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秦刚走马上任中国外交部部长一职,在个人社交账号上连发三条推文,表示自己即将结束中国驻美大使任期。

资料图
但面对日趋复杂紧张的中美关系,谁来接任中国驻美大使一职,顿时备受关注。

不容易的18个月
拜登上任以来,对中国的态度可谓是一边冠冕堂皇,一边极致打压。
美国为了维护其世界霸权,在拉拢盟友上可谓是下足了功夫,拉着北约欧盟刺激俄乌冲突,牵头西方几国在南海“航行自由”,恶意窜访干涉中国台湾问题,但同时却又厚着脸皮寻求与中国的贸易合作解决其国内经济危机,要求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站队,要求中国在气候问题上加强与美国合作。
但实际上,美国在亚太地区鼓噪“中国威胁”,打压海外中企,用芯片钳制中国,刻意围堵中国,在美国政坛更是以“对华强硬”作为政治正确,所以在这样高度紧张的大背景下,中国驻美大使十分被动,难当。

资料图
但秦刚却在这个位置上化被动为主动,以强势而积极的态度在美国展现中国态度。
曾担任外交部发言人的秦刚,有着十分丰富的与媒体相处的经验。抵达华盛顿当天,秦刚立即召开了媒体见面会,12分钟中英文演讲一气呵成,坚定表态,“共同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常发展轨道,让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和平共处的中美相处之道有可能变成现实。”
入乡随俗,顺应美国媒体生态环境,正如网络上流行的“用魔法对抗魔法”。
面对咄咄逼人又充满偏见的美国媒体,秦刚选择以不同形式媒体发声,有恶意剪辑关键信息和隐藏重点的广播媒体,他就选择不能随意删减的电视直播,有带着目的和诱导问询咄咄逼人的主持人,他以礼貌又不失风度的回答表达了中国秉持的观点态度,让美国人了解中国、明白被美国媒体刻意变形的是非曲直。

资料图
疫情期间,秦刚通过视频会见了美国各界领袖、各大智库、商界团体、华人华侨、留学生等群体,又亲身“走遍美国”切身体验当地文化,开农用机、参加棒球赛、NBA首秀投篮术,这种互动给美国人留下了极为友好的印象。
正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甚至会闹出“台湾曼谷”的笑话一样,美国大多数人对中国是不了解的,会被所谓的“中国专家”所误导而对中国产生偏见。
十八个月时间,秦刚用“秦氏幽默”,用美国人能听懂易接受的方式重新向美国介绍了中国,又以犀利且接地气的发言回击了那些美媒对中国的恶意造谣和鼓噪,以正视听。

谁来接任
但秦刚结束任期后,美国打压中国的局势依然不乐观,所以谁来接任中国驻美大使,备受各界关注。
驻美大使责任重,任务重,不仅要履行驻外大使的所有职责,还要用外交手段灵活处理中美关系,化解两国间的矛盾和分歧。

资料图
从历届的中国驻美大使来看,担任这一职位的大使都有长期从事外交工作的经历,有丰富的外交经验。而且,与驻其他国家的大使非常不同的是,中国驻外大使是副司级以上,但前8位驻美大使,都是在职在岗有实职的副部级官员,调动到驻美大使的岗位上。
所以在被问到谁将接任秦刚成为新任驻美大使,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仅透露继任者将在履行必要程序后赴任,因为这一选择还包含着对中美之间目前复杂局势的抉择处理,眼下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新任驻美大使将是位副部级官员。(晋玄)
延伸阅读:
2022年最后一个工作日,中国新一任外交部长获任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于12月30日的决定,免去王毅兼任的外交部部长职务,任命秦刚为外交部部长。

资料图
外交部网站12月30日晚间发布了最新的部长致辞。新任部长秦刚表示,我们将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全力保障中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
公开资料显示,秦刚,男,1966年3月生,天津市人,大学毕业。曾任驻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使馆参赞,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外交部发言人,驻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使馆公使等职。2021年,秦刚任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
中共二十大后,外界普遍预测, 56岁的秦刚将是中国新一任外长的热门人选。中共二十大期间秦刚当选中央委员,外界注意到,他是中国外交系统唯一跻身中央委员的副部级官员,也是首名在任期内跻身中央委员的驻美大使。
今年12月6日,秦刚应邀出席美中贸委会年度晚宴,并获颁“杰出贡献奖”。他在演讲表示感谢。彼时,《星岛日报》报道称,秦刚在演讲中“暗示”自己或将回国。秦刚当时表示,“在美工作这500天来我同美工商界保持了密切交往,收获了很多友谊,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帮助”。此次演讲中,秦刚开玩笑说:“感谢(美中贸委会)葛士柏主席对我的热情介绍。但你忘记了一点,你没有说秦刚大使是‘战狼’。”相关表态也让外界加深了对这位驻美大使的印象。
目前,中国驻美大使馆官方网站上,涉及秦刚的最新一则消息是其12月26日在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发表题为《中国的世界观》的署名文章。秦刚指,再过100年,中美仍然会是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道路不同的两个大国,但双方同处同一个世界,需要也完全有可能通过相互倾听,拉近对当今世界的根本看法,探索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相处之道。中国人民期待美国人民作出正确的选择。
12月28日,秦刚发布了自己在NBA现场投球的视频,并写道:第一次在NBA比赛中尝试投球,这延续了我们之间的特殊关系。1979年中美两国建交后,华盛顿奇才队是第一支访问中国的NBA球队。
驻美500多天,秦刚如何推动中美关系发展?

