,在毛主席的以身作则下,全国人民终于度过了困难。

国家脱离困境的时间虽然快,但并不出人意料,因为就连我们国家的首长都在以身作则,各级官员,地方百姓又怎能不齐心协力脱离困境呢?

后来,程汝明得知山东老家的亲人们基本上都恢复了生产和正常生活,他高兴地不得了,激动地说:“我又可以给毛主席做红烧肉了”。

毕竟在这几年里,毛主席很少吃肉,少数的几次还是因为程汝明的“诡计”。

说到红烧肉,就不得不说程汝明给毛主席做饭的另一个故事了。

图丨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改良红烧肉

毛主席有两大爱好,爱吃辣,爱吃肉,而毛主席最喜欢的肉菜就是红烧肉了,据说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学习时,就非常爱吃红烧肉,一个人就能吃掉半斤。

当时,程汝明刚刚担任中南海厨师长,自然要对各位首长们的饮食喜好做一些调查,因此知道了毛主席爱吃红烧肉这件事。

当他第一次给毛主席做饭的时候,就用心做了一道红烧肉,希望给毛主席留下一个好印象。

他做好红烧肉后,将红烧肉放到毛主席的座位面前,满心欢喜地等着毛主席的表扬。

不一会毛主席就来吃饭了,但出乎程汝明意料的是,毛主席的筷子竟然直接绕过了红烧肉,径直向其他菜伸去。

后来直到毛主席吃完一顿饭,这盘红烧肉竟然一筷子都没动。

图丨红烧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程汝明大为不解:“怎么回事,难道我做的红烧肉不好,”程汝明自己试了一块“不对啊,色香味俱全,毛主席怎么不吃呢,奇怪”。

过了几天,他又做了一次红烧肉,结果这次毛主席仍然不动筷子,这下程汝明不解了,他问道:“主席,是不是我做的红烧肉不好吃啊。”

主席连忙摆了摆手,说道:“不是,你做的红烧肉看起来很好,但是里面有酱油,所以我不吃。”

“主席,我这是按照您家乡的湖南做法做的红烧肉,酱油是必需的,您怎么会不喜欢呢?”程汝明更加不解了。

“哦,是这样的,原先我特别喜欢吃红烧肉,当初我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的时候,我就特别喜欢这道菜,但是后来我看到酿酱油的时候,酱油缸旁边有老鼠和虫子,之后我就不吃带酱油的东西了。”毛主席回答。

图丨酱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完毛主席的回答后,程汝明才恍然大悟,但他又想到,酱油就是制作红烧肉不可缺少的原料,现在毛主席不吃酱油,那还怎么做红烧肉呢?

他思来想去,在红烧肉里,酱油的作用是上色、增香、提升鲜味,如果不用酱油的话,那么就得用其他材料去代替酱油。

这其中,最难做到的就是上色的作用了,红烧肉经过酱油上色之后,颜色就会变好看,人也就更有食欲,现在没了酱油上色,就算味道一样,那也吃不出红烧肉的感觉了。

他思来想去,还跟人交流,最终从上海本帮菜中得知了一种上色的做法,将糖和水或者油一起炒制,炒制到一定程度之后,汤汁就会呈现酱油色,用这种方法来上色,那么就可以避免使用酱油了。

说干就干,他赶紧用新方法做了一道红烧肉,然后给毛主席端了过去。

图丨厨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这是我做的红烧肉,知道您不吃酱油,所以我用的新的办法做的红烧肉,您尝尝看”。程汝明说着。

毛主席一闻,果然没有酱油味,但是颜色和香味和普通的红烧肉区别都不大,毛主席尝试着夹了一块到嘴里,咀嚼着,脸上露出满意的表情。

“汝明啊,你真是会想办法,没有用酱油,还能把红烧肉烧得这么好吃,这道红烧肉,还真像我当年在第一师范吃的味道哇。”毛主席满意地称赞着这道红烧肉。

程汝明一看,心里高兴地不得了,毛主席终于吃了我做的红烧肉了!

