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前,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政策举措,标志着有14多亿人口的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的全面战略转向,体现了国家对疫情发展动态之度的精准把握。
这三年,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全世界人都在经历一场生死大考。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特大型社会,由于我们实行了大一统的严控政策,使得全社会在新冠病毒最强的初始阶段得以有效保护,时间与历史终将证明这是一个人间奇迹。
当然,我们同时也必须承认我们为此也付出了沉重代价,这些代价既有经济方面也有精神方面。向前走的人性驱动不需要人们把过多精力耗费在对这些代价的反思上,因为时光永远不会倒流。
当前和今后,社会全面放开己是不可逆转的大势。目前,全中国都在经历“阳性”的变迁与苦涩交织,也许真的存在“阳春三月”,但是这种“阳”天”的空气是自由流动的,是人心所盼的,是符合天道自然的动态平衡规律的。
大病之后是呼唤新生。这三年,整个世界、整个中国尤如得了一场大病,大病之后要疗伤要康复,这需要一个利于疗伤康复的环境。准确地说需要利于经济、民生各项事业恢复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简言之,国家社会、全民都需要休养生息,重构社会活跃场景。毫无疑问,最大限度增强社会的活跃度是国家政策的唯一也是最高取向。
我个人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创造一个利于国家社会、利于全民休养生息、增强社会活跃度的政策性社会环境对应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对促进整个中国保持积极稳定与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为此,呼吁把握如下三个度:
第一、持续巩固并发展基于自由流动为基础的开放宽容性社会环境。社会的活跃度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命力,而社会的活跃度是建立在自由度之上的。无论是经济恢复、民生兴旺还是一切领域中的工作创新事业创新,离开了一定的自由度就无从谈起。因此,我个人非常希望在接下来的一个时期,应当把思想家老子倡导的“无为而治”作为施政的重要思想基础,让这一中华优秀的政治伦理文化为新时代的休养生息新发展注入强大能量。
第二、把握住“法不禁止即可为”这个度界。正确处理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关系,应该把着力点放在以民为主上,把放开搞活经济、搞活民生、搞活社会的着力点放在“法徳情中”,准确地说,凡是目前法律没有禁止的、不违背社会道德的就允许人们自由发挥。尤其应杜绝人为设置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自然生态的限制性规定。
第三、把握住构建新的社会动态平衡的善治性,放止走向另一个极端。放开与搞活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万事有度,度在上善若水利万物。对于借放开搞活,不择手段去逐利破坏法律秩序和社会道德的妄为乱为之行为也要坚决打击。
(本文作者为度学创立者李云飞,号度知)