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特稿

中国产业园区四十年的回顾与总结(三)

作者:贾小兵

Part.8

40年来以园区为载体的经济奇迹

与土地制度关系的回顾

中国的园区工业化,实质是政府掌握发展的主导权,以地谋发展。主要方式是两个:第一是通过土地招商引资,低成本供地。第二是通过土地融资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投资环境。

土地制度是中国政治经济制度的一项基础性安排。土地制度改革是中国全局改革的关键而敏感的领域。独特的土地制度安排与变革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结构变革的发动机,同时,中国在利用土地创造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的“中国奇迹”的同时,也形成独特的以地谋发展模式,造成国民经济运行、财富增长与分配对土地的过度依赖,障碍经济转型和结构改革。

中国过去40年的经济高增长,被称为“经济奇迹”,1978-2016年,GDP年均增长率达到14.996%,工业增加值率年均增长14.14%,城市化率年均提高3.11%,几项重要的土地制度安排与变革影响甚大。对有发展机会的区域实行土地的宽供应,保证了经济高增长;地方政府以扭曲的工业用地价格招商引资,利用土地提供园区基础设施,促成了高速工业化,使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工厂;利用土地资本化和以地融资,解决了中国城市发展所需的巨额资本,助推快速城市化。

由于土地权力由市县政府把控,土地成为地方政府拉高增长、推动投资的主要工具。中国产业园区已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产业园区既又是为促进产业发展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担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新型城镇化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

建设用地的有效供给,保障了经济的高增长。过去40年间,土地事实上承担着双重功能,一方面对农民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另一方面睁眼闭眼管土地,保障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宽供应促增长。通过区域性放地保增长,全球金融危机之前土地供应指标主要集中于沿海土地需求量大的区域,保证了这些区域经济增长对土地的需求,新世纪以来又通过加大土地供应推动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在年度计划指标控制下,地方将越来越稀缺的土地指标大部分用于省会城市和主要地级城市及开发区的发展用地需求。

中国之所以能利用土地制度及其变革推动经济增长与结构变革,农地制度安排及其变革所起的基础性、稳定性作用是一切得以发生的前提。在中国这样一个长期以农为本的国家,土地制度的第一功能就是稳粮和安民。农地改革的绩效恰恰解除了这一隐忧,不仅使农地制度朝着明晰产权的方向完善,也是农地非农用进程得以展开。

园区工业化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园区的特殊政策环境,另一方面得益于独特的土地配置方式:

一是政府以土地进行招商引资。由于政府能提供的主要条件就是廉价土地,于是以土地优惠(低价供应、甚至零地价、负地价)招商引资成为普遍的手段。

二是以地进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之所以能从事几通几平的基础设施建设,工具还是土地,园区或者直接提供土地由公司进行整体开发与批租,或者以地抵押从银行获得贷款进行建设,用企业进驻后创造的税收来平衡。

三是向入驻企业提供年期足够长的权利完整的土地使用权,入驻园区企业使用土地年限达50年,企业可以利用土地抵押、转租、转让,既稳定了企业投资预期,也解决了企业发展的融资需求。

40年前,中国走上了一条与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工业化完全不一样的道路,包括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乡村集体土地工业化,以及90年代以后的园区工业化。新的工业化模式使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工厂,独特土地制度下的工业用地供给方式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

80年代中期后的乡村工业化,源于农地改革后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要找出路,在城市体制僵化、农村劳动力不可能进入的约束下,只能允许农民在集体土地上办企业,实质是允许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直接进入非农用地市场。

这一发展路径也得益于那个时期国家农村政策对农民的进一步松绑,为了解决过剩农村劳动力的出路,政策取向是鼓励农民利用集体土地创办乡镇企业。农民在集体土地上的乡村工业化根本改变了中国工业化的格局,到 1993年时,中国的工业产值份额形成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外资企业各占三分之一的格局。

