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字经济是未来发展方向,事关国家发展大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深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将发展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强前瞻性战略指引,作出系统性全面部署,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对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作出战略部署,并将其作为高质量发展这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首要任务的重要内容,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持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数字经济的战略决策部署,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敏锐抓住发展机遇,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步伐,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切实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把握时代发展大势,深刻认识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重大意义

当今时代,数字技术作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利于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伟大使命任务,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和把握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重大意义。

(一)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是适应新发展阶段的主动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两步走”总的战略安排作出精辟阐述,明确了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这些目标任务中,明确提出了创新型国家建设、科技自立自强、基本实现信息化等重要内容。立足新发展阶段,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全球科技创新已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数字经济正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世界主要国家近年来都在加紧布局数字经济发展,制定战略规划、加大研发投入,深入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力图打造未来竞争新优势。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信息化、数字化带来的千载难逢的机遇,抢抓数字经济快速兴起的关键时间窗口,发挥好我国制度优势和作为制造大国、网络大国的综合优势,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先机、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二)发展数字经济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坚持创新发展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的根本之策。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国际竞争新优势也越来越体现在创新能力上。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数字经济作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创新发展的主阵地,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这给我们带来的既有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有激烈的科技竞争,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难以实现转换。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牢牢把握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先机,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引领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的网络化共享、集约化整合、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组织效率,进而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三)发展数字经济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经济活动需要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从而实现循环流转。数据作为数字经济的关键生产要素,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资源、新动力。加快发展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将引领各类资源要素顺畅快捷流动、各类市场主体加速融合,帮助市场主体重构组织模式,实现跨界发展,打破时空限制,延伸产业链条,畅通国内外经济循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注重发挥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作用,用好数据要素资源,助力打通经济循环过程中的堵点、断点,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提高经济社会各领域资源配置效率,实现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利用好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建立多层次的全球数字合作伙伴关系,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四)发展数字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能够有力引领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促进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发生根本性改变,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统筹好速度、质量、效益的关系,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11月3日,以“开源开放数创未来”为主题的2022年中俄数字经济高峰论坛在中国北京、哈尔滨和俄罗斯莫斯科三地连线举行。图为黑龙江哈尔滨,开幕式现场多地连线参加 孙汉仑/摄

二、新时代十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成就显著,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愈益凸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出台《网络强国战略实施纲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部署实施“互联网+”行动、大数据行动纲要、“东数西算”工程,我国数字经济实现从小到大、由大到强的跨越式发展。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8%,数字经济规模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

(一)坚持总体布局、夯实根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按照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导向,统筹谋划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提升基础设施的规模、质量和效益,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夯实网络强国发展根基。规模全球领先。深入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纤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第五代移动通信(5G)建设全球领先,截至2022年10月累计建成5G基站225万个,居全球首位。互联网普及率从2012年的42.1%提高到2021年的73%,网民规模连续13年位居世界第一。质量明显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加速迈向“双千兆”时代,千兆光网具备覆盖超过3亿户家庭的能力,建成29个“千兆城市”。完成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的总体布局,推进8个枢纽节点建设,全面启动“东数西算”工程。截至2022年6月,我国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590万标准机架,建成153个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行业内先进绿色中心电能使用效率可降至1.1左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效益逐步显现。电信运营企业的新兴数字化服务快速发展,云计算等成为重要的增长引擎。数字基础设施支撑千行百业加快改造升级,港口和高速公路智能化改造成果显著,电子地图全面覆盖,电子客票全面普及。

(二)坚持自立自强、创新驱动,数字技术和数字产业创新能力加速提升。抢抓全球科技发展先机,加快打造支持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自主创新体系,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和战略保障。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强化。建设运行首批国家实验室,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怀柔、张江、大湾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引领带动效应持续显现,成渝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全力打造人工智能、5G产业创新高地。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加快布局,构建领先的研发水平和应用能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核心技术创新取得突破。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作用,完善推广“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达27.6万件,占同期全社会发明专利授权量的39.6%。关键数字技术中,人工智能、物联网、量子信息领域发明专利授权量居世界首位。产业生态加快构建完善。加快补短板、锻长板、强企业,推动重点领域单点技术突破拓展为体系化产业优势。我国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技术持续发展,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加速推广应用,软硬件生态适配逐渐健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加快增长,截至2021年,我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3万亿元,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云计算市场之一。

