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朋友们,在阅读文章之前,辛苦您动动小手点击一下“关注”,我们将持续更新历史故事,既方便您后续的阅读,又可以与志同道合的读友进行讨论,感谢您的支持。

1996年,国家863高技术发展计划10周年成果展,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开幕。

在国防科技展厅内,激光技术展示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一束束神奇的光芒点亮了人们的眼睛,这两项国家重点“激光陀螺”项目,就目前来说,只有美国等少数国家能够自主研制和生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偌大的展台之前,只见一个老人静静的站在展台前,目光中是看待自己孩子一般的慈爱。

身边有人认出了他:“这人我认识!他就是我们学校那位‘扫地僧’!别看他每天只穿着几块钱的背心儿,他可是破解了钱学森密码的大科学家!我们国家的导弹能够打得准,全靠他呢!”

在所有人惊叹连连的时候,这位衣着朴素,面色淡然的老人,却转瞬消失在人群之中。

那么,这位老人究竟是谁?他又是如何破解了钱学森密码呢?我们不妨来看看。

追梦的少年永不言败

那位身穿5块钱棉布背心、宠辱不惊的老人,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获得者——高伯龙先生。

他是我国很有能力的一名科学家,而他之所以走上科研道路,还要从他的梦想说起。

高伯龙出生在1928年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耳濡目染,他很喜欢的读书。据说他刚满两岁的时候,就爱到书桌边上用好奇的大眼睛盯着父亲工作。

这时父亲总会拍拍他的小脑袋,给他递上绘本,带着他识字读书。

高伯龙因此打下了极强的文化基础,逐渐表现出在学习上极强的天赋。

高伯龙十岁那年,在广西技术学校当教师的父亲为他建立了一个小学生文库,在文库中有许多古典小说,天文地理人物传记和科普论文。

其中高伯龙最爱读的就是科普书籍,这些书也是形成它浓厚求知欲望乃至人生志向的重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高伯龙的回忆:“我小时候之所以想当一名科学家,一方面是受小学生文库的启迪,另一方面就是上海交大毕业的父亲,对我影响很深。在父亲的辅导下,我从小就对数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且理科成绩一直都是出类拔萃的。”

1940年9月,高伯龙凭借优异的天分,考入了当时极为出名的桂林汉民中学。

不过他刚刚上了初中没多久,他的父亲就因病去世了。这对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是十分巨大的打击。

失去父亲之后,母亲只能去给别人当临时工。临时工不比正式工,一般要做的工作都是最苦最累的那一部分。

就是在这么困难的时候,母亲始终没有让他放弃学业:“你就好好读书,家里有我,你还是孩子呢!”

高伯龙泪流满面地抱了抱母亲:“我一定争气,您等我学成回来……”在处理完父亲的丧事之后,高伯龙就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读书了。

读书的地方离家非常非常的远,也就是从那个时候,一个年幼的少年就开始遭到社会的洗礼和生活的磨练。

冬日里,在同学们都穿的很厚的时候,他还穿着单薄的秋衣,最后还是学校的老师看不下去了:“伯龙,这个给你穿。”

高伯龙连连摆手:“不用老师,我不冷……”

“你这傻孩子,数九寒天,你怎么会不冷呢?都是些旧衣物,不值什么钱……”看着老师手里八九成新的厚衣服,高伯龙的泪水打湿了眼眶:“谢谢您……”

在生活如此困苦的情况下,他更加发奋的努力学习,他告诉自己:“我不但要完成自己的童年梦想,也要像老师一样去温暖更多更多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谁知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高伯龙的学习计划也很快被打乱了。1944年9月,日军大举进犯广西。

无奈之下,高伯龙只能跟随学校撤离。在撤离的过程中,高伯龙看了太多太多无家可归的人,最终决定在国难当头的时候,选择投笔从戎,毅然决然的投身到抗击日寇中去。

他与诸多有志学子一同,步行前往四川加入了军队。直到抗战胜利之后,他才重返校园继续读书,并在1947年顺利考入了清华大学物理系。

实际上在报考清华大学的时候,对于自己报数学系还是物理系之间,他有着诸多考虑。

他思虑许久,最后还是因为同学点醒了他:“一名物理学家必须也是数学家的,你看哪名物理学家的数学不好?数理是不分家的。”

他这才选择了物理系,因为他想做一名伟大的科学家,这是他的梦想。他也为这个梦一直努力着,他在学校里除了读书,就是学习,一刻也不停歇。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951年大学毕业时,他被评为物理系最优秀的两名学员之一。

