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仁宗画像

01

庆历三年(1043年),大宋王朝,天灾不断,人祸不绝。

从开春开始,中原大地滴雨未落,百年难见的旱灾扑面而来,直到五月二十二日,老天爷才下雨。

饥荒如期而至,河东、山东、京东路饿殍遍地。

更要命的是天灾未去,人祸又来。

“捉贼虎翼军”的一个叫王伦的大头兵聚集四五十个人,干掉沂州巡检使朱进,占领沂州,公然宣布造反。

然后,王伦率部一路南下,兵锋席卷山东密州(今诸城市)、青州(今青州市)、江苏泗、楚、真、扬、泰州(今盱眙、淮安、仪征、扬州、泰州市)。

一番折腾,转战千里,王伦的叛军队伍数量达到了惊人的——200多人!

呃,你没看错,王伦就是靠着这么点人,所向披靡,如入无人之境。

最后打到高邮,知军晁仲贴出个告示,号召高邮百姓拿出牛羊金帛,迎接好汉们进城。

王伦进驻高邮后,穿上黄袍,立年号,置官职,当起了土皇帝。

不过,终究是小打小闹,很快王伦兵败被杀。

02

就在王伦起事的同时,陕南商山的张海、郭邈山也跳出来搞事情。

跟王伦相比,他们的人马一开始也不多,但一个月左右就扩大到几千人。

不要小看这几千人,除了饥民,还有囚徒、土匪、士兵……

因此,他们的战斗力爆表,打得大宋正规军抬不起头。

长驱南下,直趋襄、随、均、房、安、郢(今襄樊市、随州市、均县、房县、安陆县、钟祥县)等地。

直接威胁东京开封!

大宋君臣先是惊骇,紧接着就是庆幸。

因为这个时候,李元昊已经停歇下来,宋夏开始谈判了。

这帮人要是联合西夏来个内外开花,大宋还玩个屁。

腾出手来,韩琦火速出京,率最精锐的西军平叛!

不负重望,很快就率兵基本全歼叛兵(十二月,张海兵败被杀,起义彻底被扑灭)。

03

王伦和张海虽然被搞定了,但令大宋君臣揪心的是,北宋全国有14个府、大概240个州!而这一年被起义军攻进州城的有40个。

欧阳修不禁哀叹道:

“殊不知前贼虽灭,后贼更多。今建昌军一火四百余人,桂阳监一火七十人,……其余池州、解州、邓州、南京等处各有强‘贼’不少,皆建旗鸣鼓,白日入城。”

不到万不得已,老百姓会把脑袋放裤腰带上去玩造反?

大宋出啥问题了呢?

时任枢密副使富弼入木三分、针砭时弊:

西戎(指西夏)已叛,屡丧边兵;

北虏(指辽国)愈强,且增岁币。

国用殚竭,民力空虚,官吏猥滥,人民疾苦,未尝省察。

——持续多年的宋夏战争,突然增加的岁币,耗尽了大宋的积蓄,大宋官家也没余粮了;内部的冗员、冗兵、冗费【宝元二年(1039年),时任天章阁待制、同判礼院的宋祁就提出了“三冗三费”理论】,让大宋王朝举步维艰。

财政逐渐崩溃,吏治一塌糊涂,行政效率极其低下,官老爷一大堆,干活的没几个,真碰上什么事,没有几个人能顶用。

这日子,没法过了!

必须要有所改变了,不变大家都得喝西北风。

问题在于,怎么变?

由谁带领大家变呢?

