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一年忍不住关注一下波兰。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殖民地独立方式。似乎有一些国家是通过扩张来独立的。一战后,波兰独立,立马扩张起来,企图建立海间联邦。复兴历史上最强大时期的波兰。让人非常好奇,波兰哪来的这么大野心。突然意识到这种方式是一种思路。在殖民地国家中,如果殖民地版图比自身要大,独立后的国家也是希望继承这种版图的。这里分析一下这种心理的现实原因。

海间联邦的狂想曲

毕苏斯基成为波兰领导人后,苏俄内战还在进行中,此时波兰产生了打劫苏俄的心思。苏俄当时能控制的地盘有限,白俄似乎战斗力更强。苏俄为了稳住敌人大量进行政治承诺。当时,在中国流行列宁废除所有帝国主义条约的美好的传说即由此而来。毕苏斯基在苏俄的欺骗中似乎认为波兰可以获得很多领土。波兰在被灭亡的100年中,多次发动起义期望从俄罗斯庞大的身躯中获得独立。不知道,是否有人记得诸葛亮的隆中对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待天下有变”。这五个字从后面的历史的确发生了。波兰人民在争取独立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只依靠波兰自身的力量很难取得成功。那么“待天下有变”就成了一种可以期望的机会。

时机,时机,时机成熟才能风起云涌。抗日战争时,中国面对亡国危机,建立了统一战线。波兰也是相同的思路,希望建立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统一阵线。大家一起努力,团队一致。从沙俄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这个理论在实践中似乎没有任何价值,后面慢慢演变成一种国家组织形式。也就是海间联邦。所以,为了实现这个构想,刚独立出来的波兰选择侵略和他们一起独立的兄弟。这是非常匪夷所思的举动。以至于我长期无法接受这一事实。波兰,一个刚独立的国家,立刻发动了侵略战争,扩张领土,开始追求生存空间和地缘安全。缓过来的苏俄开始企图恢复沙俄的领土,不可避免地与波兰发生了战争。波兰一直被平推到华沙城下。波兰人民用自己的血证明了自己真的很想独立,不想加入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苏联也用自己的能力证明了自己的战斗力,让大部分的沙俄领土得到保存完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对殖民思维的承继

印度独立后做的事情,中国人都了解过一些,这里只说一件事,尼赫鲁曾经邀请缅甸加入新生的印度。原因也比较简单,尼赫鲁认为世界都向往印度,愿意倾听印度的声音。尼赫鲁曾经在万隆会议上以导师的态度指导过周总理,这让周总理非常生气。大体上如此,独立后印度与南亚周围国家签订了条约,外交接受印度的指导。本质上其实是承认印度对英帝国的权力的继承。不过,印度当时以道德模范自居,加上军事实力一般,没有大规模使用暴力,斯里兰卡和缅甸都没有加入印度。印度将心思都放在巴基斯坦和中国上面。

在独立20年后,中国忍无可忍,最终选择教训一把印度。实际效果比较一般,印度依然使用政治控制和移民的方式控制了南亚次大陆上面的小国。印度不仅不觉得英国的统治是一种伤害和羞耻,还认为英国帮助印度实现了历史上第一次统一,将印度由一个地理概念变成一个政治实体。英国将印度视作日不落帝国的核心利益,为了保卫印度,英国在印度在一边建立了缓冲区,这个缓冲区的思路被印度完整继承下来,继续作为国策使用。印度,的确不一般,是二战后仍然在扩张的国家,在西方拥有和平天使一样的形象。印度对西方那一套非常熟悉。比如苏纳克一个印度人成为了英国首相。

中南联邦下的越南

越南独立后,做起来了霸主的迷梦,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越南共产党创始人是谁?是胡志明?错,胡志明是印度支那共产党的创始人,这个党某种意义上是当时法属东南亚的统一政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越南的独立其实是第一步,实现老挝、越南、柬埔寨的统一领导是重要纲领之一,甚至中南半岛的统一也是目标。这里,就不必再为越南进攻柬埔寨感到不可思议了。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原因是法国将这三个国家整合在一起,当时这三个国家都在法国的统一管理下。在人员、思维、政策影响下,殖民地会产生趋同的心理,甚至殖民地内部也有层次或者鄙视链的。殖民地人民也需要建立更广泛的战线来团结更多的力量。人多力量大,独立才有可能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殖民力量是之前国家扩张的延续

波兰历史上强大过,独立后,期望恢复历史的荣光。印度独立后依然执行英国的殖民政策,因为这种政策是有利于印度的。越南成为殖民地前就在和柬埔寨争夺湄公河流域。无论是波兰、印度还是越南。他们的宗主国所实行的政策往往也是自己利益展现,他们的宗主国也是自己强大的影子。宗主国所作所为正是自己强大后想要做的。波兰想要夺回历史上那个强大的波兰所控制的领土,所以,波兰对立陶宛有特殊的感情,就好像一个男人富裕后第一件事想打听一下村里的小芳现在在哪里?波兰只是想重温一下立陶宛,立陶宛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大体上就是这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