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集体土地的乡村工业化造成大量耕地被占用、环境污染、工业不集聚,1998年的土地管理法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逐渐关闭集体建设用地从事非农建设通道,园区工业化逐步替代乡村工业化成为中国推进工业化的主要模式,并在中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部分园区取得成功。

通过土地制度安排形成的经济园区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由于园区都是所在地市或省会城市的发展引擎,一些县设立的工业集中区更是整个县域经济的翘楚。

从全国看,所有园区的GDP也占据了全国较高比重,成为整个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撑。从产业看,园区中的企业往往是某个行业的龙头企业,或者在园区中已经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形成各个行业的产业集群,建成了世界最齐全的工业体系。

具体而言,通过产业园区已经形成的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了各个行业的产业集群,使中国拥有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制造业。目前,中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的比重已超过25%,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在广度上,中国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和525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由于园区经济的推动,中国建成了第一货物贸易大国。通过优化外贸经营主体,扩大外贸对象,占领更多全球贸易比例。一方面,园区企业相对都是优质企业,产品面向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园区企业很多是外资跨国企业,本来就有自身内部贸易,本身就有国际采购。因此,园区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培育一批国际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和跨国公司;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增强外贸发展活力,从而推动我国外贸全球占比提升到2018年的11.75%,高于同期美国的10.87%。

通过优化国内区域开发开放,促进对外贸易平衡,整体增加中国进出口总额。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发展起来后,首先向当地欠发达地区扩张,然后国家通过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等支持中西部开辟新的园区承接外向型产业转移,推动东中西部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从而总体增长全国贸易额。是通过优化贸易结构,打造外贸竞争优势,提升贸易增加值。

40年来,中国的产业园区不断打造外贸竞争的质量、技术、品牌和服务新优势,打造“中国品质”“中国服务”“中国品牌”“中国技术”的外贸良好形象,着力推动高技术、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和装备制造产品出口;不断推进外贸模式创新,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培育贸易新业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促进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协调发展。同时,积极扩大进口,推动外贸平衡协调发展,极大提升外贸增加值。

Part.9

中国园区经济的特殊发展模式

来源于园区的土地属性

土地的资本属性本身是一个“倒U型”曲线,在过去40年里,中国是在政府主导发展权下的经济权利开放,土地制度的独特安排与变迁形成以地谋发展模式,土地制度实现的土地资本化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跃迁。

园区经济发展是则这一土地制度的独特安排与变迁下,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和引擎。从沿海到内陆到沿边再到海外,从单功能区到多功能区再到综合功能区,从一种形式到多种形式再到融合发展,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

产业园区是一种由政府或企业为实现产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有地理界限的特殊环境,是区域开发的政策工具,且多位于在土地供给方面具有较少掣肘因素的城市郊区。在发达国家,郊区空间避开了城市内部所出现的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甚至犯罪等问题;在发展中国家,产业园区大都依靠政策环境和基础设施,利用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吸引特定的投资和经济活动,从而实现地方经济发展,融入全球市场。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产业园区在世界上发展迅速,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产业园区是指以为促进某一产业发展为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担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产业园区能够有效地创造聚集力,通过共享资源、克服外部负效应,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从而有效地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

现代产业园区作为产业聚集的载体,既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升级的空间承载形式,又是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志,它肩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重要使命。产业园区作为产业集聚的载体和组成部分,能够有效的创造企业的集聚力,通过共享资源,带动关联企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产业集聚的形成,推动产业合理布局,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在中国产业升级与转型的趋势下,产业园区也将迎来发展的高速时期。现代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和区域市场经济发展的成熟程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欧美发达国家,由于市场经济成熟,法律体系相对完善,现代产业园区的发展基本依赖于市场自身的作用,政府干预较少。现代产业园区的发展目标完全是微观主体逐利行为的合力结果,经济导向功能较强。

