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带队完成一项技术攻关,老板奖励他10万元。正当他沾沾自喜的时候,人事经理对他说:这钱你怎么好意思拿?很快,老马就明白过来,意识到:又要和老板斗智斗勇了。
老马在一家机械公司担任技术员快10年了,不久前,公司技术经理老朱主动辞职,老板点名让老马暂行技术部负责人职务。
老朱在公司人缘很好,技术也过硬,为什么会主动辞职呢?这和老马有很大关系。
今年上半年,技术部一直在从事一项智能化改造任务,但一到关键时刻就出现“瓶颈”,老马觉得可以转变思路,换个方向攻关,但老朱不仅不同意,还一反常态屡次批评老马。
这让老马很不服气,于是就找到老板告状,老板命令老朱采纳老马的建议,并在一个月内完成技术攻关。
没想到老朱也发了火,丢下一句:“我不干了,你爱找谁找谁,反正我不做。”随后就辞职了。

老朱走后,老马为了证明自己,带着团队连续奋战15天,终于完成了技术攻关,第一台“全自动”样品推出后,老板当即表示要奖励技术部20万元,其中奖励老马个人10万元。
老板还希望技术部再接再厉,继续进行研发升级。
老马很激动,不过他的心中始终有个疑问:他提出的技改方案并不复杂,为什么作为技术经理的老朱顽固地不采纳。
随即,老马去领那10万元奖金,在财务室遇到人事经理,于是就热情地打个招呼,顺便请他晚上一起去聚个餐,没想到人事经理的脸一沉,说:“没心情!”
老马的笑容一下子僵住了,他看到财务的脸色也不好看,不禁哑然失笑:不就是我拿到奖金,你们没有吗?把嫉妒放在脸上,真是太过分!
人事经理让财务暂时不发这笔奖金,说是老板交代的,等技术成果应用没有问题时,再兑现。
老马有些生气——这不是想赖账的节奏?但他对自己的技术成果很有信心,所以就傲慢地告诉人事经理:“我接受检验,一定会让你心服口服。”
几天后,老马正在指挥研发系统改良,突然闯进来十几名车间工人,围住他就骂,还差点把他桌子掀了。其他部门的人也纷纷前来围观。
原来,由于技术部前段时间开发的智能化系统非常有成效,基本可替代人工操作,公司已不再需要那么多工人,有小道消息说公司即将裁员,车间超过40岁的工人全部要回家。
不知谁起了个头,大家就一起来到技术部“兴师问罪”。
老马一听傻了眼,他夜以继日地进行技术攻关,本意是提升生产效率,没想到在老板眼中,就成了裁员的大好理由。
话虽如此,老马还是有些不服气,下意识地反怼道:“谁让你们不学习,被淘汰还能怨我?老板怎么不开除我?”
“小马,你说的是不是人话?”一名老工人上前猛拍了一下桌子,“我们没有学历、没有技术,就活该饿死?”
另一名工人则说:“我上有老、下有小,你们能不能把技术开发缓一缓?和朱经理以前一样,慢慢来!”
老马像是被人猛击了一掌,眼前一阵发黑,他这才明白老朱为什么始终不采纳他的技改方案,非要使用难度最大、耗时最长的那个做法。
很显然,这样的选择既不违背老板的命令,也不损害同事的利益,可惜这种“两全其美”,被老马的“一意孤行”破坏了。

这时,老板带着人事经理匆匆赶来,看到地面一片狼籍,脸色微微一变。
老板劝大家冷静,说:“是谁乱嚼舌头的?我是老板,我说了算!大家不要相信小道消息,都回去干活吧!”
众人一听,将信将疑地散了。
老板拍了拍老马的肩膀,说:“不要受干扰,我不会亏待你的。”
随后,他转身对人事经理说:“我先走了,你和马经理谈谈心!”
老板走后,老马平复了一下心情,似乎明白了什么,于是冷冷地对人事经理说:“小道消息是你传出去的?”
“没有老板的命令,我会这样做?”人事经理淡淡地说道,“你现在知道老板的用意了?那10万元还好意思拿吗?”
老马的脸涨得通红,不知该说什么好,良久憋出一句:“老板让你找我谈心,就说这个?”
“当然不是!”人事经理说,“老板准备立刻兑现你的10万元奖励,条件是你答应做一件事!”
“什么事?”老马心中不由一紧。
“老板放出小道消息,是想试探一下咱们员工的反应,没想到有些失控,所以必须要找个人背锅。”人事经理不客气地说,“委屈你一下。”
老马有些无奈,问道:“怎么个背锅法?”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人事经理淡淡地说道。