由于成绩优异,高伯龙一毕业就被分配到了中科院应用物理研究所。

1954年,他又被调到了哈军工当教授,高伯龙基础扎实,能力极强,很快就在一中教师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教授中的佼佼者。

很多学生也极爱听他的课,高伯龙在哈军工中也逐渐成长一名极为有声望的教授。

事业即生命,废寝忘食

原本高伯龙的一生,可能就会这样按部就班的走下去。可高伯龙不甘心,虽然教书育人也是他的梦想,但他更想做的还是一名科学家。

很快就等到了这个机会。毕竟高伯龙这样的人才难得,国家也需要他冲锋陷阵,担负攻坚的使命。

钱学森

1971年,钱学森先生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颇有建设性的建议——成立激光研究实验室。思虑良久后。

国防科技大学很快把这件事办成了,高伯龙也成为了激光陀螺研究团队的负责人。不过这个时候距他从清华毕业,已经过去了整整20年的时间。

再说回所谓的激光陀螺,我们总会想起儿时孩子们的玩具。但实际上激光陀螺却与他并不相似,所谓激光陀螺就是武器系统的眼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设想一下,在一场现代化的战争中:双方正在激烈交火,在导航卫星被摧毁的情况下,我们失去了通讯。

通讯停止,但战争并没有停歇。卫星定位被摧毁的情况下,激光陀螺可以让我们很快的锁定既定目标。

如果没有激光陀螺,我们的高精尖武器的火力,就无法准确的对准敌人。

不仅仅在这方面,激光陀螺还可以用于航天、航海等高尖技术的导航。这样的技术,有多么珍惜和珍贵,不言而喻。

同样,这项技术,也被称作世界各国国防科技领域的制高点。

这个名字可一点儿也没叫错,毕竟没有这项技术在,战场上的武器就像无头苍蝇一样找不到目标。

知道了这项技术的重要性,就能想象到一些发达国家将这项技术保护的有多严密。核心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核心技术也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在那个年代,如果我们不尽快掌握这项高精尖的技术,就没有办法精准的制导,我们的军队也不会如同今天一样拥有如此之多的导弹。

那么,面对他国对这项技术的封锁,面对如此困难的攻坚作战,高伯龙是怎么说的呢?

1960年,美国是第1个开始研制这项技术的人。

为了不在战场上吃亏,我国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也开始了这项技术的研究。不过当时我国的工艺制作水平确实是落后于发达国家,这也导致我们在那个年代并没有达到研制要求,10来个单位在试过之后,最终都选择了放弃。

如今这个接力棒递到了高伯龙手上,他却一点都不胆怯:“外国有的先进的,将来我们一定会有的!正是因为他们都放弃了,我们才更要坚持下去。如果我们不干,国家这一块就是一个空白领域,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命脉掌握在别人手上!”

高伯龙的话,让团队里的所有人都热血沸腾。就这样,拿着钱学森写有激光陀螺简单原理的两张小纸条,这支团队开始了探索与钻研。

不过小纸条上记录的内容实在太少了——上面写的全是英语,且仅仅只画了一个光路图。因为线索少而复杂。这两张纸条也被称作“钱学森密码。”

西方国家对这项技术封锁十分严密,那如果想要依靠这张纸上的描述就制造出实物无异于是让一个没有见过导弹的人,去设计氢弹。

高伯龙那时已经47岁了,可依旧雄心壮志,锐气不减当年。

他把攻克难题当做登山一样,喊着“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口号,凭借着深厚的数理知识和大量计算,终于高伯龙提出了我国独有的——四频插动陀螺研制方案。

消息一经传出,等待高柏龙的却是颇多质疑:“他一个学理论物理的,现在半路出家去干应用物理的活,这能靠谱吗?国外那么多专家都干不成,他们能干成?”

甚至有人说:“就他们那种条件,怎么能搞出世界尖端科技?开什么玩笑,不如早点回去教书,搞理论的就好好去搞理论!”

