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新10条已经在全国各地都稳步推行下去了,不管怎么说,目前的中国已经处于“后疫情时代”了。

虽然不可否认,目前很多地方仍然处于疫情的高峰期,街道冷清、医院却人满为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我想很多人都会有这个判断:再等几个月城市各个街道景点的人气就会回来。甚至在近几天一些比较知名的景点,游客数量就已经不少了。

那么在“后疫情时代”哪些行业即将焕发出新的光彩呢?在这里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的浅薄见识。

一,餐饮旅游业

虽然说餐饮业和旅游业不能混为一谈,但是两者往往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在这里我就将他们两者混在一起说了。

有不少的网友在网上反映现在放开之后餐馆的人甚至还没有不放开的时候人多了。

现在根本没有人愿意出来吃饭,生意甚至比以前还有差呢。

可是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再坚持几个月就非常有可能迎来反转。

以美国为例,2021年夏天美国选择全面躺平,随后餐饮业出现强劲复苏。2021年全年,美国餐饮业营收额同比增长34%,高于总体零售业增速15个百分点。

到了2022年美国餐饮业的恢复还在持续,2022年1到11月份,美国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7%,高出总体零售业增速7个百分点。

在这里面有疫情时候重创了餐饮业,使得美国餐饮业处于历史低值的缘故,但是也不可否认放开政策对于美国餐饮业极大的帮助。

而中国当前的餐饮业也与美国躺平之后的餐饮业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所以做餐饮业的很有可能吃到“后疫情时代”的第一波经济发展的红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旅游业也同样如此,现如今中国不但各地之间出行限制减少了,甚至对于外国的限制也减少了。在近几天都有不少的旅游景点呈现出人山人海的状况,更别说几个月之后人们对于这种情况会更加习以为常,旅游业的恢复恐怕比餐饮业恢复的还迅猛。

毕竟人们不管怎么样都要吃饭,所以餐饮业受到重创程度远远没有旅游业深。同时反过来看这也意味着旅游业的恢复空间比餐饮业的恢复空间要大,

例如携程数据显示,12月第3周,北京至三亚机票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46%,机票均价同比增长14%,酒店预订量同比去年同期增长30%。

与之相对应的,是三亚机场进港旅客数量在12月23日达到单日2.5万人次,为近8个月来的最高峰,更是比11月份的5000人次翻了两番。(当然这相对于历史高峰期,旅游的人数还是显得很少)

餐饮旅游业的从事者再过几个月可能就会缓口气儿了,相信其业务慢慢的恢复到疫情之前绝对不是问题。

二,医疗保健养生行业

在经历了核酸和购买药品的两波热潮之后,我想很多人都更加了解到医疗行业的其中蕴含的宝藏空间。

我们普通人觉得“缺药风波”中抢药实在是太困难了,药品的价格实在是太贵。

但是这对于药企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在这两波浪潮里面很多核酸公司和药品公司都赚得盆满钵满。

核酸公司虽然在股市上表现的不好,但是往往因为核酸业务的暴涨,很多核酸公司过去一年的利润甚至超过了10个亿。

而与疫情有关的药品厂商也赚的不少,比如生产连花清瘟胶囊的以岭药业在今年市值足足上涨了几百亿人民币,也成为了这次风波中不小得赢家。

且在前一段时间“科技与狠活”风波之中,很多人更加重视自己的食品是否含有添加剂,这也意味着人们更加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了。

多重因素的影响之下,很有可能中国的医疗养生保健行业又会迎来一个大发展。

即使疫情的已经退却了,与疫情有关的医药公司可能没有原来那么赚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东边不亮西边亮,医疗养生保健领域涉及的产品和方面还是很广的。

该行业也是以肉眼可见有着明显的发展空间,但是说实话该行业的入行门槛比较大。像餐饮旅游业很多普通人都会从事,但是想进入医疗养生保健行业,除非是做员工,恐怕大多数人都没有机会参与到这次盛宴之中。

三,房地产行业

虽说普通人并不想让房地产行业再度崛起,毕竟房价在大多数人看来都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压力,甚至有可能掏光父母和自己的钱包还要贷款才能买房。

可是根据公开信息和现实情况,房地产行业明显的是要重新恢复和发展。

2019年,那一年中国房地产业还在高歌猛进,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增长近期10%。但是后来迎来疫情,人们手里都没钱了,房地产行业的供需极不平衡,导致了房地产行业的龙头公司纷纷发展受挫。

当然,恒大已经没有救了

今年中国只有20家房地产企业卖出了超过千亿人民币的房产,要知道去年有43家。除了大房企不好受之外,小房企的数量也相对于过去也大幅度就减少,第二阵营(500-1000亿)企业23家,较去年同期减少2家,销售额均值636.1亿元。第三阵营(300-500亿)企业28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0家,销售额均值372.8亿元。

但是这种情况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很有可能被扭转。

在万科股东大会前夕,国家高层发声,强调“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是时隔20年,房地产再度被国家认定为支柱产业。

与此同时,各大房地产龙头企业都得到了一笔银行、金融机构的不小融资。

比如前一段时间的碧桂园公司得到了其他银行将近1500亿人民币的贷款,而在今天又传出来了一个融创150亿境内债重组方案通过的消息。

不管是从政策来看,还是从企业的发展与相关产业的扶持来看。房地产确实有多种印象要重新崛起的趋势。

在这里面唯一的变数就是消费者的购房意愿不强,但是这个变数有的时候说他强他强,毕竟可以影响占据中国上下产业链将近14%的房地产业务的发展。说他弱他也弱,只是舆论,在有的时候很容易顺风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