不久,公司实施员工大调岗,不少车间工人被调整到销售部门,每月只拿2000元底薪,其余都要靠业绩提成。
工人们不愿意,就去人事部闹,人事经理向大家解释:按照技术部提交的方案,车间将有大半员工要被智能化设备取代,老板考虑到大家不容易,所以没有听从某人裁员的建议,而是改为调岗。
如果大家对这样的处理仍不满意,那就没有办法了。
大伙儿一听,觉得调岗比裁员确实要好太多,所以对老板充满了感激,同时也更加痛恨老马了。
老马有些哭笑不得,他知道,所谓的“调岗”只是暂时的,老板的最终目标是迫使这些工人主动辞职。
他想为这些工友做些什么,却又不知从哪入手。
于是他打电话给老朱,诉说着这段时间的苦闷,并诚恳地向老朱道歉。
老朱听后,哈哈大笑,说:“设备再智能,也得听人指挥,你有办法提高生产效率,自然也有办法降低!”
同时,他还告诉老马:人事经理那个人良心还在,有困难可以找他。
老朱的话让老马有些吃惊,但回想起人事经理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又好像的确是这样。
老马茅塞顿开,心中有了一个计划。

不久,公司的智能化设备精度突然下降,生产的残次品增多,必须人工干预才能保持精度。
更主要的是,市场出现了同类竞争产品,质量差不多,价格却要低很多。
老板有些着急,指示技术部继续攻关,务必达到“全自动”水平,这一次,老马很坦率地向老板表示“无能为力”。
老板气得不行,可一时也拿老马没办法,只好听从人事经理建议,让调岗到销售部的员工再次回到车间,接受技术部培训后,继续从事生产。
说来也怪,经过这番波折,车间工人干活更认真仔细了,同时由于“半自动化”设备精度越来越高,产品质量、产量也稳步提升, 一时间,居然达到了某种“共赢”状态。
老马不久就和人事经理一起辞职了,因为老朱开了一家设备公司,以高薪邀请他们加盟,同时希望老马把“全自动”技术带到新公司。
老马觉得“全自动”技术很害人,不如不要,但老朱说:“企业没有利润就是犯罪,我就学习一下。”
人事经理叹了口气,笑着对老马说:“看来,屠龙少年自己也变成恶龙了。当老板的思维就是不一样。”


写在最后
第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智能化设备”全面取代“人工”是大势所趋,也无法避免地带来失业等社会问题。说真的,有的时候,技术应用可以适当放缓节奏,使一些“水平不高”的劳动者有“缓冲”的时间,给他们培训、转岗的机会,让他们“有口饭吃”。
第二,企业需要利润最大化,很多时候,裁员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对很多人来说,裁员减的就是一串成本数字,很少有人想到这串数字后面是具体的人,还有家庭。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把这些“多余”的员工妥善安置下来?实在没有办法,那就按照规定给予补偿,而不是想尽办法逼迫员工辞职,不给补偿金。
第三,对员工而言,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寄希望于老板的“开明”是不恰当的,只有自身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我们可以同情那些“没有一技之长”的困难人群,为他们奔走呼吁,但是自己千万不要做这样的“困难人群”,实际上,那些“呼声”没多少作用。
最后,很多老板也是从员工一步步走上去的,他们也曾发誓:如果我当了老板,一定会善待员工,让他们吃好、穿好、有好日子过!可是自己真当上了老板,不仅这些誓言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还千方百计地算计员工——可能是“走得太远”,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