(三)坚持赋能实体、融合发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深度融合。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推动传统产业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转型升级,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极大地拓展了网络强国发展空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截至2022年上半年,我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55.7%、75.1%,比2012年提升31.1个和26.3个百分点。截至2022年7月底,“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超过3100个,形成一系列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服务业数字化领先发展。我国已连续9年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电子商务、移动支付规模全球领先,网约车、网上外卖、远程医疗等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1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超过13万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8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24.5%。农业数字化成效显著。2021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大型高端机械保有量逐年增长,农机应用北斗终端超过40万台套,病虫害监测预警、农产品溯源、智能灌溉等智慧农业新模式得到广泛推广。

(四)坚持信息惠民、共治共享,政务服务信息化智能化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加快推进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建设,推动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让数字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电子政务实现广泛应用。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基本建成,“一网通办”“异地可办”“跨省通办”广泛实践。全国96.68%的办税缴费事项实现“非接触式”办理,全面数字化电子发票试点稳步推进,电子发票服务平台用户数量突破千万级。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电子政务在线服务指数排名从2012年全球第78位提高到目前的第9位,企业、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数字惠民力度持续加大。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数字化发展,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13.63亿人,电子社保卡领用人数达6.19亿人。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基本建成,在线挂号、预约就诊广泛普及,远程医疗县区覆盖率近90%。积极推进网站和应用程序(APP)开展适老化改造,能独立完成出示健康码/行程码、购买生活用品和查找信息等网络活动的老年网民比例已分别达到69.7%、52.1%和46.2%。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大幅提升。数字化社会治理体系加快建设,全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智慧水利、智慧应急、智慧公安、“互联网+监管”等取得显著成效。乡村旅游智慧化水平大幅提升,乡村治理数字化助力强村善治,促进农民富裕富足、乡村宜居宜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2月27日,上海浦东支付宝空间站(Alipay Lab)。这是一个智慧城市一站式生活服务体验馆,大小屏幕无处不在,还能与游客的手机互联互动 陈玉宇/摄

(五)坚持防范风险、筑牢防线,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巩固提升。加强网络安全机制、手段、平台、能力建设,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提升网络风险防范能力,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安全。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持续增强。加强网络安全预警监测,增强数据安全预警和溯源能力,制定数据隐私保护制度和安全审查制度,确保个人隐私和大数据安全。强化国家关键数据资源保护能力,实现全天候全方位感知和有效防护。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逐步健全。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等法律相继颁布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等细则陆续出台,网络安全制度保障和法治保障持续强化。

(六)坚持相互尊重、开放合作,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取得扎实成效。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四项原则”“五点主张”为指引,加强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合作,建设“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与世界各国人民共享信息化发展红利。积极提出“中国倡议”。发起《全球数据安全倡议》《“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与世界各国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我国已与16个国家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与23个国家建立“丝路电商”双边合作机制,中阿网上丝绸之路建设成效日益显著。推动共享“中国红利”。主办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国际会议,为世界搭建全球数字经济交流合作的平台。杭州、深圳等城市已与国外城市建立了点对点合作机制,中国电商平台助力全球中小企业蓬勃发展,让数字经济红利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主动作出“中国贡献”。支持建设近40个电信传输网、政务信息网等基础设施项目,帮助有关国家发展信息通信产业,推动缩小数字鸿沟。在非洲20多个国家实施“万村通”项目,为1万个村庄安装数字电视,共享信息化发展红利。

三、坚持问题导向,辩证看待和把握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

近年来,全球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在世纪疫情、地缘冲突以及科技创新、产业变革等因素交织影响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在此背景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对此必须有清醒准确的认识,强化忧患意识、问题导向、底线思维,采取有力有效举措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从国际看,全球数字经济竞争态势日趋激烈。数字经济是数字时代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已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重点领域。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价值日益凸显,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传统产业加速向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转型升级,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抢抓数字经济战略机遇,加快布局发展数字经济,谋求在数字经济领域构建竞争新优势。一方面,强化战略引领。以美欧、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围绕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科学、先进通信网络等关键领域,纷纷出台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规划,加快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美国发布保护5G安全国家战略、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战略计划、2021年美国创新与竞争法、芯片和科学法案等,更加注重国家力量在支持核心技术研发、促进基础设施更新、保障国家安全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日本出台科学技术创新综合战略,制定并推广战略性创新创造计划,将数字经济定位为国家基础性产业。另一方面,重视规则制定。主要国家和地区积极争夺全球数字经济规则制定话语权,努力抢占未来数字经济发展主导地位。2020年,新加坡、智利、新西兰签署《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以电子商务便利化、数据转移自由化、个人信息安全化为主要内容,是全球首份数字经济区域协定。2021年,七国集团(G7)就跨境数据使用和数字贸易规则达成协议,欲凭借其在数字经济领域的优势,建立以G7规则为国际通用规则的数字治理体系。欧盟近年来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完善保障欧盟单一数字市场建设的法律制度框架。