在产业园区研究视角的演进过程中,产业园区承载的活动由早期的纯生产活动逐步演变为生产与生活叠加的综合性活动。这一演进与技术的突飞猛进是同步的,例如福特制的流水线作业和大批量标准化的生产活动集中在出口加工区较大规模的郊区工厂,零部件由单一技能型劳动力进行组装,而规模化量产和个性化定制的生产则会在城市中心的小型工作室内进行。

另外,人本理念的回归使得产业园区逐步摆脱唯经济增长论的影响,成为协调从业人员生产与生活活动,以及反映从业人员就业、居住、公共服务等共性人本需求的集合体,甚至成为引领不同国家和地区转型方向的旗舰区域。

Part.10

中国园区经济的土地属性与世界

产业园区开发模式的比较

就其大端而言,世界产业园区可划分为传统型和现代型两大类,相关政策演变脉络及其对应的主要相关理论,包括增长极理论、创新集群理论、工业生态系统理论和企业家精神理论。世界各国制定了各种产业区域开发政策,建立了名目繁多的产业园区,且由于各国国情和发展阶段不同,各自所设立产业园区的种类和名称也不同,但整体上,产业园区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关注单一的短期性经济增长目标的传统产业园区,另一类是关注多元的长期性综合发展目标的现代产业园区。

二战以来,各国制定了各种产业区域开发政策,建立了名目繁多的产业园区,例如免税区、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企业区、工业园、工业村、工业团地、科学园、技术园、研究园、技术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创意产业园区等。伴随历次国际产业转移及全球产业分工网络的建构,产业园区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受到多国决策者的青睐,美国硅谷、中国台湾新竹、印度班加罗尔、英国剑桥、法国索菲亚·安蒂波里斯、韩国大德、爱尔兰、以色列等八个园区被公认为世界一流园区的代表。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发展迅速,拥有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的产业领域,关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建立了一套适合园区自身发展的模式。

工业园是最早在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产业园区类型,称谓各异,例如美国的工业园和英国的企业区(enterprise zone)。建设这类实体的目的在于吸引新工业的投资,缓解工业对中心城市的压力和对环境的污染。较早的工业园曾定义为:在兴建工厂之前,由一个独立组织的规划提供一组适用的工业建筑(用地),辅之以基础设施和绿色空间,如公共道路、植物园、娱乐场所、停车场等,且包括各类设施之间的地带。

由于用地限制和地租增加,工业园内的多层建筑逐年增多。从美学角度来看,工业园强调形体设计、保持建筑物后退和建筑密度最小等类似公园的特点,并且在其管理中保持优美的、类似公园的环境。工业园是在功能和美观上能够产生独特环境的工业规划用地,能够满足低层、现代化、分散的办公楼自由布局的需求以及厂房、实验室寻求优美区位环境的需求。

中国是新兴市场国家,其市场体系、技术、法律等很多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多差距。中国特区和现代产业园区的建立,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导向的实践,更是制度创新导向的一种实践。从目前来看,我国现代产业园区的建立和发展,还不能完全脱离政府的多方面参与,我国现代产业园区的建立只能是政府和市场结合的产物。也正因为如此,我国现代产业园区的发展很多时候肩负着一些社会职能。

从沿海到内陆到沿边再到海外,从单功能区到多功能区再到综合功能区,从一种形式到多种形式再到融合发展,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产业园区是一种由政府或企业为实现产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有地理界限的特殊环境,是区域开发的政策工具,且多位于在土地供给方面具有较少掣肘因素的城市郊区。

在发达国家,郊区空间避开了城市内部所出现的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甚至犯罪等问题;在发展中国家,产业园区大都依靠政策环境和基础设施,利用土地和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吸引特定的投资和经济活动,从而实现地方经济发展,融入全球市场。

由于各国国情和发展阶段不同,各自所设立产业园区的种类和名称也不同,但整体上,产业园区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关注单一的短期性经济增长目标的传统的产业园区,另一类是关注多元的长期性综合发展目标的现代的产业园区。

