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走过风风雨雨的汪东兴来到了自己生命的尽头,在去世之前,他的儿女全都围在他的身边,等待着父亲最后的遗言。

汪东兴没有看眼前的儿女,而是将自己的视线投向了远方,若有所思地回忆着什么事情,久久没有开口说话。

他是毛主席生前最信任的警卫员,跟随毛主席工作长达30年的时间,与毛主席之间的情谊,远非一般人所能比的。

回顾汪东兴的一生,他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有很多都可以受到充分肯定的事情。

图丨汪东兴与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沉默良久后,汪东兴最终开口,说了这样的一句话:“我这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情,但这一件事也让我死而无憾了。”

说完这句话,汪东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安宁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他的儿女在一旁,听到这话都纷纷落泪,他们知道父亲指的是什么事情,既感到欣慰,又为父亲觉得值得。

那么,汪东兴所说的这件事情究竟是什么?这么多年以来,他又与毛主席有着怎样的故事?

图丨汪东兴追掉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功成身退,过平静的晚年

1977年8月,在党的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汪东兴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这是对他这么多年成绩的充分肯定。

但在3年后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汪东兴却主动辞去了全部职务,从此只是一个没有任何官职的平民。

主要原因在于,他已经60多岁了,身体和精力都大不如前,他常常感觉很多事情都有心无力,面对飞速发展的时代变化,做事多少有些吃力。

为了将合适的职位留给合适的人,汪东兴主动请辞,接受了平淡的现实生活,突然没有了先前的繁重工作,汪东兴倒也很快就适应了。

现在终于有时间了,汪东兴就经常待在家里读书,平时没什么事情,也很少外出,这样的生活让他感到自得其乐。

图丨汪东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向来不喜欢太过热闹的活动,但对于修史编志的工作,却非常重视,每次有相关同志来找他,他都非常热情地接待。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各地都很流行修地方志,汪东兴的老家也不例外,当地党委特意找到了汪东兴,想请他当顾问,汪东兴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一任务。

有些人对于这些事情从来不放在心上,只是随便提一个字、或者做一个序,听听别人的工作汇报,点评两句也就结束了。

但汪东兴却不做形式上的工作,而是真正在内容上上心,但凡有人问到他具体的史料信息,他就会把具体的细节一一书写下来,很认真地完成任务。

等编辑好的图片寄给他以后,汪东兴也会非常郑重地戴上老花镜,坐在书桌前面,仔仔细细地对内容进行检查。

有一次,编纂《戈阳县志》的同志把当年苏区斗争的相关资料整理好了,寄给汪东兴审查,汪东兴还真的发现了特别细微的错误。

图丨汪东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很快就向当地的同志反映:“我的老家余家坞,在1932年已经成立了苏维埃政权,属于红区,地图上把它标成了白区。”

当时的地图采用的比例尺是1:360000,放眼望去,汪东兴所说的地方还不到一个黄豆的大小,这样小的纰漏,汪东兴都能看出,可见他对待历史的严谨态度。

平常没事的时候,汪东兴还是喜欢关注新闻时事,他每天早晚都会准时坐在电视机前,收看当天的新闻消息。

除此以外,汪东兴一直保持着对毛主席的怀念,每逢毛主席的诞辰与忌日,他一定会去毛主席纪念堂献花,表示哀悼之情。

无论刮风下雨,或者怎样恶劣的天气,汪东兴都一直保持着这一习惯,把它作为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直持续到2014年。

他的家里也摆放着两幅毛主席送给他的书法作品,平时汪东兴总会认真观赏,每次看到都会涌起对毛主席的思想。

图丨毛主席纪念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年的汪东兴,将自己经历的事情写成了一本《汪东兴日记》,他特意将这本作品于1993年出版,为的就是纪念毛主席诞辰100周年。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汪东兴很多事情都已经不记得了,也很少有事情被一直记挂在心里。但有关毛主席的事情,他每次回想起来还是如数家珍。

他经常会给自己的儿女讲到有关毛主席的事情,每次提起都饱含热情,似乎回到了当年,自己还在毛主席身边的岁月。

直到2015年8月,汪东兴在人生的弥留之际,最后与儿女们说的话,仍然是关于毛主席的。

他告诉自己的孩子,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跟随着毛主席的身边,并且一直保卫着他,仅仅做好这一件事,我就死而无憾了。

汪东兴对毛主席的感情,由此可见一斑。对他而言,毛主席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领袖,更是对身边的人充满关爱的良师益友。

那么,毛主席还在世的年间,汪东兴与毛主席之间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图丨汪东兴追掉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年被毛主席亲自选中

