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邦建汉之初,为巩固刘氏天下,大封同姓诸侯。至景帝时,同姓诸侯王已成为国家的最大祸患。

景帝即位后,为解决中央政权所面临的威胁,采纳了御史大夫晁错提出的“削藩”建议,逐步削夺诸侯王国的土地,以收归朝廷直接统辖。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削藩”过程中,景帝最先削夺了赵、楚、胶西等王国的封地,这令其他诸侯王甚为气恼。就在景帝准备削夺吴王封地之时,吴、楚、赵、胶东、胶西、济南、淄川等七国联合发起了对中央朝廷的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的首犯是吴王刘濞。刘濞盘踞吴王国,冶铜铸钱,煮海水为盐,减免赋税收买人心,网罗各处的逃犯及流民为其服役,逐步在经济和军事上积蓄了一定的实力。景帝采取“削藩”政策后,刘濞便勾结、诱逼其他诸侯王举兵作乱,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出动吴楚联军直指中原。之后其他诸国纷纷加入叛乱。

叛乱发生后,晁错力劝景帝坚决镇压叛乱。而景帝却听信袁盎之言,杀了晁错,以求息事宁人。但是,吴楚七国并未因诛晁错而停止叛乱。于是,景帝立即改变对策,派遣太尉周亚夫、大将军窦婴率大军迎击叛军。结果,汉王军队仅在三个月内,便平定了吴楚七国之乱。

平叛之后,景帝继续推行“重建诸侯”政策,把诸侯王国的行政权和官吏任免权也收归朝廷,并裁减其官吏,降黜其官吏的职位。这实际取消了诸侯王国的独立性,使其几乎等同于朝廷直接统辖的郡县,使朝廷的诏令能够通过朝廷任命的官吏畅通无阻推行。一度困扰朝廷的诸侯王国不奉诏命,甚至分庭抗礼的局面基本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