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4月5日,士林官邸中的蒋介石停止了心脏跳动,而传闻,他生前的遗愿是希望把自己葬于孙中山先生的左右。

虽然这是蒋介石妄图东山再起的痴心妄想,但令人唏嘘的是,蒋介石不会料到自己离去多年之后,蒋家人连践行蒋介石遗志的气力都消失殆尽。

甚至蒋介石死后都未能入土为安,采用浮厝方式,遗身葬在慈湖。

蒋介石的长子蒋经国,曾于生前交代过自己的后人,希望死后可以和母亲安葬在一起,以此盼望常伴母亲身侧。

但蒋经国的后事和父亲如出一辙,同样采用浮厝方式,蒋经国的遗体距离自己的父亲只有大概一公里的距离。

图丨慈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6年7月25日,一位神秘之客搭乘香港的飞机,降落到了北京机场,而这个人,正是蒋介石的孙子,蒋经国之子——蒋孝勇。

他此次前往大陆,为的是完成先人遗志,希望能让祖父和父亲的遗身能够魂归故里。

可是,让蒋孝勇料想不到的是,此去大陆阻力重重,事态的发展远超过蒋孝勇的预料,他愤怒万分,竟然当众放下两句话!

图丨蒋孝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愿未果,终成憾事

中国人讲求落叶归根,入土为安,那么,为什么堂堂蒋介石连这么朴素的心愿都无法实现呢?

事情,要从1988年说起。

那年,生命垂矣的蒋经国叫来儿子蒋孝勇,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叮嘱道:“祖国统一大业我是见不到了,为父走后,希望你能将祖父移灵南京,将我移到溪口母亲身边。”

蒋孝勇深深记得父亲的叮咛,作为蒋经国第三个的儿子,小时候的他备受蒋介石的喜爱,而蒋孝勇也在祖父和父亲的熏陶下渐渐长大,蒋介石曾经带蒋孝勇爬楼梯,在数楼梯之时,蒋介石告诉蒋孝勇:要留意生活的细节。

蒋孝勇深谙教诲,并且在之后几十年的人生中小心实践。

图丨蒋介石和孙子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蒋经国第三个儿子,七年来,他不敢忘却父亲的话,要让自己的祖父魂归故里,要让自己的父亲回到祖母身边。

当年在父亲病榻之前的蒋孝勇,内心感慨万千。

七年之后,蒋孝勇被确诊食道癌,随着身体越发虚弱,想着自己时日无多,想着父亲和祖父还漂浮在水面上,蒋孝勇觉得,是时候完成父亲遗志了。

可就在他决定启程时,台湾媒体却捕获到了蒋孝勇的风吹草动,他们并不在乎身体已经日落西山的蒋孝勇没有实权。

对于台湾当局看来,蒋孝勇的决定更像是充满政治意味的政治行动。

图丨蒋孝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几十年的政治动荡,在蒋经国离世之后,蒋家在台湾的政治话语权早就几乎消失殆尽,对于平常人来说,落叶归根,入土为安这样天经地义的大事,到了蒋孝勇这里,却变得让人唏嘘,充满戏剧性的无力。

就在蒋孝勇从香港奔赴北京时,台湾媒体也早早蹲守在台湾、香港和北京的机场附近,对于他们而言,死者为大比不过一个充满爆炸性的新闻。

媒体的夸张也让蒋孝勇倍感心力交瘁,他并不想被外人打扰,遭受食道癌困扰的蒋孝勇,此刻只想安安静静地完成父辈交代的遗愿。

因此,蒋孝勇选择秘密访问中国大陆。

图丨蒋孝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我方也明白蒋孝勇的苦衷,一路上帮助蒋孝勇做好了保密工作。

