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安徽南陵的退休工人老余在漳河钓鱼时,突然鱼线快速下沉,好像钩住了大货,他猛一用力,差点一头栽进河里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余是安徽南陵机械厂工人退休后,开始喜欢种花养草,没多久就厌倦了,后来迷上了钓鱼,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就连老伴也时常抱怨他,可是迷上钓鱼的他对老伴的话充耳不闻。
每天,早出晚归忙于他的钓鱼事业,虽然每次收获的鱼获都少得可怜,可他依然乐在其中,一家人谁也拿他没办法,所以也就由着他性子去,反正也没啥坏处,全当娱乐。
这天,老余像往常一样来到漳河边自己认定的黄金鱼位,开始垂钓。很快鱼线快速下沉,好像钩住了大货,令他激动不已。钓了这么久的鱼,从来没遇见这种情况。
他开始溜了一个多小时的鱼,感觉差不多了,猛一用力,鱼没钩上来,他自己反而差点一头栽进漳河里,老余骂了声晦气。有些不甘心到手的大鱼,就这么溜走。
于是,他急忙跑回村子找来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做帮手。几个人合力拽了一下没反应,于是让一个水性好的小伙潜入河底查看情况。
不料小伙上了说是一个巨大的铁管子,为了弄清到底是什么,老余决定捞出来看看,他答应只要捞出来就用好酒好菜来招待大家。
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从河底捞出了两根“铁管子”,用拖拉机一起运到老余家。
老余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不仅弄了一大桌好酒好菜招待他们,还每人给了10元钱的酬劳。小伙子高兴地对老余说:下次再有这种好事记得叫上他们。
次日,老余将“铁管子”清洗干净后,惊奇地发现,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铁管子,而是两枚威力十足的火炮。

村子里都赶来看热闹,纷纷称奇,消息很快传到了当地文物保护站,文物专家不敢怠慢,立即赶赴老余家了解情况。
当专家看到两枚火炮时震惊不已,根据炮身上面的“太平天国丙辰六年”的铭文,专家发现这两枚火炮是太平天国时期铸造。为了进一步研究,专家提出将两枚火炮运回文物保护站。
受到了围观群众的阻挠,村民们表示,这是他们费尽周折才打捞出来的东西,就这样运走了他们无法接受。专家征求老余的意见。老余不愧是退休工人,到底觉悟高,他对大伙说:这是文物,交给国家保存和研究比在我们手里更有价值。留下来也不过是废铜烂铁罢了。
大伙见作为主人的老余都这么说,也就无话可说。专家打电话叫来卡车将两枚火炮运到了文物保护站进行深入研究。
经过鉴定:一枚火炮是由生铁铸造,炮身长127厘米,重约300斤,由于炮身锈迹斑斑,没有发现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另一枚铜炮是由精铜铸造,全长128厘米,炮身上有五道加强箍,中部有两个耳轴,在炮身的正面镌刻着铭文。
从铭文上得知,这尊铜炮是在太平天国丙辰陆年(1856)铸造,按照当时的规格来看,这尊铜炮是中型火炮,威力巨大。
但是太平天国的火炮为什么会出现在铜陵的漳河中?为了揭开谜底,专家翻阅了南陵县志,终于找到答案,从清朝咸丰三年(1853年)开始,太平天国精锐部队为了一举拿下南陵县城与镇守的清军发生过多次激烈冲突,后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火炮留在了漳河里。
多年后,经过地壳运动的作用,水位下降,河床上升,两枚火炮被幸运的老余发现,重现当年的风采。
文物保护站对对老余无私奉献的精神高度赞扬,对他进行了嘉奖。表彰大会上文物专家亲自将大红花戴在他胸前,并送上1000元奖励金以及烫金字的荣誉证书。
在目前已发现的太平天国火炮中,当属南陵漳河发现的这枚铜炮保存完整度最好,是别的火炮无法比拟,尤其是铜炮上刻的铭文更为罕见。
这两枚珍贵的太平天国火炮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安徽南陵博物馆内,是该馆的镇馆之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