资料图
时间回到北京时间2021年7月29日凌晨,美东时间28日下午,秦刚赴美国履新,并发出了到任后的第一条推特:“已抵达美国,期待在这个国家接下来的时光。”
当晚,秦刚大使甫抵华盛顿即向中美媒体发表讲话,并对在美中国留学生、全美侨胞致问候信。
任驻美大使期间,秦刚的每一次公开露面都备受关注,亮点频频。
2021年8月12日,驻美国大使秦刚会见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舍曼。舍曼欢迎秦刚大使来美履新,表示美国务院将为其履职提供便利和支持。隔天(8月13日),秦刚通过视频会见美中贸委会会长艾伦,会见中,秦刚强调中美经贸合作是互利共赢的。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会越来越大。希望中美两国工商界继续加强交流合作,为双边关系良性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
此后的五百多天里,秦刚会见了美国国务院亚太事务助卿康达(2021年11月19日)。在不久前的12月15日,秦刚会见美国财长耶伦。双方就落实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以及共同关心的双边和多边经济财金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秦刚驻美任上亮点纷呈。作为中国政府在华盛顿的代表,秦刚在重大议题上有力地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在和美国政府打交道中,直接坦率地阐明中方立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张腾军对深圳卫视直新闻表示,他印象最深刻的是秦刚500多天任内与美国各界、各州的密切交往,既促进了中国对美国各界的了解,也增进了美国社会对中国客观准确的认知。“这对讲好中国故事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兜底了当前复杂的中美关系。”张腾军说。
媒体友好,展现中国外交官鲜活形象
上海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黄靖认为,秦刚出任中国外交部长是“意料之中”,也是“众望所归”。黄靖向深圳卫视直新闻表示:“秦刚任驻美大使的时间不长,但很快打开了局面,是一位真正的外交官。他讲话有章法、不怯场,不管各种刁难的问题他都会回答。游刃有余,也有十足的能力。”

资料图
不过,黄靖也认为,当前中国和世界都处在转折期,中美关系仍然存在不确定性,此时秦刚履新任务繁重。“在一个动荡的年代,要维护中国对外关系的平稳发展,要维护中国周边一些安全环境的平稳,特别要保持住中美关系至少能够可控,不要下滑到不可控的局面,确确实实非常具有挑战。”
深圳卫视直新闻注意到,秦刚是一位非常media-friendly(媒体友好)的驻美大使。不完全统计,驻美期间,秦刚曾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面向全民”(FACE THE NATION)节目主持人玛格丽特·布伦南直播采访,半岛电视台英文频道“底线”(The Bottom Line)栏目主持人、美国“旗语”新闻社及《国会山报》特邀编辑克莱门斯(Steve Clemons)专访。今年8月16日,秦刚大使在华盛顿接受路透社、美联社、彭博社、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纽约客》、《国会山报》、POLITICO、AXIOS、“防务一号”等美国主流媒体联合采访。
“(秦刚)利用这些平台,在中美关系的重大议题上阐明了中方立场。一定程度上,软硬皆施、刚柔相济。在核心利益上坚定中方立场,同时也传递中国声音。”张腾军认为,这也是秦刚接美国“地气”的表现。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勇观察到,秦刚在中美关系跌入谷底的背景之下上任。2021年,拜登刚刚入主白宫,其对华政策并没有较前任特朗普时期做出实质性的改变,仍将中国作为第一竞争对手和威胁。在此,秦刚在美国一年半的时间里,在推进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方面卓有成效。
“中美双方的高层关系、顶层构筑、领导人之间的沟通,一年多以来都取得了难得的成绩,这与驻美大使的工作,从中联络协调是分不开的。”王勇对深圳卫视直新闻表示,驻美任上,秦刚加紧做美国社会的工作,与美国的精英层、工商界、老百姓甚至是美国的小学生都有交流。驻美期间,秦刚能见度高,亲和力强,很好地代表了崛起中的中国,一个充满自信的中国。
“中美关系当前坚冰还没完全打破。”王勇指出,秦刚与发达国家打交道的经验丰富,在驻美大使任上展示了卓越的能力,精准把握了中央政策,同时也开展了诸多工作。既有讲原则立场一面,也有比较柔软的身段和亲和力。“相信他可以给中国外交特别是二十大之后的调整、稳定大国关系,作出很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