前者不仅在出现时间上早于后者,而且基本上不同国家和地区采用产业园区这一政策工具的初始阶段都会选择,以发展制造业为主,强调加工制造环节;后者则在前者加工制造环节的基础上延伸或是增加了新的环节,且在不同环节之间的组织方式和功能表现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特点。

我国数量众多、种类多样的产业园区从国家到地方的经济发展、从吸引外资到对外投资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下,在沿海发达省份,原有的以出口加工为主的产业园区正在从依赖外资走向内外资并重或以内资为主,从依靠承接跨国公司外包业务走向自主创新,从单纯加工制造走向发展生产性服务,从污染严重走到清洁生产和绿色发展。各种当代新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加速器和孵化器等创客空间涌现出来,促进了国内市场的发育和创新、创业的发展,甚至吸引了国外创新和创业者进入园区。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类似上述传统产业园区类型的大量园区已经向科技园、生态工业园和创新区过渡;原有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正在迅速培育着创新集群,注重产学研合作和企业网络构建的制度创新。在部分欠发达省份,新的产业园区还在兴建,但应当抱有相当谨慎的态度,并确认其目标是现实的,避免将园区定位在尚不具备基础设施的极度落后或偏远的地区。这种新园区在设立之初,可能不得不从传统类型的园区开始发展,但需要有明确的长期愿景,而不能功利主义地将增加经济收益作为唯一的短期目标。

从世界产业园区发展演进的角度看,产业园区的运营,一般要经历从产出导向到产业导向再到产品导向(科技创新)的升级过程,有了特定的主导产业,才能围绕特定产业组织产业链、搭建技术平台,精准高效地组织优质的园区运营资源。

现代产业园区所享受的政府政策往往也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园区,比如特殊的税收优惠。发达国家的税收优惠是不针对特定区域的,比如德国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区就不存在这样的政策。在产业发展上,对做什么不做什么要有坚定性,采用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指引管理产业发展,聚焦几个产业方向主动作为,坚定地执行。

园区的工业化,让政府重新掌握了土地发展权,并由此形成土地成为整个经济发展发动机的局面。中国要成为世界制造工厂,但土地资源禀赋很差,人均耕地很少,土地如果纯按市场价供应的话价格很高,供不起那么多土地搞工业化。但现状是,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来供应土地,结果是可以压低工业用地的价格,以成本价供地。这样就可以非常低成本地供应土地,保证工业化。最后的结果是,园区工业化使整个中国成为贸易大国,成为世界制造工厂,并造就了今天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

十一

Part.11

中国园区经济的地产思维

与产业思维辨析

产业园区实际上是生产行为和交易行为带来的一种空间聚集模式,我国产业园区从大的分类上可以划分为科技园区、一般工业园区、专业园区等。土地思维、地产思维将园区开发运营固化,如果仍以土地经营、物业租售的模式进行园区开发,那么产业蓝海必将变成一潭死水。结合产业价值链的变革、创新生态的发展趋势,未来的产业园区运营需要具备产业思维、金融思维、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思维。

产业园区行业是一个独特的行业,产业园区开发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产业园区开发区别于房地产开发的逻辑,产业园区开发是一个长周期、投入大,周转慢的行业,并不像地产行业一样能依靠快速的去化实现高周转和高回报, 开发运营产业园区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以房地产的逻辑来运作,必须立足长远,尊重产业和园区发展的客观规律。

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多数产业园区已经形成了明确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集群。但是,产业层次低、传统产业占比高、转型升级压力大等问题也普遍存在。对于园区开发运营商而言,虽然土地储备、资金实力、人才,以及组织、管理、营销等是资源能力的基础和核心。但聚焦到产业新城项目中,这些内容很难成为支撑企业成功开发产业新城的关键资源能力。

在设计园区的商业模式时,要系统思考园区开发的资本运作逻辑、财务结构模型、主要盈利渠道和商业角色定位。在财务结构设计上,盈利渠道的延伸取决于企业的自身实力和资源,合理配比地产、服务、投资等业务组合;而盈利渠道的弹性主要取决于政府收益的贴现。而基于开发要求的商业角色重塑,主要是从土地一级开发到一二三级联动综合开发,从物业开发到产业物业一体化开发,从开发商到投资商、运营商,不仅做产业落地的招引者,更要做产业发展的推动者。

