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战败的蒋介石逃亡台湾,飞机却超重无法起飞,一看原来是携带的东西太多了,他命令手下把最重的几个大石头丢下,没想到几十年之后竟然成为镇国之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进步,许多不为人知的真相和历史都出现在公众面前,许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也在网络上迅速爆火起来,其中描写中国文物的节目在互联网上独树一帜。

前几年热播的《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引起了全社会老百姓对文物的关注。

通过这些节目,我们了解了中国文物的历史,其中深受欢迎的“千里江山图”等文物,在《国家宝藏》节目的演绎下有了生动的“前世今生”的故事。

看完这些节目,人们不禁感慨,这些代表中国文化的文物非常幸运的保存在中国的博物馆内,人们不禁想起了流亡海外的文物,在近代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流失海外的文物,又是多么可惜。

在这些文物中,有十尊巨大的石鼓格外引人注意,它们被单独陈列在一个展厅内,展厅内温暖的灯光温暖祥和,石鼓上满是岁月斑驳的痕迹,每一笔划痕都带着时代的印记。

刀劈斧凿出的文字尘封了那段金戈铁马的岁月,创痕遍布的石鼓见证历史的变迁,从上古到近代,每一次时代变迁石鼓都会参与其中,也正是因此,它才成为了中国历史的见证,成为了中国的镇国之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鼓的前世今生

这十面硕大的石鼓,你叫它“陈仓石鼓”也好、“秦文石鼓”也行,总之就是这么个东西,每次它的出现都伴随着时代的巨大变迁,仿佛在无声昭示着时代的变革。

十面石鼓的第一次出现是大唐时期,作为盛世的标志出现在陈仓大山之中,而发现它的人,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牧羊老人。

原本平静的大山中,周围的村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每日在大山中来回穿梭,偏偏就是这一天发现了被掩埋在乱草丛中的石鼓,岁月斑驳,但是依旧没有磨灭掉上边的文字。

古人刻石记功,一般刻在石头上或者竹简上的都是有重大纪念意义的,更何况是个如此巨大的石鼓,上边的文字一看就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尽管没人认识,但大家都知道这是宝贝。

一时间周围都是关于石鼓的传闻,古代的人比较封建迷信,都认为是上天的征兆或者是什么,但偏偏上边的文字没人认识,就像现代考古挖出来文字典籍一样,明明知道他是汉文字,但就是不认识。

老百姓的口口相传更是给石鼓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但是一个多世纪过去了,慕名而来的人很多,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能解开上面的字体。

时间一过就是好多年,虽然官方也听到了关于石鼓的种种传闻,但是这十个实心的大石头太重了,对于当时的统治者来说,一来搞不懂上边的文字有什么意思,二来确实没有因为石鼓的出现而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所以就没有太过重视。

而后时局动乱,安史之乱爆发,在时局的动荡之下,一切文物和民间传说都要为时代服务,而这十面石鼓也就再次流于民间。

安史之乱中,混乱中登基的唐肃宗躲到了陈仓山附近的雍城,也得知了石鼓的事情,忙中偷闲的他想要见识一下十面石鼓究竟是什么样子。

官员们为了让新皇开心,专门将石鼓挖出来运送到了雍城让唐肃宗观赏,尽管所有人都赞叹雕琢石鼓的工艺奇特,但仍旧没人知道石鼓上文字代表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安史之乱后的大唐就没过几天安生日子,十面巨大的石鼓运输起来也麻烦而且目标也大,一旦军队丢盔卸甲,谁还能顾得上这十几块大石头。

于是这十面石鼓就像战争魔咒一样,在战争中神秘消失了,它的下一次出现就是在宋朝时期了。

传说中的石鼓故事

关于石鼓后来的下落,一直有这样的故事流传,第一就是九面石鼓的故事。

时间来到北宋时期,石鼓的下落再一次在民间出现,此时距离唐朝末年又过去了几百年,就算是唐朝一个小小的陶瓷杯,放到北宋也成文物了,更不用说写满文字的石鼓了,于是宋朝统治者花了很大的力气寻找石鼓。

在统治者不懈努力之下,还真找到了石鼓的下落,不过可惜的是,只找到了九面,还有一面下落不明。

挖掘到的九面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这一消息,对于研究石鼓的文人来说,就是噩耗的存在。

当朝只能把仅存的石鼓以及相关的资料保存了起来,并且将石鼓送入孔庙之中供奉起来,著名的大诗人韩愈还有一首《石鼓歌》,专门纪念陈仓石鼓这个宝贝。

因为宋仁宗赵祯对文化比较重视,是北宋时期比较出名的明君,物以稀为贵,原本的十面石鼓少了一面,那么最后的这一面就身价翻倍,这也就引来了无数人的重视。

不过正路走不通,自然会有人走歪路,既然找不到真的,那就可以造个假的蒙混过关,只要混过了皇帝领到悬赏金就行了。

但最终赝品是代替不了正品的,十面石鼓最终也没有在宋仁宗的手上凑齐,就这样又成为了一件悬案。

也可能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十面石鼓虽然现世但是没有凑齐,也就没有引起风云突变,宋朝得以安稳度过了宋仁宗时期。

但石鼓的事情在民间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民间的文物工作者们或为领赏或为保全文化,一直没有放弃对石鼓的寻找,时间来到宋徽宗时期。