从国内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还存在短板弱项。与世界数字经济强国相比,我国数字经济面临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问题,创新能力不够强、融合创新不充分、数字鸿沟待弥合等瓶颈亟待突破,制约了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关键领域创新能力不足。在操作系统、工业软件、高端芯片、基础材料等领域,技术研发和工艺制造水平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对外依赖性较高,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二是产业数字化发展相对较慢。传统产业转型创新能力不足,农业、工业数字化还需深化,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仍低于欧美国家水平,部分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不愿”“不敢”“不会”的困境,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对滞后。三是数字经济治理体系还需完善。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规则制度体系有待健全,数据要素基础制度体系尚在建设,既能激发活力又能保障安全的平台经济治理体系需要完善,与相关法律法规配套的各类实施细则亟待出台,数字经济国际治理参与度需进一步提升。跨部门协同、多方参与的治理机制还需完善,治理能力仍需持续提高。四是数字经济安全形势严峻。近年来,个别国家为维护自身科技垄断和霸权地位,置国际通行规则和全球化大势于不顾,遏制打压我国数字技术和数字产业创新发展,“断链脱钩”风险上升。数据安全监管体系尚未完全确立,用户信息面临被过度采集、使用和泄露的风险,数据安全面临挑战。

四、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着力夯实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国内和国际、发展和安全,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以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为保障,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一)集中力量加强数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牵住数字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高端芯片、关键软件、传感器、网络安全等领域研发突破和迭代应用,提升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创新能力,加强量子信息等前沿技术布局,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知识产权联动。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二)适度超前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加强战略布局,加快构建高速泛在、天地一体、集成互联、安全高效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推进5G和千兆光纤网络建设,组织实施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优化基础设施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性能和服务能力。加快建设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系统推进北斗产业化重大工程,推动卫星互联网加快发展。统筹布局绿色智能的数据与算力基础设施,推进“东数西算”工程,建设完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全面发展高效协同的融合基础设施,利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对传统基础设施进行智能化改造。

(三)持续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深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进重点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行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创新发展智慧农业,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依托数字技术促进农业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经营。释放大型平台企业技术、数据、服务等资源优势,培育数字化转型服务机构,带动更广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数字化转型发展。

(四)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创新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通信设备、智能硬件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构建自主可控产业生态。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数字产业,高质量建设中国软件名城、名园等,推动软件产业做大做强。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通信等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电子信息、物联网、软件和信息服务、大数据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发展质量水平,推动数字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支持互联网企业不断加强基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鼓励平台企业依托市场、技术、数据等优势,赋能实体经济。

(五)完善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强化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支持市场主体依法合规开展数据采集,提升数据资源处理能力,培育壮大数据服务业。推动数据资源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推动各领域通信协议兼容统一,打破技术和协议壁垒。建立健全国家公共数据资源体系,推动基础公共数据安全有序开放。加快构建数据要素市场规则,规范数据交易管理,建立健全数据资产评估、登记结算、交易撮合、争议仲裁等运营体系,提高数据交易效率。

(六)加强数字经济安全体系建设,筑牢数字安全屏障。贯彻国家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法律法规,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加强基础电信网络极限风险战略防御能力建设,加快建立工业互联网等新兴领域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提升网络安全综合防护能力。推动网络和数据安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网络和数据安全骨干企业,加大核心技术和重要产品研究攻关力度,从供给侧夯实网络和数据安全基础,实现核心技术、重要产品、关键设施等安全可控,为维护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保障网络强国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和产业支撑。

(七)推动数字经济制度环境建设,积极参与数字化国际规则制定。处理好对内和对外的关系,对内完善我国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对外做好与国际规则的衔接。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强对数字经济的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协同监管。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主动参与国际数字经济议题谈判,深化政府间数字经济政策交流和技术合作,推动“数字丝绸之路”走深走实,让数字经济红利惠及世界。

来源:时事报告

声明:此公号(ID:cnzifi)发布内容和图片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金融科技行业周报|往期回顾-

-行业资讯-

-专家观点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