1929年,汪东兴加入革命事业,3年后,他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并且先后在红军的部队当中,担任了排长、政治指导员等重要工作。

后来,汪东兴跟随大部队一起参与了长征,经历了沿途的各种历练,也收获了实际的经验与本领。

1947年,解放战争期间,大量的国民党军队逼近延安,延安的形势非常危急,毛主席决定带领队伍撤离延安,转移到陕北地区。

在这种情况危急之际,毛主席急需一个得力的助手兼警卫人员,帮助他处理各项事务,并且保证他的安全。

毛主席亲自挑中了汪东兴,因为他的工作经验非常丰富,这么长时间以来,任务都完成的很好,没有出现半分差错。

图丨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以外,汪东兴本人的身体与军事素质都很好,平时做事也都很认真,这样的个人素质,让毛主席非常看重。

果不其然,汪东兴没有让毛主席失望,他调到毛主席身边以后,很快就适应了新的工作内容,把一切都料理的很好。

他非常重视细节,对于别人没有想到的事情,他却能够考虑得很周到。就撤离延安的具体方式而言,大家都没注意到一个细节。

汪东兴询问道:“毛主席与周副主席打算怎么走?是坐车还是骑马呢?”

得知毛主席等人准备坐车离开的时候,汪东兴立马与修建机场壕沟的工作人员提前说好,让他们留出一条能够让汽车通行的道路。

当时机场正在维修,很有可能就会阻止原本众人准备撤离的道路,这样的细节情况,连叶子龙都没有想到,可见汪东兴的细心程度。

图丨毛主席与汪东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央机关完全撤走以前,周总理将竖壁清野的重要工作交给了汪东兴。汪东兴带领一些人将所有文件都细细检查了一遍。

等所有人都检查完毕,他自己又确认了一遍,然后将所有不能带走的文件,悉数销毁,不给敌人留下任何得知机密的机会。

在警戒工作方面,汪东兴也完成的很好,得到了毛主席的进一步赏识。

刚刚进入机关的时候,汪东兴负责的工作主要是外围的警戒工作,不同于蒋介石大队人马的严防死守,毛主席有自己独立的保卫部队,以专门负责保卫中央机关的安全。

这种保卫模式是在长征途中所确立并沿袭下来的,为的就是在面临国民党的包围之际,能够迅速转移。

图丨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撤离延安之际,毛主席另外派出了一小支警卫力量,由汪东兴主要负责,牵制住敌人,为中央机关顺利撤离争取尽可能多的时间。

当中共中央准备撤离王家湾的时候,毛主席本来准备自己带着一支小队留下,等看到敌人了再离开。

这可把任弼时急坏了,他一直催促毛主席:“这里实在是太危险了,不能久留,主席您得赶快离开。”

毛主席坚持要留下,只有看清切实的情况才肯放心。这时,周总理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对毛主席说:“主席,你可以找一个信任的人,帮你看着。”

任弼时连忙附和着:“对呀,主席,您找一个同志替您看着,到时候把情况再告诉您,这也是一样的。”

图丨任弼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略微思考了一会儿,然后转头喊道:“汪东兴,你敢不敢留下来等着敌人?”

汪东兴非常爽快地回答道:“这有什么不敢的?只要主席下令,我就留在这里等着敌人。”

看到汪东兴如此有决心,毛主席很高兴地点了点头,当即安排汪东兴代替自己留下,还特意叮嘱道:“不仅要见到敌人,而且要打他们一下!”

当毛主席等人离开以后,汪东兴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他带着一个加强排,在山顶上连夜设伏,想出了一个很好的策略。

趁敌人不备,汪东兴率领众人果断出击,给予了对方以沉重打击,拖住了敌人至少12个小时的时间,为中央的撤离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图丨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汪东兴又按照毛主席的吩咐,先后在安寨、延安等地与敌人周旋,他采取了非常机灵的作战策略,让敌人不知道我方究竟有多人,从而不敢轻易发起进攻。

几次任务下来,汪东兴不仅大量歼灭了敌人,还捡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密码本,将其送到了党中央。

毛主席对于汪东兴的任务完成程度非常满意,从此将中共中央的全部警卫工作都交给他负责,并且有重要客人来访问自己的时候,也让汪东兴代为招待。

面对毛主席布置的每一项任务,汪东兴都认真完成,获得了毛主席的高度信任,成为他身边非常亲近的人。

图丨毛主席和汪东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国以后继续负责毛主席的安全

由于各项任务都完成的很出色,汪东兴就一直跟在毛主席身边,负责他的安全事务。

建国以后,毛主席住进了中南海,汪东兴先后被任命为中共中央书记处办事厅警卫处处长、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局长等职务,工作范围相较之前更大。