之后,每次程汝明做红烧肉,毛主席都会很给程汝明面子,都将红烧肉吃的一块不剩,有一次,他还推荐程汝明去给外宾做这道红烧肉,足以看出毛主席对这道红烧肉的喜爱。

图丨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得到了毛主席表扬的程汝明也继续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他听说毛主席作为南方人,喜欢吃豆豉,而作为北方人的程汝明,对毛主席爱吃的湖南豆豉不太熟悉。

为了能够迎合毛主席的口味,程汝明特地去买了湖南豆豉,并且自己用豆豉试做菜肴。

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毛主席不吃酱油,喜欢吃豆豉,而豆豉也有增香的作用,能不能把一些传统菜肴中的酱油换成豆豉,这样毛主席或许会很爱吃。

说干就干,他把炒苦瓜中的酱油换掉,改成豆豉,这道菜刚刚端上桌时就被毛主席夹了一筷子。毛主席吃着,停顿下来,因为嘴里竟然有家乡豆豉的味道,毛主席的心里立马浮现出当年他在湖南生活过的日子。

“汝明啊,你怎么会想到用湖南豆豉来做菜的,做得真是不错。”毛主席又惊又喜。结果程汝明又端上来一盘豆豉辣椒,毛主席看到家乡味道,没等程汝明回答,便大快朵颐起来。

后来程汝明回忆到这段给毛主席做菜的日子,都会十分高兴,而程汝明之所以做菜如此好吃,这与他的经历有关。

图丨苦瓜豆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与毛主席结缘

1939年,年仅13岁的程汝明就前往天津当学徒,先后在好几家著名餐厅中工作和学习了十几年,最终他也凭借着实力获得了天津餐饮界的认可。

1952年,程汝明被指定给到北京来参加会议的外宾们配餐,受到了外宾们的广泛好评,因此他也获得了给毛主席做饭的机会。

两年后,正在准备开始一天工作的程汝明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原来,调度室里没有他的工牌。没有了工牌,他就不知道当天自己的任务,自己的工作也会受到影响。

正当程汝明急得热火朝天之际,同事提醒他:“你要不要去保密室找找看”?这“保密室”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保密室,而是给首长们乘坐的专列。

“怎么可能,我的牌子怎么会在保密室呢。”程汝明否认道,但同事很快就说:“反正你现在也找不到,不如死马当活马医,说不定在保密室就找到了呢?”

图丨程汝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程汝明来到了专列,结果一进专列,就有工作人员恭喜他:“你啊,真是好运气,你被调到毛主席的专列上工作啦!”

程汝明一听,脑子里“轰”地一声响,霎时间,他仿佛成了木头人,良久之后,他才缓缓回答:“真…真的?是不是弄错了?”

“怎么可能,你今后啊,就到毛主席的专列上给毛主席做饭吧”!工作人员高兴地回复了他。

就这样,程汝明正式与毛主席结缘,在列车上,也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图丨火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6年6月,毛主席正在长沙办公,一天,正是毛主席要从长沙乘专列来到武汉的时候。

程汝明得知毛主席会在午饭后出发,于是开始宰杀长沙地方给毛主席提供的武昌鱼。

结果刚刚把鱼杀完,正准备下锅的时候,警卫突然来提醒程汝明,毛主席马上要动身前往武汉。

无奈,程汝明只好把刚刚杀好的武昌鱼放进专列的冰箱里。

不久后,专列抵达武汉,此时正是中午午饭时间,陈汝明就用冰箱里的武昌鱼给毛主席做了一道菜,毛主席吃后,赞不绝口。

午饭后,毛主席到东湖游泳,游泳完后竟然还念着中午的那道鱼,于是挥笔写下了那一首著名的《水调歌头· 长江》,里面的经典句就是“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因此武昌鱼就因为毛主席的诗词打出了名气,但实际上这条鱼是长沙提供的。

图丨武昌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从1954年到1976年毛主席去世,程汝明一直负责给毛主席做饭,他就相当于毛主席的家人一般。

如果说起毛主席的饮食习惯,最了解毛主席饮食习惯的人不会是毛主席自己,而是程汝明。

曾经有人问过程汝明,什么是他一生中最值得骄傲的事情,很多人都认为程汝明会说自己曾经拥有“国宝级烹饪大师”的称号,这个称号十分稀有,全国也只有16个人获得过。

不料,程汝明拍着胸脯,自豪地说道:“我给首长们做了二十多年的饭菜,都是最干净,最安全,也是最好吃的。”

这个回答出乎意料,却合乎情理,虽然程汝明拥有这个全国少有的“国宝级烹饪大师”的称号,但这个称号有整整16人获得,而为毛主席做过22年饭菜的厨师,却仅仅只有程汝明一个人。

况且,毛主席是带领人们解放全中国的伟人,能够给这个伟人做饭,这怎么不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呢?

2012年3月14日,陈汝明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