所谓产业思维就是将产业发展放在首要位置,理解产业组织规划,寻求产业服务痛点,链接产业要素资源。金融思维包括融资-聚资-投资三个层面,借助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工具组合,实现园区开发-产业培育-资本运营的自循环,用金融的力量打造园区开发运营的闭环。

互联网思维应贯穿于园区的定位、招商、运营等各个阶段,主要体现在产业的聚焦和专注、极致产品的设计、产业的长尾效应、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等方面。大数据思维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搭建园区产业互联网平台,全面掌握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需求,产业链数据和前沿趋势,在不确定性中寻找发展的确定性。

对园区开发运营商而言,空间服务依然是产业园区的主要服务,伴随着企业需求的不断发展,产业载体的形态进一步分化,“小而专”的园区不断涌现出来。无论是大型开发区,还是产业新城、特色小镇等,大尺度的土地空间正在分解为一个个有机的产城细胞,其物业产品、服务和环境建设,能够更好满足特定产业对空间尺度、地面承重、建筑层高、废弃物处理、供应链组织等的专业化需求。

在产业新城类项目的开发中,不同于以住宅为核心的房地产“拿地-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营销”商业模式,产业新城的开发既要满足城市居住功能,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产业导入功能。要通过招商、孵化培育产业,并且能够投资、运营、服务优势产业,形成产业新城的经济主导力量。因此,产业新城商业模式的核心是产业的导入和运营。通过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繁荣,进而实现城市发展。

成熟的产业园区不仅是一个产业要素资源聚集平台,还是一个产业发展平台和产业链要素配置的产业综合体或联合体。在新发展形势下,过去那种“圈一片土地、布几个产业、发展一批企业”的传统产业园区发展模式,随着市场需求下降、传统产能过剩、传统产业链基本布局完成等因素影响,已再无生存空间。

新建产业园区更应该从前瞻趋势研究、科学战略规划、创新开发投资模式、强化产业孵化培育、加强园区运营服务,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商难招、资难引、产难布、企难育”的现实面前,不论是已经建成的产业园区,还是计划建设的产业园区,都应该重点前瞻性研究经济发展趋势、科学分析市场需求变化、理性设计产业发展方向、战略规划发展模式。产业园区发展必须要按照“构建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构建产业生态”的创新发展模式。

从总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来看,中国作为特定发展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现代产业园区发展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使得中国现代产业园区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重要参与,也使得现代产业园区主动承担起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职能,进而起到带动示范作用。与此同时,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又要求现代产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承担起政府应该承担的一些社会职能,并对园区自身的体制创新提出要求。

十二

Part.12

国以土地开发为核心的园区经济

的主要成就

作为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及重要载体,园区经济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和经济增长极,显示了强大的创新优势和竞争优势。各具特色的园区经济,在促进人口和产业集中、发展现代工业以及提高区域竞争力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集聚经济效应,已经成为其所在区域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力量。

1984年,在借鉴经济特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国家商务主管部门主导在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设立首批14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至2020年,219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陆纵深推进布局,成为改革开放的第二梯队和“试验田”。

科技主管部门则主导建立了168个国家级高新区;国家计委及后来的发展改革委主导建立了19个国家级新区;农业主管部门建立了28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或现代农业产业园;海关主管部门建立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和跨境工业区6种类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135个;商务主管部门建立了17个边境经济合作区、6个跨境经济合作区、82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以及12个境内关外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新设的6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增设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加快探索建设,影响深远。另外还创新了“两国双园”模式,在钦州建立中国与马来西亚合作的钦州工业园区,在关丹建立中国与马来西亚的关丹工业园区。