但汪东兴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负责好中南海的警卫工作,保证毛主席的人身安全。相比于建国前夕,这项任务反而变得更加繁重了。

因为毛主席作为新中国的领袖,需要参与很多重大场合,见的人也形形色色。当时国内潜伏着很多国民党的特务,情况非常复杂。

图丨毛主席和汪东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9年,毛主席计划出访苏联,这趟行程的警卫工作,也交由汪东兴负责。这是毛主席第一次出国访问,汪东兴多少有些紧张,害怕之前没有经验。

谨慎起见,汪东兴宁可多做一些准备工作,也绝不遗漏掉任何细节,他派出了大量兵力,从北京到满洲里的线路全部覆盖。

汪东兴自己与各个地方都保持着畅通的通信,但凡有一点不对劲的地方,他就会立刻知道消息,并采取相应的举措。

在毛主席出行的过程中,汪东兴派人将沿途的涵洞、桥梁以及所有的制高点都细细检查过了,排除了很多可能的安全隐患。

在汪东兴负责中南海的警卫工作期间,中南海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重大安全事故,他所负责的中央党政军机关警卫工作,也没有出现过疏漏。

图丨毛主席出访苏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对他非常信任,不止一次夸奖过他:“汪东兴是要一直跟在我身边的,别人用起来我不放心,他在我身边,我都习惯了,用人还是旧一点的比较好。”

两人长时间的朝夕相处,让毛主席对汪东兴非常熟悉,对于他的各项优缺点都非常了解。

毛主席曾经说:“汪东兴心细,做事也很认真,但他有一个缺点,就是理论水平有些差,不喜欢动脑子。”

为此,毛主席亲自督促汪东兴进步,常常主动劝他读书,还会给他推荐很多好书,让汪东兴没事多看看,不能停止对思想的锻炼。

在工作之余,毛主席自己也喜欢看书,汪东兴受到毛主席的影响,有时候也会找来一本书,就在毛主席身边读着,渐渐地也能沉下心来。

有时候,毛主席还会就书里面的内容,向汪东兴提问,引导他积极思考。对于汪东兴不懂的问题,毛主席则会耐心地向他讲解,这让汪东兴非常敬佩。

图丨毛主席和汪东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经常外出视察,对于毛主席外出期间的警卫工作,也大多是由汪东兴来负责的。

1963年,毛主席考察黄河,汪东兴就率先出发,带领很多人手,将可能有风险的地方全部排查一遍。

1966年,毛主席在武汉游长江,汪东兴就在外围负责警戒,确保不会有任何危险的人靠近毛主席。

负责警卫工作,最主要的就是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不容许有任何的马虎,并且对于各种可能存在风险的地方,都要有敏锐的意识。

对此,汪东兴从来不肯松懈,他是经受了革命时期的磨练的,对于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都具有比较清醒的认知。

图丨毛主席与人民群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建国以来这么多年的时间,国内整体形势已经比较安定,蒋介石卷土重来的美梦,也被现实狠狠扑灭了。

但毛主席作为我国的最高领导人,他的警卫工作却丝毫不能松懈。正因如此,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这么多年来,汪东兴从来没有放松过警惕。

毛主席晚年身边状况很不好,这让汪东兴非常着急,他常常守在毛主席身边,片刻也不愿休息,一来是保卫毛主席的安全,二来是出于私人感情,不忍心毛主席如此痛苦。

汪东兴一直恪尽职守,直到毛主席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从来没有松懈过,没有忘记自己崇高而神圣的使命。

图丨汪东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6年,毛主席因病去世,这让汪东兴非常悲痛,他已经是一把年纪了,但得知这个消息,却仍然哭得停不下来。

保卫毛主席的任务从此画上了句号,但汪东兴的工作内容却并没有因此结束,毛主席临终之前,曾经交待汪东兴,要他继续协助华国锋等人。

汪东兴也一直铭记着毛主席的指示,继续辅助新的领导人,将国家的各项事务都安排处理的十分妥当。

多年以后,汪东兴离开了一线,开启了自己的退休生活,他的晚年过得十分平静,很多时间都会回忆起毛主席。

对他而言,过去的几十年不仅仅是简单的一项工作,更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路径,是一项光荣而伟大的使命。

毛主席就像是汪东兴前行路上的“引路标”,对他的人生产生了积极而重大的影响。毛主席的光辉形象与人格魅力,也引导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