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春,女,现居住于湖南长沙。1987年7月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绘画专业,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女画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直书画家协会理事、女子艺术委员会副会长,湖湘文化艺术院特聘艺术大师,天心印社画家,高级艺术编辑称职。其艺术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内外大展并入集,作品深受书画爱好者喜爱,并被大量收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美成《青玉案》词,'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这句话也一语道破美学中的神韵者矣,中国画的美学特点有很多比如神韵、气势、意趣等等,正如画家何玉春所认为的:我喜欢一切美的东西,中国画不讲究气韵与意趣,何从谈美?

在神韵与造型的关系上,中国画历来强调神韵。“神”在古代哲学中是一个认识论,到美学中则成为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比如画山要传达山的神韵,画花要凸显花的神韵,何玉春在画花鸟虫鱼时都赋予其感情,赋予其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画家何玉春的《映日荷花别样红》。碧叶红荷的丰润秀美在一方宣纸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荷花用勾线添色绘出,略有淡墨渲染,数笔寥寥间将荷花的神韵完美地呈现在大家眼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背景中并没有交代水,但却分明能够感受到水汽氤氲,让观者都能感受到这花是长在池塘里不是死的枯萎的,是鲜活的。之间就有文章赞美画家何玉春的荷花:“红花与绿叶呼应之间都是与荷花天人合一的情怀砥砺,素雅自不必缤纷的层叠,简约却成为浩渺的蕴藉,这是一种更高境界的超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为“更高境界”?我想这大概指的就是美学中的神韵,神韵即神气,这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存在,因而繁与简早已经不是我们肉眼所感受到的那样,而是一种心灵感受。神气在中国的文化里是生命活力的代言,中国人在所有的文化艺术领域中重视的是鲜活。因此何玉春画荷花是在有限的画面表达无限的味道,用有形的东西表达一种难言的美,这正是西方观念造型艺术中所难以找到的,也是我们中国绘画真正的精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宾虹说,中国绘画美学是“深厚华滋”,美学的理想就是文化的趣味,就是生命的选择,也就是生活的态度。每一位画家的背后也一定有自己的世界观,也就是他对生命的态度与生活方式。他追求的审美情趣与理想追求都与此息息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轼仕途受挫之后,虽然时时抒愤,但更多的转向了从安静中寻求心灵的自我解脱。这一时期的他更加喜爱和推崇水墨画,禅语连珠的诗句、淡泊超世的情怀,跃然纸上。水墨用以画花鸟,晚于山水。以墨作花,尤其是牡丹花,是不为一般富贵者所欣赏的,但在何玉春眼里,墨牡丹虽然与现实中的牡丹相差甚远,但却给一向被视为富贵荣华的牡丹形象增添了质朴、淡雅的意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画的传统审美观,一向讲究笔墨,更加强调的是客观物象的神韵。所谓“意足不求颜色似”,不必拘泥于颜色。这也是何玉春所真正追求的审美体验与生活态度,不管是作画还是生活,不讲究形式主义,摒弃对技术主义的单纯追求,重点在于抓住本质和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墨墨团中天地宽,”在何玉春看来,墨本身就具有“五色”,变化无穷,表现力极强。一笔落下,水墨自然洇开,一笔一花瓣,笔笔交互叠成;趁洇化未了,蘸墨点花芯。或简括深沉,或鲜润明朗。在花叶丛中或缀以蜜蜂,或画以雀鸟,寥寥几笔,将“飘渺形才具,扶疏态自完”的飘忽多姿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意趣横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玉春画花鸟,表达的不只是一花一叶的美,更要表达的是气韵。早在南北朝时期,中国艺术就深刻认识到气韵是艺术之本,也是生命之本,中国画以心象为突破点,中国画美学强调深层的诗性思维,也就是说中国画的美不仅仅是从视觉上和逻辑上来获得美的心理反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画对待艺术不是以新来论高低,黄宾虹和齐白石的艺术都是新的,但首先是符合传统艺术规律的。新只是时间过程,美才是事物的本质,中国画的美学离不开真、善、美这三个条件。中国画的真善美即意象、意趣、意境,它需要去体验生活中的乐趣,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玉春是一位非常热爱生活的画家,虽然平时起居生活简单,但多年的艺术创作让她多了一些旁人没有的细腻,将自身的人格或品质寄托于绘画当中。放下生活的压力及紧张状态,让心归于平静。艺术的本质是满足人类心灵的需要,中国画尚神尚韵、尚气尚势、尚意尚趣,这些也正是从真善美出发来实现艺术的本质。只有这样,所创作出来的画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细细品味何玉春的作品,透过千百年来中国画的美学思想,我们能感受到一种艺术家发自灵魂深处的诗意又哲学的颂歌。“画到神情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这大概是何玉春绘画所追求的最好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木木

编辑:杨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