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要强调一个基本观点:持续已三年多的新冠疫情,整体而言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天灾”,从世界范围来看,无论从应对策略、执行力和效果来看,中国政府的表现可以说是名列前茅的。特别是在2020至2021年应对新冠原始毒株和德尔塔的防疫表现,堪称完美,这是任何人也无法磨灭的基本事实。

然而,进入2022年,当新的奥密克戎毒株成为主导,一年来,从常态化核酸到所谓的“精准防控、动态清零”,再到年末的突然全面放开,其中策略与执行中出现的问题,是值得好好反思的。

此前,某位“首席专家”在谈到“新十条”时指出:如果把“新十条”提前到2022年年初,中国大陆就会多死亡86.6万-103.9万人,出台“新十条”的时机“恰到好处”。然而不幸的是,根据当前各地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些“死亡”并没有得到避免,而是正在发生,数据可能不会低于该专家的推测。

换言之,2022年一整年的防疫,很可能是“防了个寂寞”。

当然,如今做出这样的判断,可能是一种“事后诸葛亮”。然而,当2021年年底起,奥密克戎毒株开始成为新冠主导后,全世界各地的相关数据均表明:相较于原始毒株和德尔塔,奥密克戎的传染性更强,几乎“防不胜防”,而致病力已经大幅下降至流感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使国外的数据没有可比性,今年4月的“大上海保卫战”中,张文宏医生团队跟踪了超3万名感染者数据,得出了这样的重要结论:风险组无症状比例为76.2%,非风险组无症状比例为78.6%,3万多名感染者中,发展到重症的仅22例。

当然,这样的数据,与我们今天感受到了90%以上的人群出现明显症状,有着很大的差距。出现如此大的反差,笔者认为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气温因素,此次奥密克戎的流行,人们普遍感受的是“寒症”,而冬天本身就是各种呼吸道疾病流行的季节,也是高龄老人容易去世的时节,寒冷与疫病可谓“相辅相成”,加大了疫情的威力。

二是疫苗因素,大多数人在2021年年底前后,注射了第二针或者第三针疫苗,在2022年上半年,疫苗的保护效力尚在,而到了2022年年底,疫苗的保护效力显然已经所剩不多。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新十条”出台的最佳时机,是在今年夏天,大约是在高考过后。实际上,在经历了今年4月“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上海抗疫后,有关方面的防疫专家理应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提出由“防感染”到“防病症”的策略转变,加大相关药品和医疗资源储备,抓紧补打疫苗,在6月前后进行“有序放开”。而不是继续采取“常态化核酸”,推行所谓“既要...又要...”的不切实际的“精准防控”政策。

因为这些政策的推行,加之执行上的“层层加码”,不仅使我们的经济复苏与发展耽误了半年,而且“不明不白”多做了大半年核酸,核酸检测相关企业挣得盆满钵满,地方财政却背负了巨大的负担。最后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被动地仓促地进行“全面放开”,以至于一些基本药物都没来得及做好储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责任在谁?“防疫专家”们难辞其咎。纵观疫情中一些专家的言论,我们发现他们提出观点和论断时,不是基于科学的分析和客观的事实,而是在进行所谓的“揣摩上意”,根据其所“揣摩”的“上意”提出观点,反过来又会误导决策层的决策。而实际上的“上意”,其实真正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是完全坚持实事求是的,是开放包容的。

我们常说,我们这样的体制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而发挥这一优势的前提在于,有一批各个领域的专业的专家学者,抛开个人私利,提出正确的决策依据,才能把“大事”办好。否则,也有可能成为“集中力量办坏事”,毕竟,类似“大跃进”这样的教训并不算太遥远。

希望我们这个时代,少一些“揣摩上意”的、明哲保身的、贪慕名利的所谓“专家”,而更多埋头苦干的、为民请命的、无私奉献的专家能够得到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