蒋孝勇寻遍西医无果,希望能在中医上找到根治疾病的方法,我方同样抱着有朋自远方来的态度,也明白这次行程对于蒋孝勇的特殊含义。

在专门为蒋孝勇安排最好的医生为他治疗后,蒋孝勇十分感动,而他的身体,竟然也得到了奇迹般地好转。

这对蒋孝勇来说,是极大的鼓舞。

此次来大陆收获颇多,蒋孝勇决定去祖父和父亲的故居转转,思念先人的蒋孝勇告诉我方,他希望去老家溪口看看,但是因为这是自己的家事,所以不希望在过程中被打扰。

而我方亦理解蒋孝勇的孝心,在蒋孝勇逛溪口的全过程,我方都帮助蒋孝勇做好了保密工作,并告诉当地政府,只是有几个台湾游客来到这里做客。

图丨蒋氏故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孝勇到了故居,泗泪涕零,祖父蒋介石毕生唯一的想法就是可以反攻大陆,虽然这是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妄想,但在故址面前,蒋孝勇心情很复杂。

想当年,毛主席还曾托章士钊给蒋介石写了一封信:“溪口花草无恙,奉化庐墓依然;台湾金马,唇齿相依,遥望南天,希诸珍重。”

此封信件,交于蒋介石,就是希望蒋介石可以回到大陆,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可彼时的蒋介石,是万万不可能同意回到大陆,丢弃自己的政治野心的。

可是即便如此,蒋介石的心中仍然忿忿,哪怕死去的那一刻,他也希望可以重归故土。

蒋介石不会料想到,在他和儿子相继故去后,蒋家竟然衰败至此。

图丨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访大陆,解开心结

那时候的蒋介石,明知道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但是他依然寄希望于后代,并且,蒋介石亲自为自己挑选了三块墓地,第一处就是奉化溪口老家的蒋氏墓地,第二处是南京紫金山中山陵,第三处是他钟爱的庐山。

蒋介石更加不会想到,他深恶痛绝的共产党人,他一生作对的人,会将这三处小心维护,1981年,在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的讲话中,胡耀邦曾言:“欢迎蒋介石先生的灵柩迁移到奉化蒋氏墓地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晚年也认识到了光复大陆的不切实际,明白历史是属于人民的道理,再加上我党的感化,因此他晚年主动派人到大陆求和谈判。

可惜蒋经国突然逝世,两岸和平统一事业未能完成,蒋经国和他父亲一样,带着遗憾离世。蒋经国也为此留下了遗嘱,将来要跟随蒋介石将遗体迁往大陆,因为那里才是自己的故土。

图丨蒋经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经国梦想和自己的母亲埋葬在奉化溪口,在蒋经国逝世后,他们的家人将蒋经国安置在蒋介石旁边,希望等到两岸统一,可以将蒋氏父子一同迁往大陆。

然而,蒋经国万万想不到,自己一手扶植起来的李登辉,竟然一改往日对于蒋家人的态度,指责蒋氏父子是外来人,处处打压蒋家势力。

李登辉高喊“民主化”、“本土化”的口号,说蒋介石和蒋经国是阻碍台湾民主化进程的罪魁祸首。

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李登辉不惜脚踩蒋氏父子上位,怂恿台湾民众,破坏蒋介石在他们心中的形象,甚至有极端人士推翻了蒋介石的雕像。蒋氏父子离世不久,就让人体会到了什么是世态炎凉。

李登辉的狼子野心让人唏嘘,而蒋家也是腹背受敌,在政治上没有话语权不说,甚至连迁移墓地这样的自家事情,也要频频受到阻碍。

也正因为如此,蒋孝勇才更加担心祖父和父亲的遗体,在那样的情况下,台湾当局处处排挤蒋家人,蒋孝勇很害怕自己故去之后,台湾土地再无蒋介石和蒋经国可以安身的地方。

图丨李登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避免自己的祖父和父亲遗体受到侮辱,蒋孝勇联系了自己的叔叔蒋纬国,而当时的蒋纬国,任职国安会秘书长,只是蒋纬国也身患重病。

蒋纬国听说了蒋孝勇的想法,心里十分赞同,他决定和蒋孝勇一同完成蒋介石、蒋经国的遗愿。

可是,大肆宣扬内陆和台湾是不同国家的李登辉,怎么会允许自己的前领导人的遗体被埋葬在“另一个国家”呢?

