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赤壁之战,“刘备和周瑜谁是赤壁之战的主力”,这个争论由来已久,其实非常无聊。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是刘备与孙权合力抗曹的结果,孙权当时去攻打合肥,而派出周瑜、程普等人与刘备合力在赤壁迎击曹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些人看书不懂得“史书记载互补”的道理,仅仅看到《三国志·武帝纪》中写道:

公(曹操)至赤壁,与(刘)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于是得出“赤壁之战只是曹操与刘备相争,而周瑜、孙权没有出力”这种引人发笑的谬论。如果是开玩笑,也就罢了,如果还当真了,我觉得,看书看成这样,还不如不看了吧。

赤壁之战到底如何?

陈寿在《三国志》中,在刘备、孙权的传记中都提到了“赤壁之战”。

《三国志·先主传》: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三国志·吴主传》:(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刘)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

同时,陈寿在《三国志·周瑜传》中,则详细记载了“赤壁之战”的前因后果,可见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重要地位。

第一,兵力上,周瑜是多于刘备的。

按照《江表传》的记载,当时刘备去见周瑜,问周瑜带了多少兵力参战,周瑜回答说带了三万人,如此,刘备还嫌周瑜带的兵太少,周瑜却信心满满地说这三万兵足够对付曹操了。

为此,刘备还是将信将疑,与关羽、张飞两人也只带两千人跟在周瑜军队后面观望局势。

由此可见,周瑜的兵力肯定是多于刘备的。

第二,战术部署上,周瑜、黄盖出力最多。

在《三国演义》的故事里,周瑜定下火计,与黄盖演了苦肉计,一起骗过了曹操;但是在史书上,定下诈降之计的人只有黄盖,而且曹操也对黄盖的投诚并非绝对信任。

《江表传》:曹公特见行人,密问之,口敕曰:“但恐汝诈耳。(黄)盖若信实,当授爵赏,超于前后也。

约定投降知识,黄盖率水军在江中放火,在江北水营的曹军都没料到黄盖还有这么一招,被黄盖打得措手不及!同时,周瑜、刘备两军再从陆路进攻,这才完成了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赤壁之战”。

看到这里,诸位应该对历史上的“赤壁之战”有了基本印象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他细节

“赤壁之战”中,还是有一些细节可以探讨的。

例如在两军对峙之前,双方还是打过一场战斗的,当时曹军已经因为发生瘟疫没有战斗力,败退之后,就到江北扎营对峙了。

《三国志·周瑜传》:(孙)权遂遣(周)瑜及程普等与(刘)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

很多人误以为这便是“赤壁之战”的全过程,其实是不知道“赤壁之战”有前后两战的事,这就是之前一战,黄盖诈降放火那是之后一战。

还有在《江表传》中,曹操写给孙权的信中说道:“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很多人就据此以为没有赤壁之战,真相是曹操不战而退。这显然也是“一叶障目”式的解读方法,是错误的。

“曹军发生瘟疫”,且在“战败后,曹操烧船退兵”,这两条信息都是有其他佐证的,也是可信的,但是曹操把这些情况当成主因来说,并强调“横使周瑜虚获此名”,显然是曹操自己在故意讳败来贬低周瑜了。

这种说辞,看看就行;读史书不懂得融会贯通,把一处记载当成真相来解读,只是增加笑料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