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冠病毒感染,我们将长期与病毒共存,别害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6日,官方发布通告,将新冠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冠病毒感染,并将其由“乙类甲管”传染病降级为“乙类乙管”传染病。

这说明什么呢?

第一,新冠病毒的毒性已经越来越弱,与普通流感没有太大的差别,没有必要继续提级管控。目前,我国的甲类传染病只有鼠疫和霍乱这2种。

第二,从今往后,我们必须与这种病毒长期共处。这一条,早在2020年上半年武汉疫情结束之际,上海华山医院的张文宏医生就已经指出过了。而之前有些国家提出要进行全民免疫,其观念也是正确的。

第三,被新冠病毒感染了不一定会得肺炎。事实上,最近全国有几千万上亿的人感染,真正有肺炎症状的极少,早已名实不符,不更名也不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四,之前的放开是完全正确的,社会代价也是完全可以承受的。如果不是如此,国家层面不可能急着更名。

有人可能又要说了,这一波感染导致的死亡人数还少吗?

死亡人数确实不少,但也并非多得离谱。而且,死亡病例以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主,八九十岁的居多,年轻人的死亡病例非常少。这么大的人口基数,年轻人的死亡病例只是个案,足以说明新冠病毒对年轻人的威胁度不高。

至于目前已经出现的死亡,绝大多数都是基础病重症、危重症叠加新冠感染造成的。也就是说,新冠病毒最多就是推了一把,甚至根本没有起到作用。一味地将现有的死亡病例全部归因于新冠,既不科学,也不符合实际。

有人总是觉得,你们家没有失去亲人,所以你就唱高调。我就想问问:到底有多少人失去了亲人呢?是万分之一还是千分之一?是十分之一还是五分之一?如果是十分之一或五分之一,那确实非常恐怖,完全不可接受。如果是万分之一或千分之一,则完全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根据官方统计数据,北京、武汉这样的城市,每年的死亡率均在千分之五以上。北京去年平均每个月有约9800人死亡,武汉则有约6700人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平均数字,实际上高冷高热的季节偏多,而春秋季节偏少,这是正常现象。即便没有新冠病毒,像北京这样的城市,12月份的死亡人口绝对不会低于10000人。加上新冠的因素,其实也不过是增加两三千人而已。

再说了,如果没有新冠,这些人是不是百分之百的不会死呢?如果没有新冠,是不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长生不死呢?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就算有没有新冠,中国平均每天的死亡人数都在2.7万以上。

据《海外网》报道,2021年12月,全国甲类传染病无发病死亡报告,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白喉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22种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276851例,报告死亡2763人。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淋病以及艾滋病,占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3%。也就是说,在新冠病毒没有造成1人死亡的情况下,全国都有近3000人死于传染病,感染死亡率接近1%,远高于现在新冠病毒的感染死亡率。所以,我们要理性看待当前的现状,不能因为多死了一些人,就对现有的做法指指点点。

那么,到现在还在质疑放开的,是一些什么人呢?

第一,旱涝保收且没有任何社会责任感的人。这种人最不怕封控,而且封控可以拉开他们与普通人的差距,体现优越感。

第二,特别特别怕死的人群。这种人没有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怕死怕得有点畸形,小感冒都要去三甲医院,生怕去晚了就会死。有点点不舒服就大量嗑药,生怕嗑少了会死。

第三,利益相关人员。封控时间越长,他们获利越多。一旦不封控,他们就少了暴利收入,自然心怀不满,到处骂骂咧咧。

最支持放开的又是什么群体呢?

第一种当然就是有良知的专业人士,他们最清楚放开的后果,所以力主放开。

第二种就是有良知且有较强认知力的人,他们有感于社会撑不住,坚决呼吁放开。

第三种就是封控的受害者,这些人不出门就没收入,养不起家,还不起债,特别希望放开。

第四种就是企业主,包括个体户,资金压力非常大,每天都有大量企业倒闭,谁受得了,这类人当然希望早日放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相对比就知道,社会主流支持放开,而少数人希望继续防控。所以,这些人看到局面好转就气急败坏,如丧考妣,一定要千方百计加以抹黑。

(2022年12月27日晚于武汉)

#武汉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