范仲淹 清平乐剧照

04

刚在抗夏前线挽狂澜于既倒,大放异彩的范仲淹成为众望所归的人选。

在这个人心思变的时候,大宋东西两府从三月到八月,经历了三次大调整。

最终两府宰执为:

宰相章得象、晏殊;

参知政事贾昌朝、范仲淹;

枢密使杜衍;

枢密副使韩琦、富弼。

两个宰相,章得象是个笑面虎,晏殊是老油条,平时不太管事;

贾昌朝冷眼旁观,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枢密使杜衍与范仲淹情同父子。

韩琦和富弼是范仲淹的铁杆盟友,三人组成了三巨头。

范仲淹在两府宰执班子虽然只排名第五,却是核心人物。

宋仁宗的态度很清楚,就是要让范仲淹放手大干一场,拯救时局。

九月初三日,宋仁宗在天章阁召见两府大臣及御史以上官员,举行一场最高规格的御前会议。

宋仁宗率领百官参拜了太祖、太宗、真宗三位皇帝的御像。

然后问计群臣。

范仲淹不负众望,将自己为官多年的心血融合在一篇著名奏章中——《答手诏条陈十事》!

在这奏章中,范仲淹把大宋内政问题及改革办法一一说明。

具体细化在10个方面,30个字,:

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长官,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

05

范仲淹都讲了些啥呢?

其基本方针就是儒家一直倡导的“选贤举能”、“仁政爱民”。

(第一)

明黜陟

当时宋朝官员有一个最重要的升迁制度——“磨勘制”。

磨勘制首次设立于唐朝,发扬光大则是在宋朝。

咸平四年(1001年),宋真宗下令规定京朝官任中外职事代还引对,由审官院考其殿最,皇帝亲自决定黜陟。

景德四年(1007年),宋真宗规定文武官任满三年以上,方得引对升秩。

后来,宋朝逐渐形成文臣三年、武臣五年的磨勘制度。

即,文官每3年一次、武官每5年一次,可把政绩呈交考课院去审查。

如果没重大过失,就可升官一级。

而京官之外的选人,三任六考,每任三年,每年一考,三次转任后到吏部报到,这一过程称为“循资”;

“循资”后至吏部,由举荐人去函至吏部南曹审查;

南曹审查后送上级部门流内诠审查,流内诠审查后送回南曹,称为“改官”。

这个制度优势在于,考核极其明确且难以徇私,资历成为最主要的标准,这玩意儿没法弄虚作假。

这看似没问题,实际上问题却大发了——

久而久之,磨勘制看的不是谁有多优秀,而是谁犯了什么错误。

多做多错,不做不错。

官老爷啥也不干了,把税一收就完事了,都在避免犯错。

只要没犯错,资历一上来,就能升官。

大宋官老爷就成了庸官、懒官!

而选人的考核制度更坑,由于官曹空缺有限而选人数量较多,这个制度更像是一种实习制度,每年未能“改官”的选人需继续“循资”。由于“循资”仅针对“实习生转正”而不包含“实习生淘汰”,因此随着一年又一年的科举,实习生变得越来越多,官僚队伍也就越来越庞大,且是无限制地膨胀下去。

宋代官员朝服形象/《玉辂卤薄图》局部

由于三年转任太快,这些实习生为官奉行小心维稳,并不敢也无暇做一些有利民生社稷的事情;

且由于官职的自然轮转,三年又三年,实习生轮岗也总会轮到核心岗位,这时候无才无能但求无过的实习生就阻碍了政策推行。

所以范仲淹要改的第一条就是它!

范仲淹直接以政绩去考核。

具体做法是把太祖、太宗朝的保荐制度和真宗朝的磨勘制结合起来,考察官员优劣。

不仅要看他是否出错、更要看他的成绩。

这成绩就由宰执们来定。

同时规定经保荐而做官的3年一次磨勘、自己申请而做官的要5年一次磨勘。

不干事,没犯错,就想升官,没门!

不仅没得升,还得贬!

