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很清楚,小时候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没日没夜地干活为的就是能给家里添一间瓦房,过年能够多买一只鸡或者几斤肉。父母每天所谈论的不是田里的庄稼就是圈里的牲畜,在他们那个年代,生活的目标很明确,而且努努力基本都可以实现。

父母一辈子的努力都花在了房子上,家里的房子从土坯房换成了砖瓦房再变成了如今的三层小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十而立的我虽然有大学文凭,但是成就却远远无法与只有高小文化的父亲相比。刚毕业的时候踌躇满志信心十足,但是没几年就被现实所击穿,千疮百孔。

前几天和大学时期的一位红颜知己通了电话,她觉得重复的日子很乏味无趣,问我是否还在坚持当年的梦想,最近有什么新奇的想法。放下电话之后我陷入了久久的沉思,当年号称“情圣”的自己,宣称要为爱而活,为自由而奋斗,以此为自己的梦想。而这才仅仅过了几年,我不仅忘记了心中的梦想,更是失去了生活的目标,甚至没了爱一个人的勇气和动力。

想想这些年,对生活没有计划,对未来没有目标,而最多的是对未来的担忧。刚毕业那会,每年还能存个两三万,现在存的钱却是越来越少了。父母都年近古稀,年轻时积累下来的伤痛也时常发作,自己不敢买房不敢买车,甚至还不敢谈恋爱。

婚姻是人生大事,父母和亲朋好友时常跟我讲,他们那个年代选对象不会东挑西选,往往看到对方一个优点就结婚了。

小姨看上小姨夫,是因为小姨夫帅气;大姨看上大姨夫是因为大姨夫老实憨厚,家庭条件不错。

二舅看上二舅母,是觉得二舅母勤劳能干;三舅看上三舅母是觉得三舅母是小学老师,有文化;五舅看上五舅母,是因为五舅母漂亮,是村花!

只有四舅母是家里帮着选的,因为四舅舅比较顽劣,四舅母虎背熊腰可以很好地管教他。母亲看上父亲,也是父亲当时有点文化,能够读书讲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那一代人追求的都是低层次物质方面的满足,很少涉及精神层面的追求。

而到了现在这个时代,除了有钱这个条件单选就能成就婚姻之外,其余所有的条件似乎都必须多选。

婚姻的主体是人,现在的婚姻要求不仅要求五官端正,还要看身高体重,甚至三围。除了主体,对学历,财富,婚后待遇问题也有诸多要求。

所以,现在的婚恋市场,如果你想将就找个人搭伙过日子那基本没有问题,但如果你想找个称心如意的,那几乎没有可能了!

现在找对象就像是在做一张竞赛试题,找出几道会的做对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的题目那就很难 了,更别说拿高分或者满分了。

而在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个60分的对象本来就很难让自己接受,更何况还要对这60分的选项进行取舍,有选择困难症的人往往会因此耽误了终生。

因此,往往有点追求的人,他们的婚姻问题就是大难题,就算不对自己负责,也要为别人负责的心态,让他们对婚姻望而却步;对未来没有目标,选择困难也是他们婚姻的拦路虎。

80后90后追求的婚姻起点是他们父母奋斗一辈子的终点,简单说来就是有房有车。对于婚姻的追求,80后和90后有自己想要寻找的答案,这个答案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往往难以得到满足。

因此,知道婚姻难以美满幸福,所以80后和90后到最后大多会放弃“爱”而选择现实,因为选择现实还有退路,而选择爱,往往没有退路或者退路上满是荆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