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想必这个无比魔幻的2022,除了阿根廷夺得世界杯,梅西捧起大力神杯外,没有什么人会怀念。但即使如此,我们也无法否认2022年对整个世界的冲击和对未来产生深远影响。很多人认为,2022年是自二战结束以来最困难的时局,战争、饥荒、瘟疫、死亡,西方圣经中的“天启四骑士”已经悉数到场,那即将到来的2023,究竟会更好还是更坏?

从经济方面讲,当前多家国际机构预计2023年世界经济还将继续下行。主要还是因为受到能源危机、通货膨胀、美元加息、疫情反复等几方面因素影响。IMF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全球经济增长率预计将从2021年的6%下降至2022年的3.2%,2023年将放缓至2.7%,超过三分之一的全球经济体出现萎缩。同时还预计,全球经济继续面临严峻的挑战,最糟糕的时候还没有到来,2023年将是衰退的一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经济问题往往是政治问题的映射。2023年的国际格局也将受到爆发于2022年的俄乌冲突的巨大影响。这也是我们今天这期年终盘点节目重点要跟大家讲的内容。

俄乌冲突至今已经过去300多天了。从当前战场上的局势来看,俄乌双方是进入了持久战的阶段,虽然这两天乌克兰全境又遭到了俄军强大的火力空袭,但尚且不足以对整个俄乌局势产生什么样的颠覆性的变化。而不可否认的是,长达300多天的俄乌冲突带来的外溢效应已经在全球范围显现,国际秩序也因此产生了重大变化

回顾这次的俄乌冲突,有几方面特点值得我们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此次冲突导致了冷战之后欧洲大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出现实质性损失。很多媒体,特别是西方媒体,评论俄乌冲突双方的时候,喜欢评价其为一场弱小国家对抗强权国家的战争。但事实上,大家不要忘了,乌克兰是欧洲领土面积除俄罗斯外最大的国家,但是此次冲突之后,除了克里米亚全境,乌东四地的主权、治权也在实质上归于俄罗斯。虽然泽连斯基一直在强调,俄乌冲突结束的前提条件是将所有领土主权都归还乌克兰,显然,只要普京还在,这一点很难做到。

第二,此次冲突中,世界级战略性能源基础设施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和战略性交通基础设施克里米亚大桥首次成为攻击目标,这开了一个极坏的头,让全球安全环境急速恶化。此前,世界级基础设施不应该被包含在战争打击目标中,这是被大家默认的基本安全假设。在这个前提下,各国才可能愿意花大力气修建大型基础设施。而被打击的先例一出,就会让未来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急剧上升,实施可能性大幅下降。这可以说是对这是对全球安全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向危险方向演变的一个带有标志性意义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本次战争虽然是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的军事打击,但是最终的战场却外溢到了全世界多个领域。从粮食到能源,从贸易到金融,特别是欧洲国家在这次战争中受到的波及,经济领域遭受重创,军事领域却又要再次向美国靠拢,从而导致欧洲的战略自主性进一步丧失,

这说明,现代战争所引发的连锁破坏效应已经大到不可控的程度。

第四,本次战争期间,俄罗斯本土也多次遭受到外部建制性力量的主动攻击。包括库尔斯克机场、恩格斯2号空军基地、梁赞州附近军事基地等等。说明随着无人机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升级,战争发动国很容易遭到被打击国的武装反击。特别是俄罗斯还是继承苏联人的世界主要战略力量、包括核武器的国家之一,这种反击让战争向着更加危险的方向发展。

第五,中立国家不同程度遭受到强权的打压和裹挟。本次战争一方面确实引发了西方世界的强烈震惊,战后各国已经不能接受一个国家动用武力手段强占他国领土的这种所谓“侵略”行为,因此第一时间西方各国都对俄罗斯进行谴责和制裁;另一方面,美西方强大的舆论工具,让其对试图在这场冲突中保持客观和中立的国家进行了连带性的打压和谴责。其中最深受其害的就是我们中国了,当然虽然美国借此事把我们中国跟俄罗斯捆绑在一起,不单单是因为我们持中立态度,呼吁和平谈判。但因为这确实给了美西方一个很好的借口。

那2023年以后,国际秩序将如何演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现实主义的国际政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丛林法则”将强势回归。军事力量成为各国争相发展的重要方面。2022年,北约各国都相继调高了本国的国防军备预算,包括我们周边的日本等国家,普遍都将国防预算提高了1个百分点以上。这也是对21世纪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重大冲击。本来已经脑死亡的北约,重新成为影响地缘安全的军事合作组织。美西方标榜北约是防御型组织,但是为了维护其存在的必要性,未来还有可能将借口挑起更多地缘冲突。

其次,雅尔塔体系受到冲击。苏联解体以后,曾经缔造雅尔塔体系的世界主要战略力量,俄罗斯和美欧陷入到了严重的战略对峙,一方是直接下场参战,另一方是打代理人战争。而这双方都是要追求自身的绝对安全,以至于突破冲突甚至战争的极限也在所不惜。在这场战争中,没有什么正义的一方。俄罗斯是将乌克兰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而北约则是执意推动北约东扩,双方都是以零和思维谋求绝对安全,而实际结果却是让世界更加不安全。

第三,威慑理论也受到考验。此次俄乌冲突是最接近核大国对决的一次冲突。虽然核武器时代的威慑理论,让核大国保持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历史默契”,各自管控分歧,不让世界滑向核战争的边缘,但是此次俄乌冲突当中,这种威慑理论也是在不断处于考验中。一方面,普京不断“核讹诈”,威胁美西方不要亲自下场参战;另一方面,对阵双方无人作战手段和能力的质的飞跃,导致对双方领土上的民用核设施实施攻击的门槛下降,这很可能会引发战场形势螺旋升级,最后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来看,虽然各方期待俄乌双方和平谈判的意愿越来越强烈,12月12日七国领导人峰会之后,发表了一项包括18个要点的联合声明,里面就涉及到“战后和平安排”的议题,这说明美西方已经开始考虑战后秩序安排的问题,但俄乌冲突双方暂时还没办法停下来。普京还在不断征兵,泽连斯基在国会演讲中高呼乌克兰已经成为世界领导者。说明这辆战车还将行驶一段时间。

由此就有了新的问题,2023年会好吗?

我个人觉得,最大的积极变量还是在我们中国,今年12月,我们中国终于结束了3年抗疫。解封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发展经济,从人流、物流、资金流到产业链供应链的重新稳定,我个人对中国经济的潜力还是很有信心的,其中最重要还是对中国的劳动人民很有信心。我相信,中国一但集中精力发展经济,那重回经济高速增长并不难。虽然美西方还在遏制围堵我们,但是有时候市场的力量也并非政府能够控制的。而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将给世界经济提供稳定性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政治上,中国一直在国际平台呼吁通过和平谈判方式解决俄乌冲突,同时,中国还在香港成立了国际调解院,为系统性解决世界上面临的各类纠纷与矛盾搭建了一个平台,以制定规则、提供条件,并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夯基垒石。只要我们中国自己保持稳定发展,相信2023年会好起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