06

(第二)

抑侥幸

自古以来,当官为的就是封妻荫子。

荫封在哪朝都有,但像大宋这么慷慨的还真不多。

这又是泰山哥对宋真宗的恩典。

从真宗开始,大宋官员每年都热切盼望着年终的南郊祭天大礼、还有皇帝生日。

因为这两天,各路提点刑狱以上的官员都可向朝廷申请:请恩荫我的儿子侄子们吧。

只要你提出申请,朝廷一定会批准。

大宋每年因门荫入仕的官员子弟数量有几千。

范仲淹曾以宰执官为例——

宰执官年少中举,二三十岁就进入官场,他的仕途生涯基本都有20到30年,甚至更长。

那他能塞进多少二世祖?

冗官怎么来的,就是这么来的。

所以范仲淹要改!

以后转运使和边防上的文官,必须任满2年才可提请恩荫。

两府及两制高官除长子外,其余子孙须年满15岁、弟侄年满20岁才得恩荫;

每年大礼时只许恩荫1子,且必须是亲生儿子,侄子都不行;

阁馆要职,从此不许高官子弟们轻易进入,不仅要考,更要经过保荐才可以。

07

(第三)

精贡举

宋朝官员正规途径来自科举。

科举取决于考题。

而考题就决定了人才平时都学什么。

当时宋朝考的是儒家经典,和诗词歌赋,没有多大的实用性。

范仲淹要改,不考这些没用的了,要“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先考策论再考诗赋,不要虚夸词饰之臣”。

士人参考,必须再学三百日,才能参加发解试,曾经考过一次的则再学百日。

另外,范仲淹主张以后科举要废除糊名制!

以后考卷都要露出考生的实名。

理由?

看不见名字,就失去举荐选才的本意了,以后基层官员谁还会为朝廷选才呢?

至于作弊,考官是干什么的?监察院是干什么的?

只要有我等这样的君子在,还怕人作弊?

瞧瞧,范仲淹多自信呐!

他相信君子的道德比制度靠谱!

08

(第四)

择长官

择长官就是选出优秀合格的官员。

大宋官制复杂,核心两个字——分权。

一个人能干的事,一定要分给一群人。

官、职、差必须分离!

官是虚衔,决定俸禄收入的多少(所以很贴切地叫“寄禄官”);

职只是一个荣誉虚职;

只有挂了差(差遣),这样才能真正既有了官、也有了职、又有了权…

但一切都是暂时的,随时可以换人。

这样一来,权力是分散了,大宋皇帝高枕无忧了,可也平白无故多了很多官老爷。

但这是祖制,范仲淹也没办法大动,只能微操。

范仲淹提议让转运使和按察使合而为一,把下属各部门各官吏工作情况全面向中央汇报,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然后由两府宰执来选荐路级官员10人,路转运使来推荐大州的知州10人,知州来推荐知县10人,以此类推,环环相扣,这样应所选得人了吧?

在范仲淹看来,君子举荐的人都是君子,君子再举荐君子,这样宋朝官员就都是君子了。

多么可笑的观点。

09

(第五)

均公田

公田是大宋皇帝给手下官员的一项福利。

官老爷可以按照官职大小,选择一块田产。

问题在于,田有好有坏。

天下良田都被官老爷挑走了,而且官老爷的田紧挨着屁民的田,侵占了几亩几顷的,也就很正常了。

闹到最后,官老爷和官老爷自己都抢了起来,在官家面前打起了官司。

天圣年间,垂帘听政的刘太后火了,她简单粗暴,直接取消了公田制。

现在范仲淹建议恢复公田制,并明确规定给多少地,这就叫均公田。

至于之前那些问题怎么办。

请参考上一条,大宋朝堂都是君子执政,君子执政还会有这屁事吗?

嗯,大家都是君子,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小人无立身之地!

10

第六、厚农桑

第八、减徭役

没什么好说的。

第九、覃恩信(即朝廷的赦令要严格执行)

第十、重命令(朝廷要统一各地的法令)

这两条意思差不多,却很让人无语。

大宋朝廷有个老毛病,朝令夕改,早上说一套、晚上做一套。

这可怎么办?

