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6日,这一天是毛主席114周年诞辰,华国锋像往常一样,准备前往毛主席纪念堂祭拜毛主席。

但彼时华国锋已经86岁高龄,为了其身体着想,医生建议华国锋卧床休息,家人也不同意华国锋外出。

但无论家人如何阻拦,华国锋却一再要求说:“也许这是我最后一次去了,你们还要阻拦我么?”

家人拗不过他,只能按照他的意思,准备好一切,默默地陪同。

那么,华国锋为何会坚持前去祭拜毛主席,他和毛主席之间有着怎样深厚的情感呢?

图丨华国锋和妻子在毛主席纪念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大力培养,主席钦点接班人

1971年初,随着毛主席对农业发展的快速推动,华国锋作为中央政治局委员,被调往中央,协同周总理主抓农业工作,使得全国粮食产量的速度稳步增长。

与此同时,华国锋也随着主席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会议,毛主席在接待外宾的时候,主动向外宾介绍华国锋,这让有心的人开始不断猜测:“毛主席这是在培养接班人么?”

对于外界的这些流言,毛主席也并不在意,他只是在为国家培养他觉得有用的人才,如果真的有华国锋这样优秀的年轻人可以成为接班人,他也是认可的。

1976年1月8日,人民敬爱的周总理病逝了,与此同时,中央也对外公开了两个最新的任命。

由华国锋暂代总理的职位,而邓小平则专门负责对外事宜。

图丨华国锋和邓小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华国锋为“暂代”总理职务,相信只要考核期一过,他能按时完成总理的各项工作,那么这个过渡期很快就会结束。

果不其然,在三个月后,毛主席就宣布华国锋成为正式的总理,并同步出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书记。

从此,华国锋开始以总理的身份,协助毛主席处理日常政务,开始了他和主席朝夕相处的日子。

然而从周总理去世以后,毛主席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这也让华国锋寝食难安,他只能尽最大的努力完成主席交代的工作,尽量减少主席的操劳。

1976年4月30日晚上,毛主席由华国锋等陪同,在中南海自己的书房里,亲切会见了来自友好国家新西兰的政府首脑——新西兰总理马尔登。

图丨毛主席和华国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会晤结束以后,大家送走了客人,这种情况下,一般都会由陪同接见的中央领导人,向毛主席汇报一下近期各地的主要工作。

周恩来逝世以后,这一任务就落在了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的身上。

华国锋抓紧时间,实事求是地向主席汇报了,近段时间中央的主要工作和全国的形势,最后说:“全国总的形势很好,也有几个省形势有些问题…”

毛主席一边认真听华国锋的工作汇报,一边思考,并时不时的点头以示赞许,让华国锋放心大胆的去办。

毛主席此时的病情已经十分严重,甚至已经无法独立起身,在听完华国锋的工作汇报以后,他拿起茶几上的纸笔,十分费力的写下了几行字:慢慢来,不要着急;照过去方针办;你办事,我放心。写罢,毛主席把白纸交给了华国锋。

图丨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三句话,虽然写得十分潦草,字迹也有些模糊,但是足以让熟悉毛主席字体的华国锋辨认出来,尤其是那句“你办事,我放心”,包含了毛主席对华国锋的信任和支持,华国锋禁不住热泪盈眶。

毛主席这一明显的举动,让很多人都相信,华国锋将会在不久的将来正式接任毛主席的职务。

在此之前,华国锋虽然得到过毛主席的推荐,但是由于他进驻中央的时间较短,且在当时,华国锋属于年纪较轻的国家领导人,因此谁都没有想到他可以在未来接任这个位置。

不得不说,毛主席此举充分展现出对华国锋的信任,也给了华国锋极大的信心,让他在今后成为国家主席的道路上,每每遇到艰难的时刻,他都会想起主席的交代:“你办事,我放心”,无形中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力量和决心。

图丨毛主席和华国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在毛主席的追悼会上,华国锋泣不成声,甚至几次险些晕倒。

可是,他还是一直坚持到最后,因为他明白,自己身为主席的接班人,无论如何不能在这个时候倒下去,自己要替主席守护好这个国家和人民。

在毛主席去世后,华国锋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国家的生产建设当中。

在华国锋的带领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依然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中有了长足的发展。

能得到主席的赏识和培养,最后并被委以重任,这里不得不提一提他受到主席的那次接见。

图丨华国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为官一方,造福百姓被主席接见

说起毛主席与华国锋的第一次相遇,华国锋一直记忆犹新,他说:“从未想到一个国家的领导人,竟然这样的和蔼可亲。”

