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秋生,和母亲相依为命,父亲在数年前,因为工伤死了,家中便只有母子二人了,为了供养儿子读书,母亲不得已抛头露面,给富人家浆洗衣服,做些零工。
此时的秋生已经不小了,看到母亲如此劳累,于心不忍,便说不读书了,出去干活,可是母亲算是个有见识的人,知道要想改变命运,只有读书,所以安慰儿子,必须要读书。

这么一晃就是三年,秋生终于不负母亲的期望,考中了一个秀才的功名,自此之后,家中的钱粮一下充足了,再也不用朝不保夕了。
只是母亲依旧节俭,母子二人,住得仍旧是那破旧的老宅。
不过即使如此,媒婆仍旧是踢破了门槛,给秋生说亲事。
母亲看着读书的儿子,笑道:儿啊!你也老大不小了,该成亲了,娘准备给你张罗婚事了。
秋生听了,苦笑道:娘!我现在不想成亲,我想继续考试,若是功成名就了,到时再成亲也不晚。
母亲听了,叹气道:孩子啊!你可是不小了,家中只有你一根独苗,赶紧成亲留下香火,你爹在天之灵也就安心了。
听到提及了父亲,秋生住口了,不好再反驳,见此,知道儿子同意了,母亲开始张罗婚事。
原本就有很多媒婆盯着他家,如今看到他家松口了,媒婆好似是群狼,直接围了上来。
虽说家里穷,但是这秀才的身份,也是高人一等,一般的人家是不用考虑了,总是要讲究个门当户对才是。
选来选去,女方是一户商户家的女儿,据说长得不错,两人就这么成亲了。
不过宅子还是这座老宅子,也没换地方,毕竟住着有感情,只是新娘子颇有微词,不过暂时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婚后一月,妻子看着读书的秋生,忍不住说道:官人!你说你都是秀才了,家里也不缺钱了,咱们不如换个宅子吧!还有,娘跟着咱们住,也不是太方便,不如咱们住新宅子,叫娘住这老宅子,也有个念想。

正在读书的秋生,听了妻子的话,带着诧异之色盯着她良久,脸色有些难看,说道:那是我娘,不管是不是换宅子,我娘都得跟着我,我还得孝敬她呢!
妻子听了,不说话了,但是嘴角却是有着不屑之色流露,秋生倒是没看到。
日子就这么过了数月,马上到了考试的时候了,秋生开始准备了考试所需,准备启程了。
妻子见了,高兴道:官人此去,定然高中金榜,将来当个官老爷,我也能做个诰命夫人。
秋生听了,呵呵笑道:一切都看命运了,此去一月有余,家中就托付你照看了,我娘身体不是太好,你要好好伺候着。
妻子听了,点头道:你就放心走吧!家里有我呢。
收拾好了之后,找到了母亲:娘!明日我便去赶考了,家中你和小月互相照看着,有什么需要,你就告诉她。
母亲听了,点头,说道:儿啊!你放心去吧!娘身体好着呢。
交代了一番之后,翌日,秋生独自上路了,因为家中有了些积蓄,所以干脆搭乘了马车,这样路上也能安全些。
别说,这秋生苦读十几年,还真是有了效果,京城考试,竟是中了进士,虽说没有名列榜首,但是依旧是可以做官了,这就是金榜题名啊!
秋生带着狂喜,乘坐着马车到了家中。
这是一个午后,阳光充足,小镇上十分热闹,看到高中的秋生,镇民都围了过来,秋生一一拱手搭话。
即使是镇里的首富,见到此刻的秋生,也是弯着腰,有着谦卑,因为做官已经是板上钉钉了,所以此刻的秋生,身份已经高人一等了。

