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关于草船借箭的记载有很多,我们对于借箭的主人公现在也有了新的疑惑,在我们小学的课本上的出草船借箭里是诸葛亮和周瑜打赌在规定的时间里造出十万只箭,诸葛亮先是啥也不干就让士兵扎草人终于在最后一天的晚上带人出船故意激怒曹操,当时起着大雾曹操不能辨别真假于是让士兵射箭。诸葛亮和其他人把船绑在一起在船里悠哉的喝茶船上放着的提前扎好的草人,等到曹操射的箭够了让士兵收兵并且敲鼓感谢曹操赠与的箭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上这个版本是从小说《三国演义》中截取的,但是我们都知道小说是小说并不能够代表史实慢慢的有爱好历史的朋友对这个精彩的故事感兴趣查阅相关的史书。这一查,好了出事了!

真实课本和史书背驰:

根据《魏略》上的记载根本就没有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说法,草船借箭的主人公是孙权,孙权带着一支小队去查探敌情当时起大雾曹操命令士兵射箭,孙权的船受到箭太多命令转个身换另一边接着接箭最后满载而归!

我们先不要管事件的主人公是谁,我们就单纯的谈一谈草船借箭本身的可行性!

我们从高中物理力的作用来说,我们假设草船借箭是真的把小船支全部绑在一起一字排开接受曹操军队射击的箭支一下子这么多的箭支射过来小船还能够保持的了平衡吗?这时候你还有时间想着转个身让射的均匀一点而且你就那么肯定箭只射在提前规定好的地方要是射在了船身上船不会沉下去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我们按照书上的记载孙权就带着一小队兵坐一条船去打探敌情一只先不说船会不会被射成刺猬按照重量来说要是借箭十万支船也得翻了,再说了这个事情能够成功的前提是起大雾,起那么大的雾不一定全部都能射的中!

其实还有一个不同的版本:根据《吴历》中的记载是说:面对曹操的大军来袭孙权表示一点都不慌自己乘着一艘小船直奔曹操的大军驻扎地区,曹操发现了知道是孙权在探军情让士兵严阵以待不要射箭,就这样孙权就是转了一圈最后啥也没有空着手又回去了。走之前为了表示自己曾经到此一游还不忘击鼓示威。

三个不同的版本,诸葛亮的版本是《三国演义》中的桥段历史的真实性是最缺乏的,其他的两个版本的主人公都是一个人但是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到草船借箭的事情第一个是空手而归,第二个是误打误撞带回了箭支。但是这只是根据平衡的原理一边的箭多转个身接着借箭根本不符合常理除了平衡之外之外还有牛顿定律才可以,要是牛顿知道了鼻子都要气歪了:是不是当我不存在!

小编结语;

小说是后人在根据史书上进行的改编是带有个人和神话色彩的,像小时候被归为青少年必读的《三国演义》大家当故事看看就好了里面的一些细节和故事情节还是要根据史书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