宋徽宗是著名的书画皇帝,历来喜欢这种花鸟鱼虫古玩字画之类的东西,而第十面石鼓也就在一个屠户的家中出现。

据这个屠户所说,这面石鼓是祖辈流传下来的磨刀石,按照时间推断也有几百年了,可能是当年这名屠户的祖先觉得这个石鼓的大小和厚度以及光滑程度非常适合做磨刀石,于是就一直流传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边屠户代代相传之后,更是在石鼓的鼓面上挖了一个坑,方便磨刀和存一点水,这也就造成了石鼓被破坏得非常严重,上边的文字被磨掉了一半,充满了裂痕和岁月的痕迹。

不过所幸十面石鼓是凑齐了,宋徽宗非常高兴,当即命令高手工匠在石鼓的缝隙中填上黄金以及珍贵的宝石之类的,算是凑齐了十面石鼓。

十面石鼓凑齐之后,战火就烧到了北宋,靖康之变后,北宋山河破碎、社稷倾危,金国侵略者的铁蹄踏碎了北宋统治者的山河大梦。

这十面石鼓作为皇家的宝贝被单独存放,当金国士兵打开府库的大门,以为里边会有什么宝贝,没想到却是十个石头块,一看就没有什么价值,不识货且贪恋金银的金国人抠走了第十面石鼓中的黄金和宝石,而将十面石鼓留下。

此后的这许多年,石鼓一直存放在历朝历代的国库中,笼罩在石鼓上的战争魔咒一直没有出现,但是对于石鼓文化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

南渡北归

清末,又一个动荡的时代,时代豪强汹汹如过江之鲫,在清末这个政治大舞台上轮转,北洋时代的北京城断壁残垣,国库更是被洗劫一空。

也就是在这时候,文物南迁,文化南渡北归的时代开启,中国先进的文化团体和高等学府纷纷南迁,大批的文物也从故宫中被运往南方保护起来。

这个时期的侵略者是懂行的,他们觊觎中国的文化和国宝,恨不得全部据为己有,而南渡就是当时仅剩的一种保护方法。

一车一车的国宝沿着崎岖坎坷的路线向南方迁移,他们越过大河翻过高山,在一次次的危险中成功被保护下来。

战争胜利文物北归之后,蒋介石政府知道这十面石鼓的价值和意义,这十面石鼓终于暂时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和保存,但没想到,仅仅数年,蒋介石内战失败政权倾覆,只能仓皇逃窜。

蒋介石喜爱金钱,也喜爱历史文物,自己当政期间积累了大量的黄金珠宝古玩玉器,国库基本就是私库,想拿什么就拿什么。

黄金那就不用说了,敛财无数,数量多到令人咋舌,最主要的还是文物,逃不出他们的“魔爪”。

当初南京政府成立后,蒋介石明确表示过一点,文物是我国的瑰宝绝对不能让外国人掳走,今后对文物的保护工作一定要做到位。

1949年年底,仓皇而逃的蒋介石,从南京乘坐飞机飞往四川,准备从四川中转,然后飞往台湾,和他一起同行的就有我国很多珍贵的文物。

蒋介石是知道这十面石鼓的文物价值的,但是他们实在是太重了,原计划蒋介石送到台湾的文物共计有五千四百多箱,体积较小的都被带走了,太重的,实在无法运走的文物只能遗留了南京的机场上,

因为逃窜的太着急,飞机的载货量有限,其中我们在综艺节目看到的:后母戊鼎、陈仓石鼓,都是因为太大而没有被带走。

到了台湾,蒋介石得知陈仓石鼓没有运送过来,特别的生气,那可是他最看重的一件珍品,经过筛查,留在台湾的文物更多的都是一些轻便的字画类的。

想当年把文物搬出北京,又搬回去,一路都是小心翼翼的,那些都是宝贝啊!奈何最重要的宝贝没有带到台湾。

其实也有传说,陈仓石鼓是镇国之宝,对于蒋介石来说,他太需要这几块石头给自己的政党稳定。

石鼓结局

而这十面石鼓也就留在了机场,被我方人员成功接管,没有被带走,真是值得庆幸的。

我党立刻派人将其运回了北京,存放起来,之后经过专家的研究,发现石鼓上的文字都是手写之后进行镌刻的。

文字展现的是从大篆到小纂的演变过程,以及一些和秦朝有关的一些场景,祭祀、狩猎等,后来人们给上面的文字命名为:秦石鼓文。

如今的石鼓,被存放在故宫博物馆,也是镇馆之宝,一般我们去北京博物馆的时候是看不到的,只有等到一些大型的活动,才能看到它的踪影。

石鼓见证了我国的变迁史。

总结:

文物之所以有他的价值,就在于它是一种文化的代表,石鼓的存在能够佐证我国文字的演变过程,同时也是文化存在和文化积淀的一种标志。

换一句最通俗的话来说,能够发现某一时代的文物,就能佐证某一时代的存在,至今我国都因为没有发现夏朝时期的文物能被怀疑夏朝是否存在,甲骨文的发现至少证明了中国上古文明的存在。

所以石鼓代表的是一种文化传承,这也就是石鼓能成为镇国之宝的原因。

陈仓石鼓颠沛流离的一生,就像几百年战火纷飞的中国,我们也是在经历了各种艰难之后,换来了如今的安定生活。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是我们曾经走过的路,无论价值大小,都是我们应该去保护的。

我国流亡海外的文物数不胜数,如今它们还没有回到“家园”,未来的日子里,经过努力,我们一定会让它们重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