当时,华国锋正带领湘潭人民热火朝天的搞着农业合作化,并发表了很多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

由于毛主席的家乡就在湘潭,因此华国锋的报告逐渐引起了主席的注意,他也开始关注起湘潭这个名字叫华国锋的地委书记。

那是在1955年6月19日,身为湘潭地委书记的华国锋,接到了上级领导的通知:“华书记,主席这次来到湖南,想了解一下湘潭的农业情况,你可要做好汇报工作哦。”

华国锋听了这个消息,又惊又喜。惊的是,毛主席他老人家居然亲自来到了湖南湘潭;喜的是,他终于要见到自己此生最崇拜的主席了。

图丨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不到的是,华国锋虽然很紧张,但是主席却很亲切,没有任何架子,这让华国锋反而不好意思起来。

主席可能看出来性格敦厚的华国锋有些紧张,竟然开玩笑的说道:“湘潭是我的家乡,你可是我的父母官啊!”

就这样,俩人轻松愉快的聊起了湘潭当地的农业状况,由于华国锋常年的现场实地考察,所以在回答主席问道的关键问题点,都能一一提出建议和方法,这让主席大为赞赏。

不知不觉,华国锋和主席聊了很久,当听完华国锋的工作汇报后,毛主席说:“你这个年轻人是真的做到了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沉了下去。”

其实,毛主席这次接见华国锋,也是想进一步了解他在湘潭的实际状况,才特意安排了这次会面,因为主席到了湖南以后,每个人提起华国锋,无不拍手称赞。

图丨毛主席回到家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国锋在担任湘潭地委书记期间的工作非常到位,他在任职期间,几乎参与了整个湘潭所有的工作,不仅爱岗敬业,还深入群众,口碑非常好,而这一次相见,华国锋也给毛主席留下了“父母官”的好印象。

有了这次接触之后,毛主席开始有意无意地培养这个年轻人,而华国锋也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望。

同年10月,中央召开七届六中全会,华国锋被安排在大会上发言,介绍湘潭地区农业合作化的情况报告。

会后,毛主席还把华国锋介绍给在场的其他中央官员,说到:“这是我的父母官,一个老实人。”

自此之后,在主席的提携下,华国锋成为了省委领导,可即使到达这样的职位,华国锋也没有忘记自己需要深入群众的工作任务。

图丨华国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5年的韶山灌区工程,让华国锋一战成名,华国锋是这场建设工程的总指挥,这一工程是引涟水入韶山,改善湘潭、湘乡、宁乡、双峰的农田水利。

正常情况下,华国锋只要呆在指挥部负责大方向的定夺即可,而华国锋则完全不同,他每天亲临现场,还与工人们同吃同住,没有一点点官员的架子。仅用十个月的时间,整个灌区工程就顺利完工。

华国锋这种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深得毛主席的欢心。一生驰骋沙场的毛主席最反感那些带着官僚气息的人,因此华国锋的踏实质朴的优秀品质,就充分地显露了出来。

虽然此时的华国锋由于升迁过快遭到了一些人的质疑,但毛主席却十分认可他。

毛主席和华国锋的革命友谊,是在岁月淘沙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彼此之间的相互信赖和支持,才成就了华国锋作为国家第二代领导人的生涯。

打铁还得自身硬,华国锋之所以成为国家领导人,还得从他的早年的革命经历说起。

图丨华国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革命岁月,扎根群众发展农业

华国锋出生于山西交城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在他学生时代起,就一直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以后,华国锋毅然决然的投身于革命抗日的队伍中,并将自己的名字改成“华国锋”,取自“中华民族抗日救国之先锋”,充分表达了他为国为民,身先士卒的决心

抗战时期,华国锋亲自参加大大小小的游击战,并组织了抗日救国同盟会,协助部队做好基层人民群众的抗日动员工作以及人民群众的后勤保障工作,积累了较好的民众基础。

他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敌后抗战,为发展壮大当地抗日武装力量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图丨青年华国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9年,解放战争已经到了尾声,华国锋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要求,从山西老家来到湖南省湘阴县,开始了他在湖南的从政生涯,他没想到的是,这一去居然就在湖南呆了二十多年。

在这里,他成为了第一任的湘阴县委书记,到了湘阴县,他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放手发动群众,很快在救灾、土改、生产建设、剿匪工作中取得了成效,充分展现了他的领导才能。由于政绩突出,华国锋不久后就被调往了湘潭县。

得知自己将要去湘潭,华国锋很开心,他知道湘潭是毛主席的故乡,就对同行的人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毛主席就没有中国革命的成功。”