这么难听的话,高伯龙当然也听见了。可他没有动怒,反而是把所有的难听话都转为了攻坚克难的动力,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开始了长达20年的求索。

那时在创业之初,团队里一无所有:“不但没有铁架子,甚至连电焊机,高压电源这些东西都需要自己亲手做。”

根据那时团队成员回忆,我们不难想象那时的情形有多么困难。最最重要的是,不但没有最基本的材料,他们甚至不知道制作激光器用的材料是什么。

毫无头绪的他们却没有放弃,在没有实验场所的情况下,把废弃的食堂改成了工作的地方,没有软件操作,就自己动手编程。

不仅如此,在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他们就利用工厂的废弃材料自己去造设备。

激光陀螺从之前的描述上,就能知道它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大工程。

这也意味着他的每一个环节都一定要精细再精细,举个例子来说吧,他们必须在200多毫米长的腔体上钻一个直径一毫米的孔,这个误差只能有几微米。

如果这个孔打错了位置,就会直接影响到实验的结果。

后期从模系计算分析,到工艺设备制作,高伯龙团队没有假人之手,带领团队一点点攻。

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他们终于解决了镀膜问题,研制出了高精度反射率透射率测量仪。

不过这只是解决困难的第一步,后期的超抛加工化学清洗,还有无数个难题还在等待着他们。

在攻坚克难的20年里,高伯龙就像一只永远都没有停止的陀螺,不知疲倦地旋转着。一个月30天,他能加班28天,甚至没有一天的工作时间是低于10个小时的。

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他当然也没有一顿饭是按时吃的。每天鸡狗还没醒,他就已经到了实验室开始工作,直到月色洒满窗台,他才面色疲惫地回到家里。

最累的那一段时间内,他的体重在一年之中,整整掉了26斤。

从1975年到1994年,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高伯龙带着自己的团队从零开始,经历过了无数次失败和从头再来,终于研制出了我国第1台激光陀螺工程样机。

这也意味着我国成为了继美、俄、法后,第4个能够独立研制出激光陀螺的国家。这项技术的含金量不必多说,他们也为国家立了大功!

生命不止,研究不息

把理论物理变成真枪实干的战斗力,是高伯龙的追求。在成功研制出激光陀螺后,他也到了退休回家,颐养天年的年纪。

当所有人都以为高伯龙会功成身退的时候,他却看上了一块新的领域——为激光陀螺组建惯性系统!一旦这个惯性系统被组建完成,激光陀螺就会成为真正的“武器之眼!”

所以在随后的日子里,已经70多岁的高伯龙又带着团队投入了研发。他为我们的激光陀螺量身制作了一套精准的瞄准系统。

这个系统的问世,也狠狠打了西方科学家的脸——毕竟他们早早就放下了平面4频差动激光陀螺,无法应用到武器装备的预言!

这意味着——中国成为了迄今为止世界唯一一个能把这项技术运用到武器装备上的国家!

后期这项设备应用到某海军装备中,发发命中的历史性时刻,让我国一面坚不可摧的和平盾牌悄然竖起……

这项技术一经传出,引起了航空部门的关注。恰好他们为当时我国卫星被图片成像不够清晰等问题所困扰,于是就慕名找上了国防科技大学,找到了高伯龙教授。那时的高伯龙穿着5块钱的背心,看上去十分朴素。

实际上那时的高伯龙已至耄耋之年,长期不规律的作息让他患上了哮喘,高血压等诸多病症。可当听到国家需要他时,还是毫不犹豫站了出来。

有一天他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回到家的时候,脚肿得甚至连袜子都脱不下来。

他的妻子看到这样的丈夫,心疼得直掉眼泪,高伯龙却好在乎:“哭什么,我们的起步已经比其他国家晚了。如果我们再不抓紧,什么时候能赶上?”

不过由于长期的劳作,高伯龙还是病倒了。可病床上的他也没有放弃工作,反而经常参与实验数据的讨论。

后期当缠绵病榻多时的高柏龙,从自己的学生口中得知我们的卫星首次搭载激光陀螺发射成功后,一向淡然的他却哭得像个孩子。

42年的研究,他从来没有忘记儿时的梦想,忘记自己成为科学家时的初心。他所研究的这项技术也从广袤的大地应用到了海洋和天空。

高博龙生命的最后三年是在医院里过的,我们前面提过——他一刻都没有放下自己挚爱的事业。他的床头垒满了厚厚的研究书籍与资料,他总说:“这个世界留给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所以我一定要抓紧时间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为了方便工作,他拒绝打留置针。这也导致在反复扎针之后,他的手肿的像馒头一样。

可即使这样艰难,他依旧拿着手机将自己研究的思考,尽数教授给学生……他就像曾经给予他棉衣的那个老师一样,默默关照着祖国未来的栋梁……

纵观高伯龙的一生,不论是在成为科学家前,还是成为科学家之后,他都没有丢弃自己的初心。他呕心沥血,精益求精,心里想的都是爱国报国。

如今他培养的那些孩子,也各个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世间已无高伯龙,可他的生命之光却依旧照耀着无数的科研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