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调“理”顺

——南安法院推动诉源治理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月3日讯 “法官要不您再和他说说吧,我们都想争取庭外和解。”近日,在一起知识产权系列案件中,南安市5位网店负责人向南安市人民法院立案庭提出了自己的诉求。

承办法官在了解案件情况后发现有较大和解可能,故委派南安市联合调解中心,开展诉前联合调解工作。最后经过法官主持、被告积极配合,双方顺利达成和解,5位网店负责人均表示愿意进行道歉和赔偿。

“我们将矛盾纠纷化解挺在诉前,坚持诉源治理与诉非联动相衔接,切实满足新时代基层人民群众对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需求。”南安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庭长陈渲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今年以来,南安法院进一步发挥基层法庭作用,坚持“枫”调“理”顺,即大力践行“枫桥经验”、最大限度发挥“调”解作用、坚持以案释法说“理”、力争“顺”利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为高效实现矛盾纠纷从受理到化解,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南安法院坚持把非诉调解机制挺在前面,建立诉非联动中心,整合各类法律服务资源,充分发挥调解、公证、仲裁等作用,形成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合力,用专业队伍和专业服务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低成本解决问题的矛盾纠纷化解通道。

此前,该院联合司法、公安、市监、住建等部门,成立诉非联动中心,构建起“一部门协调、多部门协同”的诉讼与非诉讼联动工作格局,实现诉讼调解与行政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有机衔接。与南安市委政法委、司法局共同出台《关于全面推进“1234”诉调对接工作的实施意见》,吸纳商会、物业协会等第三方机构、行业组织参与调解,实现消费纠纷、金融债权追索、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等快速化解。搭建“五员三室”联调联解平台,建立代表委员调解工作室、人民陪审员工作室、法官工作室“三室”,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陪审员、基层网格员和人民调解员“五员”参与诉讼调解。

今年3月以来,该院选派员额法官挂钩全市“党建+”邻里中心,设立了党员法官工作室5间,推进全市“无讼社区(村居)”建设,在省身村揭牌了“邻里法庭”,开展“法护邻里”专题普法20余场,接受法律咨询100余次,依托邻里法官工作室调解基层矛盾纠纷50余起。

10月25日,南安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许良才主持了南安市石材行业协会政协委员履职解纷室揭牌仪式,该解纷室当天投入使用。

村民有矛盾找邻里法官、企业纠纷就到行业法官工作室……矛盾纠纷就近就地得到化解,有效降低人民群众、各主体单位的调解成本,为实现“高质”诉源效能和基层践行“枫桥经验”不断探索新途径。

据统计,今年以来,南安法院一审诉讼案件数量呈下降趋势,各类案件新收同比下降5.4%,全院案件调撤率达41.99%,同比上升4.61%。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人民群众的纠纷小事,亦是基层治理的诉源大事。南安法院发挥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主力军作用,不断聚合资源推进诉源治理,强化诉非联动,将矛盾纠纷化解挺在诉前,让“枫”调得以“理”顺,为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倾献司法力量。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