因此,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湘潭建设好,作为对主席他老人家的回报,自此以后,华国锋就与湘潭这个地方结下了不解之缘。

图丨华国锋在考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湘潭工作的期间,华国锋并不是在办公室里面坐着审阅文件,而是只要一有空,他就走访基层,走进寻常百姓家,和他们拉家常,倾听百姓的心声,查看各岗位基层人员的工作状况。

华国锋知道只有实地了解人民的生产情况,才能针对性解决生产难题、百姓的难处。

华国锋常年和其他普通农民一样,带着草帽游走在田间地头,询问农民生产的实际状况,他自己也和农民们一起研究庄稼生长习性,研究如何除草,如何驱虫。

时间久了,华国锋就成为了湘潭干部群体里面,最了解农业生产的干部。

因此,华国锋脚踏实地建设湘潭,都是造福一方百姓的实事,华国锋早年的这些经历,和他始终秉承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分不开的,也为他后来与主席的革命友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丨华国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为人民服务,名垂青史

1981年,华国锋辞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职务,选择急流勇退。

自从隐退以后,华国锋一直深居简出,而且言行十分严谨,虽然他仍然享受国家领导人的政治待遇,可以到全国一些地方走访,但他很少离开北京,从不议论时政。

华国锋在自己的小院里,开垦了一片土地,还在院内上方搭建了葡萄架,每天除草、浇水,施肥,成了他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每当有昔日好友来访,他都会拿出自己栽种的水果给他们品尝说:“别看我这葡萄园面积小,但是里面有五六十个品种,每年能产葡萄200斤左右咧。”

吃不完的水果和蔬菜,华国锋都会送给朋友以及左邻右舍,大家都喜欢这个和蔼可亲的退休老人。

图丨老年华国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但是华国锋也会抽空到全国各地去走一走,了解一下祖国目前的发展变化。

华国锋不管去到哪里,还是和从前一样,喜欢到地里去看看今年的收成,到农民家里看看日常的生活水平,和大家聊聊家常,问他们现在“吃得怎么样?收入怎么样?”

当有人回答现在比以前吃的好,穿得好,华国锋就说:“只要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比什么都好。”

随着华国锋年龄的增加,儿女们开始反对他总是把行程安排的太满,因为华国锋每到一处,都要到农民家中和他们聊天,了解当地的生活水平,有时甚至忘记了休息。

儿女们埋怨他说:“您总把行程安排得这么满,您的身体万一吃不消该怎么办?”

华国锋却总是开心的说:“我看到老百姓过得好,我真的很高兴,不是说高兴有利于身体健康么?”儿女们听到他这样说,也都很无奈,毕竟父亲的心,始终和百姓在一起。

图丨华国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夕,华国锋有个心愿,也想亲眼看一看在中国北京举办的奥运会,想看看全国人民在自己的家园唱响奥运之歌,看看体育健儿驰骋赛场为国争光,更想与群众一起分享这份欢乐。

得知华国锋的这个心愿后,奥运组委会特意在8月2日这天给他送来了几张票,邀请他去现场参加奥运会。

望着送来的票,华国锋遗憾地叹了口气说:“我老了,去不了了,你们去吧!”

那时候,华国锋的身体已经非常地差了,基本只能躺在病床上。

但是,不管多忙,每年依旧有两个日子,华国锋始终会雷打不动地坚持,那就是每年的9月9日和12月26日他都会携全家去毛主席纪念堂,亲自给毛主席他老人家鞠躬,直到他生命的最后时光,他依旧坚持着。

图丨华国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7年12月26日,华国锋如往常一样,准备出门前往毛主席纪念堂,可家人却担心他的身体情况,面对家人的阻拦,华国锋只是面露哀伤的说道:“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前去了,你们也要阻拦我吗?”

家人听后默默无言,最终选择陪伴华国锋前往毛主席纪念堂。

来到纪念堂后,华国锋在水晶棺前站定,恭恭敬敬的敬了个军礼,然后喊道:“向伟大的人民领袖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祭拜完毛主席后,华国锋又站在水晶棺前矗立良久,他只是默默的注视着毛主席,似乎要将毛主席的脸庞印进脑海深处。

图丨华国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尾

2008年8月20日,华国锋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华国锋的一生是为党和国家鞠躬尽瘁的一生,他始终践行毛主席的理论指导,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兢兢业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

作为国家一代领导人,他此生大部分时间都与人民在一起,大力发展农业,为国家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巍巍大山长流水,皎皎明月映河江,华国锋的品格和风范,将永远被人民群众颂扬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