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23年,尼西亚大会上,基督教获得罗马官方的认可,之后迅速发展,成为当时的第一大宗教。但是此时的基督教权力并不大,受控于罗马皇帝,仅是得到其允许发展的一个宗教而已。
476年,西罗马帝国在哥特人的进攻下灭亡,原有领土陷入无主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意大利的基督教会组织起来,在罗马主教的治理下,逐渐成为意大利中部地区事实上的世俗统治者。此后拜占庭帝国和伦巴底人的势力深入到意大利地区,教皇权力受到威胁。拜占庭皇帝以罗马帝国继承人自居,要求基督教服从自己的统治。但是当伦巴底人入侵罗马时他又无力保护教皇,教皇开始寻求法兰克王国的保护。
法兰克王国自从建立者克洛维皈依基督教后,一直都是基督教的忠实信徒。741年,墨洛温王朝的宫相丕平想要篡夺王位。为了使其行为显得名正言顺,他寻求教皇方面的支持,给自己篡位称王披上合法的外衣。陷入伦巴底人和拜占庭帝国威胁中的罗马教皇欣然应诺,于是同丕平勾结起来。751年,在法兰克贵族会议上,“根据全体法兰克人的拥戴,众主教的奉献和贵族的宣誓”,丕平成为公认的国王,开创了加洛林王朝。教皇还亲自为新国王举行涂圣油仪式,使得王权笼罩了一层神圣色彩。
基督教的支持让丕平很满意。作为回报,他率军在754年进入意大利同伦巴底人作战。在此后的两年里,丕平率军打败了伦巴底人,并把从伦巴底人手中夺回的土地——罗马城及其原东罗马帝国在意大利的拉文那总督管区划归教皇管辖。这便是教会史上所谓的“丕平献土”。“丕平献土”标志着教皇国的诞生。
丕平的献土扩大了教皇的统治区域,然而也带来一个法理上的问题:既然教皇所统治的领土是由法兰克王国所赠,那么教皇在世俗政治中是否相应地成为法兰克皇帝的封建附庸呢?
显然罗马教廷也意识到了这点,为了提高教皇国的威望,打消丕平的继承人日后利用这一献土行为来控制教廷的可能,罗马教廷伪造了一份历史上称为“君士坦丁献土”的文献。该文献宣称君士坦丁大帝通过祈祷治好麻风病后接受了洗礼,并在受洗后的第四天就决定将帝国都城罗马捐赠给基督教会,并授予教皇及其后任者对其进行世俗统治的权力。该文献捏造了一个并不存在的事实,使得丕平献土完全合法化,为日后教皇的独立造下了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