蒋纬国的想法,遭到了李登辉的极力反对,但大部分台湾民众都认同蒋孝勇的孝心,也觉得蒋介石的遗体离开台湾、迁往大陆是天经地义。

在这样的重压下,李登辉只能含糊其辞,说:“此事关系重大,须交国民党中央委员会讨论,”这一讨论,就没了消息。

图丨蒋纬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家人也明白李登辉只是想搪塞过去,于是他们采取了行动。

这就发生了开头的一幕,1996年7月25日,蒋孝勇带着全家老小,从台湾飞往香港,再从香港飞往北京。

大陆方面积极配合蒋孝勇,并且答应蒋孝勇的请求,全程对蒋孝勇此行保密,并且为蒋孝勇请了大陆最好的中医。

虽然蒋孝勇的病症得到了缓解,但已经进入晚期的蒋孝勇,想要根治他的病症已经是回天乏术。

蒋孝勇深知自己的命运,在生命结束之时,他希望能够回到老家看望遗址,对于尚在襁褓中,就跟随蒋介石去往台湾的蒋孝勇来说,这次的行程是陌生的,但也是熟悉的。

蒋孝勇非常激动,尽管疾病缠身,但他依然希望能够亲身体会家乡的每一朵花,每一片土壤,蒋孝勇说:“这是回乡的路,是认祖的路,这么多年才有机会走第一遭,得自己一步步走上去啊。”

图丨蒋孝勇回大陆祭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孝勇的话让人动容,尽管岁月易逝,但游子的思乡之情不会被时间扼杀。相反,那种根植于骨肉的血脉之情,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加深,那是中国人的根基,是中国人朴素的民族情怀。

对于蒋孝勇来说,回家,让祖父和父亲回家,让自己回家,是他弥留之际,唯一的盼望。

毛主席写下的那句:“奉化之庐墓依然,溪口之花草无恙。”仍然深深刻在祖宅中。

对比大陆对于蒋家人的态度,再对比自己祖父和父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台湾当局,对于蒋家人的态度,高下立判中,蒋孝勇百感交集,悲愤相加。

图丨蒋介石和蒋经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孝勇对家人说:“无论如何,我们蒋家人都是中国人。”

这句“我们蒋家人都是中国人”,它代表了蒋孝勇对于大陆的认可,也代表了两岸人民渴望祖国和平统一的殷切愿望。

可是,蒋孝勇就算心中再渴望自己的祖父和父亲能够魂归故里,在台湾当局来看,这件事情影响太大。

蒋孝勇访问大陆的事情在台湾迅速传开并发酵,一时间舆论议论纷纷,台湾媒体大肆宣扬。这本来只是蒋孝勇的家事,只是没想到事态的发展愈演愈烈。

图丨蒋母之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权政交织,唏嘘一片

虽然台湾民众支持蒋孝勇,认为他作为中国人,把蒋介石和蒋经国的遗体迁往大陆无可厚非,当时台湾各党派纷纷发声支持,除了国民党。

在当时的形势下,蒋介石的遗体并不仅仅代表蒋家人的挂念,同样也被李登辉赋予了政治价值。

在李登辉看来,他想要谋求自己的政治主张,就绝对不能允许将前领导人的遗体“移灵”大陆。可是,民意不可违背,更何况李登辉手握“民主化”和“本土化”两面大旗,不能贸然打自己脸。

大陆和蒋孝勇的前后夹击难坏了李登辉,他一筹莫展,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才好。

就在这个时候,蒋彦士投靠了李登辉,并且利用自己对于蒋家人的了解,告诉李登辉:“不如来个假意成全,顺水推舟,将来最好能借宋美龄之口来制止蒋纬国。”