自2004年开始,中国先后与马尔代夫、格鲁吉亚、澳大利亚、韩国、瑞士、冰岛、哥斯达黎加、秘鲁、新加坡、新西兰、智利、巴基斯坦12国签订自由贸易协议,与东盟整体签订自由贸易协议,与东盟、智利、新加坡、巴基斯坦等签订了自贸协定升级版。

此外,我国积极推动与周边国家的次区域合作。如在东北亚地区推动包括俄罗斯、朝鲜、蒙古、韩国参与的图们江地区经济合作;在中亚地区推动包括中亚五国以新亚欧大陆桥为纽带的新丝绸之路地区开发;在东南亚地区推动包括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国共同参与的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技术合作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

2013年开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拟定了“六走廊三通道”,: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中蒙俄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计划,希望能连接“带和路”的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印度洋—非洲—地中海蓝色经济通道、中国—大洋洲—南太平洋蓝色经济通道、中国—北冰洋—欧洲蓝色经济通道。

随着入世不断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和国际大分工,中国开始了产业、资本和制度上的开放。而这些开放载体就是不断创新和提升的产业园区,例如各类专业部委主导的经济园区,到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内关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还有双多边的自由贸易区,境外的境外经贸合作区、两国双园和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实现了边境开放向境内开放的科学转变和战略提升,从政策上的开放到体制、机制和法律制度上的开放,从世界工厂变成世界市场。

40年来,园区经济积累经济建设和体制改革经验:

一是建立了园区发展体系。不仅有城市特区,还有特区城市,还有特区中的特区;不仅有商务主管部门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自由贸易试验区、边合区、跨合区、境外经贸合作区、自由贸易区,还有发展改革委、农业、工信、科技等部门的国家级新区、现代农业园、汽车产业园、高新区等类型;不仅有国内的园区,还有国外的境外经贸合作区、经济走廊;不仅有国家级中心城市,还有城市集群和大湾区,还有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一体化成片开发开发区。

二是走出了贸工技一体化发展道路。先是一般贸易,再次是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然后是频繁进出的转口贸易和中间品贸易,逐步扩展到服务贸易、技术贸易、文化贸易等高附加值贸易,甚至开始数据贸易,逐渐形成了贸工技一体化的外贸发展格局。

三是形成了产业发展路径。首先是政府主导。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和优惠政策,推动企业落地实现产业引领和发展;其次是规划先行。政府对空间进行全面规划,有城市和园区发展规划,对时间进行全面规划,不断有五年规划;第三是载体建设。例如各种经济园区,各种政府融资平台,从而推动民营经济、外资经济、国有经济在园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四是试点了大部门政治体制。各园区解决了机构臃肿弊端,提高了工作成效,实现了精兵简政。

40年来,我国园区经济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园区经济发展道路。从所在地看,园区经济都是所在地市或省会城市的发展引擎,一些县设立的工业集中区更是整个县域经济的翘楚。从全国看,所有园区的GDP也占据了全国较高比重,成为整个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撑。

从产业发展来看,园区中的企业往往是某个行业的龙头企业,或者在园区中已经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形成各个行业的产业集群。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规模的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的比重已超过25%,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通过优化国内区域开发开放,促进对外贸易平衡。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发展起来后,带动欠发达地区,同时,国家通过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等战略,支持中西部开辟新的园区承接外向型产业转移,推动东中西部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通过优化贸易结构,打造外贸竞争优势,提升贸易增加值。

我国入世后不断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和国际大分工,不断推进开放的广度与深度,产业园区成为不断创新和提升的开放载体。从各类园区经济,到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内关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及双多边的自由贸易区,境外的境外经贸合作区、两国双园和“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实现了边境开放向境内开放的科学转变和战略提升,从世界工厂变成世界市场。

经过40的演进与发展,国内产业园区围绕核心产业构建产业集群、带动区域发展,正在成为构建新的发展路径,为企业加速孵化、产业集聚、区域经济发展起到越来越大的推动力。

欢迎扫码关注公众号

传播中华文化 点亮华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