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超在《新月旧时》里回忆,鲁迅曾在饭桌上大骂徐志摩是“流氓”,郭沫若听闻此事后说:“当然,鲁迅除了自己,什么人都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人们的印象中,鲁迅急暴尖刻,徐志摩儒雅平和,二人相差16岁,混的又是不同圈子,按理说不应该有过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鲁迅的责难,徐志摩也非常费解,他曾委屈巴巴地写信给周作人说:“令兄鲁迅先生的脾气不易琢磨,怕不易调和,我们又不易与他接近,我与他虽则素昧平生,并且他似乎嘲弄我几回我并不曾还口,但他对我还像是有什么过不去似的,我真不懂,惶惑极了。我极愿意知道开罪所在,要我怎样改过我都可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难看出,徐志摩的措辞和口吻是十分谦卑的,言语间带着哭腔和卑微。但这并没有阻碍鲁迅的继续发难。不久后,鲁迅又在《集外集序言》里公开说:“我更不喜欢徐志摩那样的诗,而他偏爱各处投稿,《语丝》一出版,他就马上来了,有人赞成他,登了出来,我就做了一篇杂感,和他开一通玩笑,使他不能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志摩已经表现得如此弱小卑微了,鲁迅还是不依不饶,这到底是什么仇什么怨啊?事情可能还要从“音乐论战”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4年,徐志摩翻译了波特莱尔的代表诗作《死尸》,发表在《语丝》杂志第三期,并写了一篇《题记》。在这篇《题记》中,徐志摩把宇宙、人生、思想、万事万物都归结为音乐,就连“战场上的炮,坟堆里的鬼磷,巷口的那只石狮子,我昨夜的梦……”也无一不是音乐。“你听不着就该怨你自己的耳轮太笨,或是皮粗,别怨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正值民族危亡之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徐志摩看不见人间疾苦,矫揉造作的文风,自以为是的强调,惹怒了愤世嫉俗的鲁迅,遂写了一篇《音乐?》批评徐志摩,讽刺他如小雀一般“唧唧啾啾地叫,轻飘飘地跳”,笔锋尖刻,手法辛辣,极尽挖苦之能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志摩终究不是鲁迅的对手,迫于舆论压力,他后来在出版《志摩的诗》时,删掉了《死尸》的序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以为这就完了?并没有!紧接着,鲁迅又在《语丝》杂志第四期上发表了白话文打油诗《我的失恋》,讽刺徐志摩与林徽因之间的混乱男女关系,一时成为民国文坛头号八卦,几乎让徐志摩颜面扫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难看出,鲁迅既不喜欢徐志摩的作品,也不喜欢徐志摩的人品,二人是典型的道不同不相为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1931年,当鲁迅在《时报》上得知了徐志摩坠机身亡的消息,他深感震惊与惋惜,虽然未发表只言片语,却从报纸上剪下了关于空难事件的报道,默默留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