图丨宋美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句话点醒了李登辉,他立刻成立了“两蒋移灵小组”,做足了表面文章。

这个所谓的“两蒋移灵小组”,名义上是为了研究,转移蒋介石和蒋经国遗体到大陆的可行性。

实际上“两蒋移灵小组”的人员,都是由李登辉亲自挑选,中间的研究过程只不过是走一个形式,他甚至把和自己交情很深的章孝严拉进“两蒋移灵小组”。

章孝严是蒋经国的庶子,名义上是蒋家人,但实际上,章孝严和蒋孝勇的关系泛泛,他与李登辉关系较好。

李登辉的王牌就是宋美龄,为了说服宋美龄,李登辉找到严悼云,希望严悼云能劝说宋美龄放弃“移灵”。虽然宋美龄之前也主张将蒋介石葬在南京中山陵,只是碍于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形势未能如愿。

图丨章孝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美龄心里清楚,想要实现移灵,阻碍颇多,无奈之下,宋美龄答应了李登辉,决定放弃移灵。

有了宋美龄这张王牌,“两蒋移灵小组”开始肆无忌惮,纷纷说当前移灵时机不对,需要等待一个合适的时间。

事情发展到了这个态势,台湾国民党其他成员也纷纷出面反对,最终台湾当局一致否定了两蒋移灵的决定。

面对这样的结果,蒋纬国自知回天乏术,他心中虽然悲痛,却也深感无力。但是,重病在身,弥留之际的他并没有放弃努力,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所以更加希望能够在自己临终之前,看到自己的兄弟和父亲去到自己想去的大陆。

在国民党第十四届第四次中评委会议上,蒋纬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讲述了移灵的主要原因。

图丨宋美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两蒋的后代,蒋纬国希望自己可以尽到儿子和兄弟的义务,让蒋介石和蒋经国回到他们出生的地方,让死去的人可以在故乡安息。

作为台湾当局的秘书长,蒋纬国希望通过移灵来缓和两岸矛盾。大陆和台湾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无论过去如何,大家心里都明白,大陆和台湾,都是中国人。

奈何蒋纬国如何慷慨陈词,附和者寥寥无几,除了无奈,蒋纬国再无他法。

知道这件事情的蒋孝勇情绪更加激动,他召开记者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开口大骂蒋彦士“恩将仇报”“不要脸”,甚至大骂章孝严不姓蒋,并没有资格谈论蒋家事情。

在发布会的最后,蒋孝勇说了两句话:“国民党已经不是国民党,两蒋移灵大陆总比被自己人鞭尸好一点。”另一句话是:“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习俗,我们家乡的习俗就是回乡入土为安,为何要将移灵奉安泛政治化?”

图丨蒋介石和蒋经国、蒋纬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句话,直击在场所有人的心灵,哪有人会预料到,曾经叱咤政坛的蒋氏家族,现在居然连蒋介石想要移灵这样的事情,都失去自由?

对比两岸的态度,毛主席那句:“奉化之庐墓依然”,更是深刻讽刺了台湾当局的脆弱心理,他们不敢正视历史,为了实现政治野心,不惜蒙蔽自己的双眼,牺牲自己的前任领导人最后的愿望。

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李登辉各种抹黑蒋氏家族,他不仅忘记了自己是蒋经国一手扶持上位,更加忘记了自己本身是个中国人的事实。为了阻止移灵,李登辉什么手段都能用得上,让人所不齿。

在事情的最后,蒋纬国和蒋孝勇相继故去,他们临终之时也没有实现自己的心愿,对于李登辉来说,他们无非是两具傀儡罢了,对于台湾政坛,蒋氏家族的意义更像是一个符号,一个被他们驱使的,丧失权力的吉祥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