不过这秋生倒是仍旧如故,待人如沐春风,与众多乡邻打趣说笑,就这样,到了家门口。
妻子应该是还不知情,到了门前,看着半掩的门户,秋生心中一动,感到了一抹荒凉。
好似门前的青苔都多了不少,不过也没多想,推开门就走了进去。
许是听到了动静,妻子捂着嘴,打着哈欠走了出来,看到众人围拢的丈夫,一下傻了,不过随即反应过来,喊道:相公你回来了?
秋生呵呵一笑,说道:娘子可是还好?
妻子赶紧迎了过来,不由得说道:好!你这是中了?
秋生将结果告知了妻子,妻子闻听,顿时陷入了狂喜之中,这时,秋生问道:我娘呢?
妻子闻听,顿时脸色有异,不过还是说道:娘在后面呢!
此刻,相邻都走了,秋生朝着后宅走去,到了后面,喊道:娘!我回来了!
说完之后,竟是没有声响,良久之后,才传来了惊呼:是我儿回来了么?
一位苍老的妇人走了出来,看到秋生,立刻眼睛湿润了,抱住秋生,说道:想死为娘了,你可是回来了!
被母亲抱着,秋生鼻子嗅了嗅,感到了一阵臭味,不过也没介意,说道:娘!儿子中了,儿子已经是官身了,我要当官了!
听到儿子所说,母亲当即泪如雨下,说道:感谢列祖列宗,你爹在天之灵,终于可以安歇了!
娘俩说了一番,母亲说道:儿啊!你刚回来,娘去给你做饭!
秋生听了,说道:我就爱吃娘做的饭,我叫小月帮你吧!
母亲听了,却是摆手:不用,你们夫妻这么久没见了,赶紧去说说话!
母亲去了前院的厨房,去准备吃喝了,秋生和妻子在屋中说话。
就在这时,街道上走来了一位和尚,一声黄色的僧衣,有着不少的补丁,显得风尘仆仆,手中拖着一个钵盂,走到了秋生家门前。
看了看半掩的门户,随即拍打了一下,说道:施主!贫僧路过此地,特来化缘。
秋生听到了,准备出来,就在这时,母亲也听到了,直接端着一个盘子走了出来。
到了门前,妇人打开大门,看向门前的和尚,说道:和尚是来化缘的?

和尚看了看妇人,眼中有着疑惑的神色,就在这时,秋生走了出来。
母亲递过去盘子,上面有着一个馒头,说道:和尚!这可是上好的白面做的,给你了!
秋生听了,看向了盘中的馒头,顿时愣了,因为这个馒头,竟是长满了白毛,早就坏了。
此刻的和尚也看到了馒头上的白毛,脸色有异,问道:施主当真给我?
母亲听了,脸色严肃,说道:我一直舍不得吃,就等我儿子回来吃呢,不过你是出家人,给你也一样,行善积德嘛!
和尚听了,再次皱了皱眉眉头,看向了秋生,说道:施主!准备后事吧!哎!
说完之后,和尚竟是转身就走,秋生闻言就傻了,看着离去的和尚,有着不解。
似乎是听懂了,母亲的神色从喜悦,逐渐变得冷漠起来,脸上的光彩,好似顷刻之间消失 无踪了,失魂落魄一般,走进了屋子,口中念叨着:儿啊!你快回来啊!儿啊!娘想你了!
说着就进了自己的屋子,没了声息,秋生带着不安,追了过去,可是到了屋中再看,躺在床上的母亲,已经没了气息。
秋生傻了,顿时哭了起来,妻子听到动静,也赶了过来,一看,也傻了,秋生喝道:去请了郎中过来!
妻子不敢不听,出门请了郎中,左邻右舍也都听到了动静,纷纷赶了过来,待郎中过来之后,诊脉,看了一番,带着诧异之色,说道:老人家死了至少四五天了啊!
听到此话,秋生眼神变得凌厉,看着妻子,喝道:说!你是怎么对待我娘的?
妻子被吓坏了,吓得不敢说话,还是有邻居说道:前些时日,你娘病重,好像没请郎中吧!
听到此话,秋生盯着妻子,冷声道:你就是这么照看我娘的?
妻子哭着,不敢搭话,秋生带着怒意,刷刷刷写了一封休书,扔给了妻子,说道:赶紧滚!
妻子抱着他大腿,哭道:不要啊!我知道错了!绕过我这一回吧!
秋生却是好不理会,将妻子休了,发送了母亲。

老母亲被儿媳虐待,明明已死,却还是撑着到儿子回来,还是和尚点破了其中的因果,秋生这才知道,都是妻子所为。
只是母亲已死,却是无法挽回了。
故事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