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长平之战本就是赵国注定就失败的结局。第一,赵国本就没有大面积的耕种土地。秦国不一样,他有夺掠而来的楚国土地还有巴蜀地区,即使连年灾害依旧可以自给自足。长平之战时,在廉颇挂帅的时候,赵国就已经用上了十四五岁的小孩,并且没有粮食吃。

其二,秦国用的手法卑鄙无耻,秦军明面上主帅是王龁实则为白起,这是在古代战争中被人不耻的打法,但是秦国起家在西边,远离中原,没有文化上其他六国的固化思想,只要能赢,秦国什么手段都用的上。第三,白起实在太强,在同时期能跟他一战的大将都已经去世,剩下的几个苟延残喘,还有几个小将还没成名。所以,这时候的白起可以说是无敌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括在长平之战中,系以阳谋应对君子之战,赵之所以这么做,与赵系春秋贵族后代和其所受的教育有关系。白起在长平之战中系以阴谋应对君子之战,白之所以这么做,与白系战国平民出生、从未受过贵族教育有关系。

赵的问题是以为对方是君子,皆以阳谋论证战争,但很可惜他并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白起,他以贵族的战争策略应对一个走阴谋论的白起,显然从一开始就是落了下风。如果赵知道自己的对手是白起,就不会以贵族君子之战来应对,而是着眼于白起的阴谋诡计与杀伐,并进一步获得自己优势。所以,如果白起站在了赵国的立场上,其风格当然也是阴谋战为主,战争的对手如果是一个秦国贵族名将,其结果也必然是秦灭。

再者,秦韩上党争夺打了两年,整个上党郡农业荒废,几十万上党军民,韩国难民逃往赵国。安置这些难民需要大量粮草,可赵国余粮不多。要吃粮,但这粮不是白给的,吃赵国粮就得给赵国办事,所以这些难民就被赵国征用成为赵卒帮赵军干活。廉颇坚守消耗下,长平附近的郡县余粮吃完,赵国又借不到粮,粮草又不能几天内长出来,再没粮草,难民们就会罢工,动荡,洗劫赵国国民,引发赵国危机。

赵王唯一想到的办法就是把难民们推上前线,和秦军互相火并消耗。好把难民麻烦踢还给秦国,让秦国去解决难民问题。而秦军先是坑骗难民,骗他们投降,完了再以他们投过赵,当过赵卒,怕他们反覆而坑杀,只留了年龄小的孩子,赵括如能突围回来就完美完成了赵王的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平之战乃是廉颇加赵括,赵括军40万投降,秦坑杀了上党百姓与赵卒,加上廉颇损失五万是45万,40万人乃是全军数目,40万人皆降也就是说赵军全部都投降了!不是指具体数目,秦国更释放假消息使得赵国以为赵括是投降的!

《史记·赵世家》载赵括以军降,秦军掩盖己方伤亡,对外宣布赵括以军降,赵国为了团结百姓配合卖惨。白起之后明言,秦虽胜长平,然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然而赵括军被切割到粮尽突围就没做任何事情吗?并不是最少记载中写明有二:第一,筑璧而守以待救援,赵括“前军”被围,“后军”是有救援的。第二,赵卒反覆,期间赵军有诈降。我觉得赵括在当时情况下已经做的很完美了。

当时赵国朝廷那边决策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当时的情况就算是廉颇也被打的只能龟缩防守,出去打几乎全部打败,只能防守,但赵国国力只撑不住了,廉颇无论如何都不出击,因为他也无法解决这个困境。而赵王一心想要在长平之战中获得收益,却不能做好相应的准备,一通瞎指挥。

赵括到长平之后肯定不能拖,只能主动出击,而且还取得了一些胜利。至于说赵括全盘出击的,赵括也知道后方的重要性,留了五万守军,结果被白起带了25000人一通暴打,大后方被断了,当时赵国情报系统太差,这个锅不该赵括背。赵括后路被断之后,等了46天都没等来赵国援军,而秦国那边秦襄公亲自上阵,把当时河东附近的男子全部临时征用完全堵住了赵军的退路。

反观秦国,此时占据关中渭水平原、汉中平原(鄢郢之战后得)、巴蜀之地,还拿下了魏国的河东之地,这些都是产粮基地,巴蜀运粮确实不便,毕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但是走汉江平原水运也未尝不可,关中汉中之地虽路途遥远,但还有离得更近的河东之地。

我不是想说秦国后勤压力小,只是想说明那秦国不吃饭?秦国还是连续作战就不缺粮?秦国距离更远,后勤更没保障,怎么秦国就赢了,难道秦国就不急迫决战?明显秦国更急迫决战,不然不会急迫想离间廉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秦国能赢,跟决策者的智商水平有关。秦军断后的操作没有意义,赵括扼守水源,这个比断粮还要命,会迫使秦军决战,这种情况下赵括会扔掉多余的辎重,带上干粮,轻装上阵。战略上赵括不能退守,也不能击退秦军,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对峙,秋收过后秦国反攻,赵国就死定了。

全歼秦军显然不现实,一般进攻战攻守防三倍兵力对比可达平衡,秦军数量占绝对优势,唯一的选择,打残秦军。从司马迁的记载推断,白起在长平之战中受了伤,战后的白起成为废人,白起受伤后秦军必然混乱,巨大的伤亡很大原因是在于此。赵军全军覆没是正常现象,主力是冯亭降兵,廉颇残部和临时征兆的上党难民、杂牌军,天下精兵尽出于赵,赵括战力确实骇人。

最后,赵括之所以被围,正是因为昭襄王出征,赵括需要派出阻击部队,阻止白起和昭襄王会师,阻击地点就是丹河河谷,这只部队,是计划内全军覆没的,战场的实际情况是赵括包围了白起,最后因为断粮兵败,兵败的原因是赵括有内奸阻止了救援和粮草,蔺相如是最大嫌疑。

参考资料:《战国策》《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