范仲淹就一个字:罚!

他主张将“责任制和处罚制”结合起来,用举荐制度把官员层层捆绑,再设立些以前没有的处罚制度,谁不听话就罚谁。

可恩信、命令这些词,是主观词,没有标准,该怎么罚?

范大人也说不清,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处罚的具体条款。

11

(第七条)

修武备

最有意思的就是这条。

此时的大宋,

内部起义频仍,各州县一打就穿;

外又有辽国、西夏虎视眈眈。

改善军事武备,增强军队战斗力,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这个问题,范仲淹和韩琦最有发言权。

他们哥俩刚顶着抗夏英雄的名头从抗夏战场回来,是当时最知兵的宰执。

范仲淹从实战出发,总结了两点:

第一,禁军都挤在京城里,有事才派往边疆,这样容易丧失战机和作战部署时间。

第二,在京城养兵、派兵,粮饷都要运往京师,边疆各地一直没有足够的粮饷,一旦战事爆发,又得千里运粮,风险太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禁军形象/大驾卤薄图 局部

范仲淹建议在京师附近招募5万民兵,派往边疆常驻,每年三季种田、一季练兵,自给自足。

这样一举数得,把前面的问题都解决了。

这办法好不好?

看着挺好是不是?

但范仲淹这个方法让朝野大哗、一片震惊。

所有人都一致认定:真按范大人这么干,宋朝就会国将不国,很快就会天下大乱。

为什么?

因为范仲淹改变的是大宋从宋太祖就定下的兵制!

大宋实行什么兵制?

“募兵制”!

简单来说就是:每当有灾情爆发,大宋朝廷出面把灾民们收编成军人,给他们粮吃,让他们为国家出力,同时也就没法造反了。

赵匡胤因此得意地说:

“方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不幸乐岁而变生,则有叛兵而无叛民。”

范仲淹却直接改变这个募兵制,实行唐朝的“府兵制”。

实际上,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府兵制失去了赖以实行的经济基础,府兵制在唐朝就有点玩不下去了。

现在范大人想恢复府兵制,且不说能不能恢复,就是能恢复,大宋也不会让他恢复。

因为府兵制的危害性,对大宋来说是致命的!

军队自给自足了,就不用朝廷来养了,朝廷怎么控制军队?

这是宋朝绝对无法容忍的!

因此范仲淹的10条建议,第七条“修武备”直接被枪毙,其它全部采纳。

12

除了范仲淹的《答手诏条陈十事》,

富弼写了当世之务10余条和安边13策;

韩琦上了8个条款:选将帅、明按察、丰财利、遏侥幸、进能吏、退不才、去冗食、谨入官。

两人和范仲淹差不多。

天章阁问策1个月后,范仲淹、韩琦、富弼三人的主张就在全国推广实行,著名的庆历新政就此闪亮登场。

这样统一的步伐,这样快捷的速度,这样强劲的力度,是大宋立国83年来,从来都没有过的。

宋仁宗改变国家现状的心愿太迫切了。

他的这个态度,让以范仲淹为首的君子党们兴奋异常。

他们无比确信,他们将在范仲淹这个大君子的带领下改变整个天下,多少年寒窗苦读的理想抱负终于可以一朝实现......

13

范仲淹主导的这次改革为什么叫庆历新政,而不是庆历变法呢?

这不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因为范仲淹的10条建议,除了没被采纳的“修武备”外,没有任何一条是改革性质的。

都只是对大宋现有问题进行补充和完善,而且很多都没有一套明确的标准、明确的措施。

虽然也损害了很多人的利益,但也比较温和。

这就决定了这次改革的剧烈程度并不大,至少远不如30年后那位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狠哥们所引导的变法那样激烈。

顺便提下,这个狠哥们儿,现在他正在南方当个芝麻小官,奉养母亲,教携诸弟,日子过得很清苦。

他就挺看不上庆历新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